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在曆史上即是開國的一代偉人又有如此才情的我認為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堪第一,這裏有一部分很不錯的大家有喜歡的看後給點意見我的QQ是108249174,同時也請大家支持我的書。
《七古·詠蛙》
(1910年)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注釋】:
這首詠蛙詩氣魄很大,作者托物言誌,以蛙自比:雖是小人物,也有龍虎之姿,也有不凡氣慨。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雲開衡嶽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裏。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鍾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裏。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秭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何足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太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官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七絕·看山》
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
【注釋】:
七人房:指有七個座位的汽車。
峰巒:莫幹山群峰。
《七絕·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1961.09.09)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注釋】:
李進:即*。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注釋】:
逝川:流逝的時間。見《水調歌頭·遊泳》注釋。
為有:因為有。
菽:豆類。
遍地英雄:此句原作“人物崢嶸勝昔年”。英雄:人民群眾。
【題解】
*二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致胡喬木的信,“‘霸主’指******。這一聯寫那個時期的階級鬥爭。通首寫三十二年的曆史。”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注釋】:
長征:二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紅軍從江西、建福出發,於二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陝北,行程二萬五千餘裏。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或稱南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wei1yi2):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
烏蒙:雲貴間金沙江南岸的山脈。
走泥丸:《漢書·蒯通轉》,“阪上走丸”,從斜坡滾下泥丸,形容跳動之快。
鐵索:大渡河上瀘定橋,它是用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
岷山:在四川和甘肅邊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二九三五年九月紅軍長征經此。
《七律·吊羅榮桓同誌》
(1963.12)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裏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注釋】:
羅榮桓: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二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病逝於龍京。
記得當年草上飛:傳說黃巢起義失敗後在洛陽做了和尚,有題像詩,“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此詩收入《全唐詩》。
戰錦:遼沈戰役首攻錦州。
斥鷃(yan4):小鳥。《莊子·逍遙遊》,“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昆雞:鳥名,黃白色,長頸赤嘴。
【題解】
羅榮桓參加了秋收暴動,是*的老部下。羅逝世時,**********常委正在開會,消息傳來,*帶頭起立默哀,並講:羅榮桓是很有原則性的人,他對敵狠,不肯背後議論人,黨內要有原則性,原則精神。會議結束後,毛到醫院向羅遺體告別。
【作法】
此詩頸聯半對半不對。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注釋】:
九嶷山:《史記·五帝本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即九嶷山)。”
帝子:指娥皇與女英。傳說中,她們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舜南巡死於九嶷山,她們倆追到湘江畔,“以涕灑竹,竹盡斑”,自沉湘江,死而為神。楚辭《九歌·湘夫人》首句為“帝子降兮北渚”。
翠微:指青山。傳說中九嶷山有娥皇峰與女英峰。
芙蓉國:指湖南省,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長島:有人講就是長沙的橘子洲。
我欲因之夢寥廓: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題解】
這首詩據說是寫給*的同學,青年時代辦《新民學會》時的老友周世釗的,兼寄李達、樂天宇。他在二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周世釗的信裏寫道,““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朝雲薜荔村”。“西南雲氣來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同誌,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豈不妙哉?”
《七律·和郭沫若同誌》
(1961.11.17)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隻緣妖霧又重來。
【注釋】:
愚氓:蠢人。
鬼蜮(yu4):蜮是古代相傳的一種含沙射人的怪物。《詩經·小雅·何人斯》有“為鬼為蜮,則不可得”,後來稱暗中傷人的東西為鬼蜮。
【題解】:
白骨精的故事,見《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這裏講的是紹劇(紹興大板)改動過的情節,孫悟空在被逐後扮作白骨精的母親,誘使白骨精得意洋洋地在唐僧麵前自己揭露自己三變三騙的經過,從而使唐僧幡然醒悟。
【作法】:
律詩對聯中最受人欣賞的叫流水對,說得是上聯和下聯無法分割,如流水般天然渾成。一般的對聯,上聯和下聯是平行關係,說得是不同的事。但流水對的上聯和下聯之間往往以因果關係過渡,兩句一氣嗬成。流水對使一首詩結構緊湊,如果是用在擔當著拓轉詩意的重任的頸聯,常可
使整首詩意像流動,習習欲飛。“金猴玉宇”這一聯就有這樣的妙處。
【附】:郭沫若原詩
《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
咒念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
教育及時堪讚賞,豬猶智慧勝愚曹。
《七律·登廬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注釋】:
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三十五公裏,有近四百處轉彎。旋:盤旋。
九派、三吳:*二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鍾學坤的信,“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說不一,不必深究。三吳,古稱蘇州為東吳,常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