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秦三千年》更多支持!
當樊噲逃回大梁城時,已近晨曦,天昏昏亮。
剛剛發生的一切,簡直就像做了一場噩夢。看著與自己一同逃回來的幾十名將士,個個滿身血跡斑斑,搖搖欲墜,他痛心不已。
一見到劉季,從來不知道眼淚是何物的他,竟然像抽筋般癱軟在地上,放聲嚎啕大哭起來。
鴻溝失守。十數萬大軍隻剩下幾十號人。對劉季來說,一切彷如五雷轟頂。他嚇得手腳發軟,差點昏厥過去。
完了!一切……一切都完了!從鴻溝奔騰而來的大水,不久就會無情地將大梁城淹毀。
天剛一亮,張良就下令大軍從鴻溝返回,將大梁城團團圍困,又征召當地的勞力,開鑿從鴻溝至大梁的水渠。
眼看著秦軍馬上就要引鴻溝之水淹城,不久將城淹人亡,劉季萬念俱灰,將自己關在府邸內,任何人都不想見。
整個大梁城就像一個等待死神到來的垂危者,陷入絕望和恐慌中。大梁城內亂成一鍋粥,兵荒馬亂,每天都有不少守兵忍受不了,趁著夜色偷偷逃了出來。
對於城內的逃兵,張良下令一不得殺,二不得辱,還給他們提供衣食住所。對於願意加入秦軍的,參加集中訓練考核合格後,正式編入秦軍序列;希望回鄉務農的,解除武裝,發放盤程,放他們回家。
張良見時機已經成熟,便按照計劃,派出使者進城遊說劉季獻城投降。
劉季已身陷絕境,沒想到朝廷竟然有意招安他,喜出望外。他心中是十二個願意,但又對這一切顧慮重重。
他找來了陳平、樊噲和盧綰三人商議。
見三人匆匆趕到,劉季開門見山,故作鎮定地問道:“秦軍派使者來勸降一事,不知三位怎樣看?”
樊噲第一個搶過話來,憤憤道:“大王,我們跟秦軍有不共戴天之仇,絕對不能向他們投降……大不了殺出城去,跟他們同歸於盡。”
樊噲原本就是個死囚犯,早就對朝廷懷恨在心。鴻溝慘敗後,他對秦軍更是恨之入骨。現在,讓他歸降朝廷,他情感上怎麼接受得了?
劉季內心願意投誠朝廷。找他們三人來,也是希望他們能夠讚同,樊噲卻一開口就強烈反對。他本來就對樊噲丟掉鴻溝不滿,現在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脹著一肚子氣,一聲不吭。
盧綰跟朝廷沒什麼恩怨,情感上並不抗拒向朝廷投誠。
等樊噲發泄完心中的不忿後,他平和地道:“我希望大王能夠建萬世功業。但目前情勢下,我們已沒有任何能夠與秦軍相抗衡的力量。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想向朝廷投誠也未嚐不可。”
在戰國時代,國家觀念不像現在這麼強。很多有才能的人,今天事奉這個國家的大王,不被重用,明天就會到別的國家另求高就。打敗仗而投誠對方的,更是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