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 3)

會議結束後,程一路接到馬洪濤的電話。馬洪濤說他在法國。程一路問:“法國?是不是跟齊鳴同誌一塊兒?”

“是啊,一塊兒。就是為這事,我才給程書記打電話,我怕……”馬洪濤頓了下,又道,“我們這個團出來已經十三天了,齊鳴同誌從第六天開始,就獨自離開了,到現在也沒露麵。我擔心……”

“獨自離開?怎麼回事?不是還有謝一飛同誌嗎?”

“是啊,獨自離開了。電話也打不通。他臨走時,據說跟謝一飛副市長交代了下,說自己要去法國南部看一個多年的老朋友,很快就會回來的。昨天,謝一飛市長給他打電話,他說事情沒辦完。我們團的活動安排到今天晚上就結束了。我們剛才打他電話,卻關機了。一飛市長也很著急。”馬洪濤說,“團裏有很多老總們在猜測,齊鳴書記是不是就此不想回去了?”

“那不會的吧?”程一路道,“也許是有事。你們再聯係吧。”

馬洪濤掛了電話,程一路卻陷入了沉思之中。齊鳴身為團長,卻在第六天就離團獨自活動,這顯然是不符合紀律要求的。而且到了回來的日子,居然手機也關了。這就不能不讓人想到有什麼蹊蹺。最近,省紀委在查處西江土地置換案件的同時,也在調查南州南線工程。本來,南線工程的調查應該更早些時候進行的,考慮到省裏換屆,才決定推遲到換屆會議以後。這一點,齊鳴一定也是很清楚的。而且,在南線工程的調查過程中,問題也正在向著對齊鳴很不利的方向發展。吳兵丟下的小本子,成了一顆炸彈。程一路可以想見,一個市委書記的頭上,老是懸著這樣的一枚炸彈,那會是什麼樣的滋味啊!

想著,程一路猛然記起任懷航上次吃飯時說的話。上次說到齊鳴出國時,任懷航意味深長,說不會……難道真的被任懷航言中了?

也許僅僅是齊鳴真的有事耽擱了。但願如此!

晚上,程一路陪著卞衛東書記,參加一個外事接待。席間,卞衛東書記問程一路:“地鐵工程招標準備得如何了?這次一定要招出正氣,招出陽光來。”程一路說:“基本上準備好了,還有些小的細節要再斟酌一下。放心吧,卞書記,這一次我跟指揮部的所有同誌都說開了:不理會任何人的招呼,隻按照招標要求,認真做好招標工作。”

“這就好,一路啊,我相信你。”卞衛東書記望了程一路一眼,眼神裏也是無言的鼓勵。

程一路想:書記都這樣了,我還有什麼話可說?隻有好好地完成這次地鐵工程的招標。剛才,卞衛東書記的那個眼神,又讓他想起自己的父親。父親一直教導他:做一個好人,當一個好官。好人,自己是做到了;可是,當一個好官,是多麼地難啊!有時近在咫尺,有時卻又遠隔天涯。有時,內心裏會湧起一種崇高;有時,卻又覺得官場人生是如此地黯淡,如此地無奈……

應酬剛剛結束,東方礦業的魏總打電話來了,說他到了省城,想請程秘書長出來喝茶。

程一路停了下,道:“我正在有點事,改日我請你吧?你住哪兒?”

“我住在明珠。我們等你一會兒吧,就在明珠的樓下。”魏總說,“我可是很想見到程秘書長的啊!”

“那……好吧,我馬上這邊結束後就過去。”程一路想到仁義的那麼多的礦山,心一下子軟了。

半小時後,程一路到達了明珠大酒店。進了一樓茶室,老遠就看見一個光頭,在燈光下閃著。光頭的旁邊,坐著幾個時髦的女子。程一路拿出手機,撥了魏總的電話。不一會兒,他就聽見從光頭的身邊,響起了鈴聲。

程一路上前道:“魏總嗎?”

“我是。程秘書長,快坐,快坐!”魏總站起來,讓幾個女子都到邊上去,說,“我跟這位先生有事談,談完了再親熱你們。”

程一路皺皺眉,但還是坐下了,笑道:“魏總怎麼突然……是到江南有事?”

“沒事,就是專門來看看。不是要招標了嘛,還有,就是拜訪下程秘書長哪!真不好意思,讓您過來……”魏總說著,打了一通手機。幾分鍾後,又進來兩個男人。魏總介紹說:“這便是省委程秘書長,這是華晉建築的華總,我的好哥們兒。”

華總向程一路哈了下腰,又遞過來一張名片。程一路掃了眼,這片子現在不時興了,誰都知道片子上可以直橫亂印,當不得真的。華總說:“還請程秘書長對華晉建築多多關照。我們這次參加了地鐵工程的招標。我知道,與那些大企業相比,我們還有差距。因此,請程秘書長格外……”

“啊,上次魏總也介紹了。招標是陽光操作,關鍵還是實力與標底啊!”程一路轉過身來,問魏總,“這次是不是能安排個時間到仁義去一趟?如果去,我親自陪你。”

“仁義嗎?要去的。過兩天吧,等招標結束了。我想把仁義的整個礦業全部接手過來。我一個人吃不了,可以請幾個朋友一道來嘛。不過,我就擔心政府這一塊,環境是不是很寬鬆?如果太……那可不行!”魏總笑著,光頭左右搖晃,光線也隨之不斷地晃動。

程一路端起茶杯,哈哈一笑說:“這點請魏總放心,環境是沒有問題的。招標還有幾天,是不是請魏總先安排一下,我們先到仁義去看看。如果行,我就給他們的亦晨書記說說。怎麼樣?”

“這……還是等招標後吧。”魏總堅持著,這讓程一路感到,魏總似乎是在拿這作為籌碼了。這樣一想,他的心裏就有些不悅。但是,一想到仁義的礦山,他就隻好再忍下來。隻要他們真的談成了,能徹底解決仁義的礦山問題,那對當地老百姓來說,也算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了。同時,對仁義的幹部們來說,也是一次解放。相比較而言,程一路更傾向於後者。然而,他又有一種預感,華晉建築在這次的招標中,如果完全靠陽光操作,能中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們來競標,或許正是看中了程一路這層關係。無奸不商,商人們的算盤總是打得最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