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勞動者的付出——供給(1 / 1)

我們賴以生存的經濟社會之所以會存在突出的問題,一方麵是由於不能提供充分就業,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武斷而又不公平的財富和收入的分配。

——凱恩斯

菲利普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雖然每個月的薪酬並不是非常豐厚,但擅長理財的菲利普還是逐漸有了一筆積蓄。為了得到更好的回報,菲利普左思右想之後決定將這筆錢投入到房產上。

自己積蓄有限,菲利普覺得房產畢竟是相對價值比較穩定的固定資產,即使自己不住也還能租賃出去,每個月也能回收一些資金,還算是穩妥的投資方式。

於是,菲利普買了一套小戶型的公寓,準備開始作為房東獨立經營。考慮到周邊社區環境還不錯,交通也比較方便,同時對外租賃的房屋並不是很多,菲利普決定將房租定得稍微高一點兒,每月收取300美元。

誰知廣告一發出去,很快就有很多人預約看房,一對不能馬上來看房的年輕夫婦甚至還主動提高租金。菲利普最終以每個月350美元的價格將房子租給了那對夫婦。

但是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後當地的房地產行業有了很大波動,而且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少房產開始降價銷售。菲利普開始並沒覺得對自己有什麼影響,直到有一天,租自己房子的夫婦打電話要求降低租金,不然的話這個月結束他們將搬出去。

菲利普聽到這個提議很詫異,但是還是同意考慮這件事情。放下電話之後菲利普決定去房產中介市場看看。

轉一圈之後,菲利普主動給自己的租戶打電話,同意將租金降為每月240美元。因為,菲利普發現不僅房價降了很多,中介市場上也冒出很多廉價出租的房子。自己的房子現在還有穩定的租戶,這已經是值得慶幸的了。

課堂收獲

自從人類社會開始經濟活動,便產生了分工與交換,交換的雙方互為供給者,而供給決定於需求和生產者的利益訴求。當市場中的供給者有限而需求旺盛的時候,供給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享有很多的主動權和要求權。當然供求曲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需求和供給的比例發生改變時,供給者還是應該盡快適應市場變化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