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用途在於人們能夠花費它,在於付出貨幣能買進別的貨物,人們指望這些財物來滿足那些原本就沒有預先準備的需要。
——弗裏德裏希·維塞爾
2010年10月份的韓國,白菜的價格飛速增長,對於這個以泡菜為必需品的國家,白菜價格的增長影響的是全部民眾,而秋冬時期又是醃製泡菜的主要時節。白菜價格的提高讓很多韓國民眾都開始慎重考慮,是不是要大量減少對白菜的采購,減少泡菜的醃製,甚至有些人開始嚐試用洋白菜代替白菜作為醃製泡菜的主要原料。
此次韓國的白菜風波,主要是氣候的原因。年初,韓國的春天非常寒冷,超過了同期;夏天又異常幹旱,降雨量稀少;入秋以後雨水不停,導致韓國國內的大白菜產量急劇下降,入市的大白菜無法滿足本國的需求。從9月份開始,韓國國內大白菜的價格一路飆升,並且不斷創出新高,從最開始的每棵6000韓元一直增長到16000韓元,短時間內,大白菜價格的增長達到了10000韓元之多。雖然在10月份有一些小小的回落,但是每棵白菜的價格仍然在12000韓元到13000韓元之間,這個價格也是非常高的,達到了往年同期的三倍甚至是四倍的價格。韓國居民對此事調侃道:“要是早知道白菜會如此大幅度升值,在低價時就應該多購買一點兒,現在真是大賺一筆呀!”
針對此次白菜危機,由於國內白菜的供應量不足,韓國政府開始向中國進口大量白菜,並且在國內提供特價白菜,平均每棵白菜的售價是2000至3000韓元,這個行為引起了市民的瘋狂搶購,但是這樣的特價白菜數量是有限的。對於這個韓國家庭不可缺少的原料,政府的措施仍然沒能讓大部分韓國民眾買得起白菜。
隨著白菜價格走勢的隻高不低,韓國民眾對洋白菜的需求量逐漸遞增。泡菜作為韓國民眾飯桌上的必備食物,它的醃製量不能有太大的減少,所以,洋白菜就替代大白菜上了人們的餐桌,很多飯館也開始因為大白菜價格的提升,直接使用洋白菜。
課堂收獲
所謂替代品,指的是當一種物品的供給量有所不足,導致此物品價格上漲時,消費者對另一種與之相類似的物品的需求增多,這種情況下,這兩種物品互為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