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娘娘是能猜到,猜到你們父子之間,把什麼都說開了。”太後點頭稱讚,就對安王笑著道:“你有一個好兒媳!”
“多謝老娘娘!”安王這會兒就算再對小荷有什麼不滿,也隻能遮掩住,孟瀾也笑著說:“這是我的福氣。”
福氣,福氣,太後不由放聲大笑:“這是天下人的福氣,也是朝臣們的福氣。”
既然太後放聲大笑,眾人也都湊趣跟著笑了,歡笑聲中,宴席已經備好,太後命人把小荷也請了來,各自按照身份地位坐下。
太後端起酒杯,說了幾句,就對安王笑著道:“說起來,兒媳進了門這麼多天,還沒拜見過公公呢!”
“是,這是我的疏忽。”孟瀾說著就端起酒杯,和小荷起身走到安王麵前,雙雙對安王行禮下去,把酒杯高高舉起,方才在假山之上,安王雖然已經喝了小荷倒的那杯茶,但那是不能讓眾人知道的,這會兒在此處,那就是要讓安王接了這杯酒。
安王接過酒杯,看著小荷百感交集,原本以為錯的是兒子,這會兒才知道,錯的是自己,安王把杯中酒一口喝幹。放下酒杯才對孟瀾小荷道:“你們二人,當夫妻同心,白頭偕老!”
當說到夫妻同心時候,安王不由有些歎氣,自己當初,也是想著,會和王妃同心的,而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錯的,到底是自己,還是王妃?但不管錯的是誰,受懲罰的,隻有王妃,隻能是王妃!
“多謝父親!”孟瀾恭敬地再次行禮,這才和小荷回到座位上,小荷伸手握住孟瀾的手,孟瀾低頭對妻子微笑,從此之後,想什麼別人心中的念頭做什麼,最要緊的是,自己心中在想什麼!
這一場宴席,足足半個時辰才散,孟瀾和小荷親自步行送安王到宮門處上車,安王看著小荷夫妻的舉動,想說什麼終究沒有說出來,隻是上車離去。
孟瀾看著安王的車駕離去,這才對小荷道:“累不累,要不要讓人送肩輿來?”
“我不累,隻是大哥您,似乎有些不高興!”按說事情都解決了,孟瀾不該再有不歡喜了,為什麼孟瀾的眉眼之間,還有淡淡的憂傷?
小荷的話讓孟瀾笑了:“為什麼隻有你看出來,別人都以為我很高興。”
“因為大哥握住我的手,手心是冷的!”孟瀾不由伸手看了看自己的手,自己的手,是冷的嗎?
小荷繼續往前走:“我覺著,大哥心裏麵的不歡喜,是因為王爺終究沒有說出那聲抱歉!”
安王會懲罰王妃,雖說這是王妃應受的懲罰,但在孟瀾心中,那個結就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不是王妃受懲罰,而是安王要對自己說抱歉。隻可惜,安王不會說出,而孟瀾也知道自己等不到。畢竟在安王看來,自己沒有做錯,錯的都是王妃。
“是啊,父親並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錯在王妃身上。”
“大哥,我曾說過,我們不要做這樣的父母。”小荷似乎是在提醒孟瀾,卻更像發誓,孟瀾低頭看著小荷,這會兒已經入夜了,今夜月色很好,宮人們手中的燈離的也很遠,孟瀾能清晰地看著月光下小荷的眉,小荷的眼,還有她那仿佛永遠都不會變的微笑。
自己何其有幸,娶到這樣的妻子,能讓她陪伴自己一生,自己又何其有幸,能讓這樣的妻子,來填補自己心中那巨大的,仿佛永遠都填不滿的空洞!
孟瀾伸出手,把小荷擁入懷中:“是的,你說的對,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錯在懲罰自己。”
該放下了,不管是永遠不會得到的安王的抱歉,還是王妃那永遠不知道的,她錯在哪裏,都該放下了,自己該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生兒育女,共掌天下。身為帝王,該明白什麼事情最要緊,什麼事情不要緊。帝王不是不可以多情,而是不要因帝王的多情,讓天下百姓遭殃!
先帝的聲音又出現在孟瀾耳邊,孟瀾把小荷緩緩鬆開:“我會做一個好皇帝的!”
這一次,孟瀾用的不是疑問,而是肯定,這讓小荷也笑了:“我也會是一個好皇後。大哥,我們一起,把所有該放下的事情全都放下,從此後,就真正做一對好帝後!”
孟瀾點頭,再次把小荷擁進懷中,做一對好帝後,心懷天下,而不是去糾纏於誰對不起自己,去糾纏於會不會得到一個抱歉。從此之後,就真的,再也沒有紛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