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話:楚殤(1 / 3)

“如果是工布的話,這下就麻煩了!”張舒同一旁說道。

“為何?剛才那幾把劍好似都有名堂,莫非這柄劍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說嗎?”楚楊問道。

“沒錯,剛才的巨闕、太阿以及現在的工布均是春秋著名鑄劍師歐冶子所鑄,工布乃歐冶子晚年所鑄,與其弟子幹將共同完成,完成後就交到了楚王手裏,後來秦滅六國,秦始皇統一天下,此劍便落入嬴政手中,作為其佩劍,故而又稱王道之劍,揮舞之時可覺叱吒天下、氣蓋山河,當年燕國刺客荊軻就想刺殺其嬴政,險些得手,但就是由於嬴政所持寶劍工布所發出的護主之氣,才使荊軻的攻擊使偏,從而導致刺殺失敗的,但是我記得始皇帝死後就把該劍同時葬於驪山墓下,乃保始皇帝身軀不被盜墓賊掠去,為何現在又會出現在這,而其他幾把也是啊。”張舒同說道。

“問得好,這些劍的確本不該再次現世,但是我作為歐冶子傳人,我自然從先輩那裏得傳有召劍決,要知道這些寶劍可都是曾經用無數鮮血融入鐵水裏而鑄成的,可都通著靈性,所以這些劍不管身處何地,我都能有法子招這些劍聚集在此。”常鋒說道。

“原來你是歐冶子的傳人,難怪使劍非凡,自稱什麼劍術無敵,我看純屬仗著你幾把祖師傳下的寶劍才有你這般實力的,你說是不是。”楚楊問道。

“這幾把劍的確名聲奪人,可是比起我身後所背之劍,那可是繁星比皓月,威力也不在一個檔次。”常鋒驕狂地說道。

“什麼?居然還有比那些劍更強之劍嗎?”張舒同驚歎道。

楚楊則是仔細盯著常鋒身後用黑布牢牢裹住的劍鞘,樸實之下,的確難以看出此劍有何名堂。

“看來還是要由我來揭秘呀,那我還是讓你們瞧瞧什麼才是真正的實力吧!”說完,常鋒抽掉黑布,慢慢用手拔出身後的寶劍,劍剛一出鞘,馬上天空就昏天黑地,狂風暴驟,大樹也快抵擋不住狂風的肆虐,皆以連根拔起,楚楊等人也是用自身功力才護住自己不被大風給吹走,常鋒此時拔劍才拔到一半處,大地也就開始搖動了,整個地麵瞬間裂成了數塊獨立小塊,楚楊等人不僅要對付狂風還要對付地震,顯然已經力不從心了。這時常鋒馬上把劍收了回去,這才,天地恢複了剛才的平靜。

大口喘氣的楚楊等人看著眼前把劍收回到背後的常鋒,各個都表現出了無比的畏懼,短短數秒間就已經天翻地覆,而這劍卻還沒曾完全出鞘,可謂這劍是如何恐怖。

“我從來就不曾聽聞有什麼劍能有此威力,那到底是怎麼樣的兵器額?”張舒同詢問道。

“舒同,我想我曾經教導過你,上古時期,人類才剛掌握製劍技術,就鍛造了兩把天地神兵,一把即是軒轅黃帝所使之軒轅劍,另一把則是大禹治水所用之夏禹劍。軒轅黃帝以軒轅劍之力,打敗北方蚩尤,一統河山;夏禹更是以夏禹劍神力把泛洪水的大地山川都完全改變了形態,從而有了中原大地幾百年間的繁榮太平。而我這劍則正是其夏禹劍。”常鋒說道。

“據說夏禹鑄一劍,藏會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麵,文為日月星辰,背記山川,劍一出鞘,驚天撼地,如今見此,果不其然,真還不知你是如何得到此劍的。”張舒同開口問道。

“這劍乃吾師所賜寶物,自古留傳至今。”常鋒說道。

“莫非歐治子那代就已傳世了嗎?我們可未曾聽說過啊!”張舒同道。

“你說得沒錯,這劍的確不是我們劍派傳下來的,而是由我另一位師傅,另一位對我恩同再造的師傅,是他一手栽培我的,給了我如今的地位,所以我也一定會用這劍幫助修羅門完成大業的。”常鋒麵目猙獰地說道。

“看來這修羅門真是深不可測,竟然還有如此神兵,這下楚兄與我可都要遭殃了。”張舒同道。

“嗯,是啊······!”楚楊用手捂住胸口很痛苦地說道。

張舒同見狀,馬上對其說道:“怎麼了,楚兄自剛才你就少語言表,難道楚兄剛才受了內傷嗎?”

楚楊困難地說道:“我也不甚清楚,就突然感覺氣血翻騰,內心焦躁不安,好像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你多慮了,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可是要對付眼前的常鋒才是,贏不了他,我們都要死無葬身之地。”張舒同道。

“但你們覺得現在有把握贏我嗎?恐怕一成都沒有吧!你說是不是啊!楚楊!”常鋒劍指楚楊說道。

楚楊等人一時間都被常鋒一語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確,他們內心深處再想怎麼打也未必是這常鋒的對手,且現在楚楊的功力基本上已經用盡,他們如今已是窮途末路,殊死相搏了。

正在楚楊與常鋒爭鬥之際,汝南已經變成了曹軍的眾矢之地,曹軍五萬大軍由郭靖為大都督,夏侯淵為副都督,張合為先鋒,李典、樂進為左右側翼,合圍其汝南城,而汝南方麵楚楊部隊與劉軍部隊加起來也不過三萬多人,且軍中也快糧草用完了,情勢極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