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3 / 3)

旱災曆史悲劇

幹旱幾乎遍及世界各地,而且旱情還十分嚴重。據資料顯示,埃及1199年初的大饑荒、印度1898年的大饑荒和中國1873年的大饑荒已分別被列入了“世界100災難排行榜”。這些大饑荒則都是由於幹旱缺水引起的,造成了千百萬人喪生。

在20世紀內,全世界發生的“十大災害”中,相比其他災害來說,旱災高居首位,占到了5次,它們是:第一,在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最大的旱災,受災人數達2000萬,死亡50萬人。第二,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亡人數達250萬人。第三,1943年,發生於中國廣東的大旱。許多地方年初至穀雨一直都沒有下雨,造成嚴重糧荒,僅台山縣一個縣饑民加死亡人數達15萬人。第四,在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發生了嚴重的大旱。由於沒有水澆灌莊稼,導致糧食歉收,造成了嚴重的饑荒,死亡350萬人。第五,1968~1973年的非洲大旱。此次大旱中36個國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受災人口達2500萬人,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

回顧整個生物進化和人類文明的曆程,幹旱曾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幾度使生物界到了幾近毀滅的程度,同時,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因此遭受過許多挫折。

邁錫尼是古希臘偉大的文化中心,在曆經幾世紀的繁榮文明後,於耶穌誕生前1200年前後,因為旱災及饑民暴動而一舉變成廢墟,邁錫尼文化隨之徹底毀滅。一代古文化就這樣在幹旱的影響下毀滅了,不得不讓人扼腕歎息。

公元8世紀中期,發生在唐朝天寶末年到乾元初的連年大旱,不僅造成了重大饑荒,還使得瘟疫橫行。當時甚至還出現了“人食人”、屍體遍野的恐怖、悲慘局麵。而全國人口也因此也由原來的5000多萬一下子降到隻剩下1700萬左右。

而到了明朝的崇禎年間,在華北、西北地區發生了連續14年的幹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裏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淒慘景象。而這場特大旱災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明王朝滅亡的步伐。

清光緒初年,在華北大部分地區都發生了大旱災。這次大旱持續時間長、範圍大,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顆粒無收,田園荒蕪,而且出現了餓殍載途,白骨盈野的悲慘景象。由於在這次大旱中,以河南、山西的旱情尤為嚴重,又被稱為“晉豫奇荒”、“晉豫大饑”。而在曆史上像這種由幹旱造成悲慘案例不勝枚舉。

59.台風災害

台風隻發生在一些沿海地帶,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將它定義為: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這一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而對於北太平洋西部地區,即是指赤道以北,東經100度以東的地區,這種災害被稱為台風(typhoon)。

台風形成

處於熱帶區域的海麵由於長期受到太陽的直射而使海水溫度不斷升高,海水在蒸發的過程中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麵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濕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抬升。如此循環,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製。在部分條件合適的海麵上,這種循環的影響範圍更是會不斷地擴大,有時甚至可達數百至上千公裏。

由於地球自轉時是由西向東做高速自轉的,致使氣流柱與地球表麵不斷地產生摩擦,而且在越接近赤道的地區摩擦力就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係順時針旋轉)。由於氣流柱旋轉的速度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一種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

在一些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海洋麵的溫度過高,使得大量的空氣受溫度的影響不斷地膨脹上升,這樣就會使近洋麵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一為來,近洋麵的氣壓會下降得更快,空氣旋轉也變得更加猛烈,以致最終形成了台風。

從台風的結構來看,它要想產生就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高溫、高濕的大氣是首要的條件。由於熱帶海洋底層的大氣溫度與濕度主要決定於海麵水溫,而台風的形成隻能在海溫高於27℃的暖洋麵上,就連60米深度的水溫也有要求,一般同樣要高於26℃~27℃。

二、除了高溫、高溫的條件外,還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低層輻散必須低於高層輻合,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上升氣流,從而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地加強。

三、台風要想形成,垂直方向的風速就不能相差太大,這樣才能保證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較小。隻有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極小,才可以讓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於台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台風暖中心結構。

四、地轉偏向力作用必須足夠大。因為地球自轉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而地轉偏向力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增大的,在赤道附近幾乎為零,所以台風不會發生在赤道上,它基本都發生於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麵上。

台風源地

台風源都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低緯度洋麵上。在西北太平洋上從最初的熱帶擾動發展為台風的初始位置,在經度和緯度方麵都存在著相對集中的地帶。而在太平洋的東西方向上,最初的熱帶擾動發展成台風多發的4個海區:分別是中國的南海海區;菲律賓群島以東、琉球群島、關島等附近海麵,這也一個最重要的台風發源地;馬裏亞納群島附近的海麵;馬紹爾群島附近的海麵。這4個海區都是台風集中分布的地區,多數台風都源於這些海區。

台風分級

在國際上,台風的強度及分級都是依據是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的。

一、台風的分級。台風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來分,從大小共分為6個級別。別超強台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要達到51.0米/秒以上,即16級或以上。強台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級。台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級。強熱帶風暴: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也即風力10~11級。熱帶風暴: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也即風力8~9級。而對於熱帶低壓,是指其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10.8~17.1米/秒的台風,也即風力達6~7級。

台風路徑

台風的動力分為內力和外力兩種,它又決定了台風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內力是台風範圍內因南北緯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轉偏向力差異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風範圍愈大,風速愈強,內力愈大。外力是台風外圍環境流場對台風渦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南側基本氣流東風帶的引導力。內力主要在台風初生成時起作用,外力則是操縱台風移動的主導作用力,因而台風基本上自東向西移動。由於受副熱帶高壓的形狀、位置、強度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致使台風移動的路徑變得多種多樣。下圖是北太平洋西部地區台風移動的路徑示意圖,其路徑大致可以分為三條:

(1)向西移動的台風自菲律賓一直向西移動,穿過南海在我國的海南島、廣西或越南的北部地區登陸,這種台風多發生在北半球冬、春兩季。當時北半球副高偏南,所以台風生成緯度較低,路徑偏南。該路線台風一般隻在北緯16度以南的地區便進入到南海,最後會在越南登陸,波及的國家有泰國、柬埔寨、緬甸等國,有時甚至會進入到孟加拉灣。

(2)登陸型的台風,一般都是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先在台灣登陸,後穿台灣海峽,在中國的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再次登陸,並逐漸減弱為熱帶低壓。而這種登陸型的台風也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一種台風。

(3)拋物線型台風先向西北移動,當快到中國的東部的沿海地區時,並沒有登陸而是轉而向東北移動,即向日本附近轉去。這種台風所移動的路徑大致呈拋物線形狀,它多發生於5~6月和9~11月份。

台風從形成到消亡也是要經曆一個相對漫長的演變。它們在形成後,一般都會移出源地並經過發展、成熟、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台風,氣旋半徑一般為500~1000km,最高也可達15~20km。台風也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從外至內,分別為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台風眼。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雲帶和陣性降水;而最大風速區會產生最強大的降水,平均寬8~19km,它與台風眼之間有環形雲牆;台風眼位於台風中心區,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0~70km不等,平均約45km。台風眼區的風速、氣壓都是最低,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幹暖。隨著台風的不斷加強,台風眼就會逐漸縮小、變圓。而在衛星雲圖上觀察那些弱台風、發展初期的台風通常是沒有台風眼的,都是因為它們勢力較弱的原因。

防患事項

提示一:不可在海中或岸邊遊泳

當台風來臨時海水潮湧,大浪極其凶猛,這時千萬不要下海遊泳,就算是在海灘上遊泳也是十分危險的。

提示二:故事發生時不可盲目行動

台風登陸時難免會造成人員的傷亡,若發生外傷、骨折、觸電等情況,千萬不要盲目自救,最好能撥打急救電話。外傷主要是頭部外傷,一般都是被刮倒的樹木、電線杆或高空墜落物擊傷的。而電擊傷則主要是被刮倒的電線擊中,或踩到掩在樹木下的電線。這時千萬不要打赤腳,最好穿雨鞋,既可防雨又能預防觸電。在外邊行走時,也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後再走,以免踩到電線。通過一些狹窄的小巷時,更是要留心,圍牆、電線杆倒塌是極為常見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以防事故發生。

提示三:盡量遠離建築工地

最好與一些建築工地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正在建設的工地的圍牆經雨水滲透後,極可能會鬆動;還有一些圍欄,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樓上沒有及時收集的材料,譬如鋼管、榔頭等,說不定會被風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為如果風大,塔吊臂有可能會折斷。還有在經過一些正在進行立麵整治的建築時,最好也選擇繞行,不要冒失往下麵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提示四:出行最好換乘火車

在所有的交通方式中,隻有火車是受天氣因素影響最小的,所以建議出門時日子好選乘火車,最好也不要自行開車出門。

提示五:檢查家中窗台、陽台

當台風來臨前,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應將自家陽台、窗台上的物品移入室內。因為這些小物品在台風來臨時很可能會隨著大風掉落下去,造成人員傷亡。

60.地震災害

地震一般都是因為地球板塊運動而引起的,它是指地球內部的介質局部發生了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麵振動的現象。簡單來說,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我國的古代又稱為它為地動。正如海嘯、龍卷風、冰凍災害一樣,地震也是地球上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就是大地振動。有些發生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在全球範圍內,地震的發生都是極為頻繁的,一年中全球平均都會發生約550萬次的地震。

成因和類型

地震並非全是天然形成的,有些也是人工的原因。此外,在某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衝擊地麵(隕石衝擊地震)等。雖然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據地震的成因,概括起來,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4種:

1.構造地震

在所有的地震中,這種類型的地震發生的頻率最高,約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主要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麵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麵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構造地震不僅是一種發生次數最多的地震,同時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地震。

2.火山地震

顧名思義,火山地震就是由於火山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如果一種地震是在火山的作用下,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當然,火山地震也隻有在火山區才會發生,它僅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這種類型的地震一般都是人為造成的,它主要是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發生時一般規模較小,次數較少,偶爾會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的地下開采的礦區發生。

4.誘發地震

引類型的地震多是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震。這類的地震並不常見,它僅僅會發生在某些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

5.人工地震

這種類型的地震是一種由於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活動而引起的地麵振動。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活動都會造成地麵振動;同時如果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或在大水庫中進行蓄水時也會增加地殼的壓力,偶爾就會誘發地震。

地震分布

1.時間分布

在時間分布上,地震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內地震活動特別頻繁,強度特別大,這一階段被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在另外一個時間段內的地震活動,相對前麵的階段來講,頻率少,強度小,該階段被稱為地震平靜期。

2.地理分布(地震帶)

由於地震的發生受一定地質條件的控製,所以在其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多數的地震都分布在一些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在板塊與板塊間的消亡邊界,往往會形成地震活動十分活躍的地震帶。全世界有三大地震帶,它們都是地震的多發區。

其一,環太平洋地震帶。該地震帶範圍極廣,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勘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後又經台灣到向菲律賓,最後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地震最為活躍的地區,世界上80%的地震都發生於該地區。本帶正好處於板塊間的消亡地帶,即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其二,歐亞地震帶。該地震帶的範圍大致是從印尼西部,緬甸經中國的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再越過帕米爾高原,後又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該地震帶處在世界上最大的板塊——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其三,中洋脊地震帶。它包含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相對來說,發生於本帶的地震較少,僅含全球地震的5%,而且該地震帶的地震幾乎都是淺層地震。

地震現象

地震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地麵連續振動,而主要的特征就是明顯的晃動。

處在極震區的人們在感到地表大的晃動之前,有時會先感覺到地麵的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麵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帶來的危害首先就是破壞建築物,如發生於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地震過程中70%~80%的建築物都倒塌了,更是造成無數人的傷亡。

除了會倒塌建築物,地震還會對自然界景觀造成較大的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麵出現了斷層和地震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係,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在一些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如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常會出現地裂縫,而這些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造成的。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這些地區在地震的晃動下,會使表土鬆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會使局部地形發生變化,或隆起,或沉降。同時也會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的現象時有發生。在一些山區,地震還住住會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又會堵塞江河,在上遊形成地震湖。而發生在1923年的日本關東大地震,神奈川縣發生了強烈的泥石流,大量的泥石順山穀下滑,達5千米之遠。

61.火災災害

俗話說:“水火無情”。而對於火災而引起的災害,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雖然火也有很多的積極作用。它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火又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有時它是人類的朋友,有時是人類的敵人。火一旦失去人們的控製,就會給社會和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

所謂的火災是指在那些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失去人們控製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製,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曆史與同火災作鬥爭的曆史是相伴相生的。所以為了避免火災的發生,人們在用火時應不斷地總結火災發生時的規律,以盡可能地減少它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

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有了豐富地應對火災的經驗,並總結出了一條經驗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我國70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2.5億元,80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3.2億元。然而到了90年代,卻一下子增到了十幾億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實踐證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這句話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準備工作,當火災時能夠及時撲滅火災;二是一旦發生火災是時,就應采取相當的措施,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以減少火災所帶來的損失和危害。

火災分類

在《火災分類》一書,根據火災發生時可燃物的類型和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A、B、C、D、E、F六類。A類火災是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餘燼。如木材、煤、棉、毛等火災。B類火災是指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等火災。C類火災是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等火災。D類火災是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等火災。E類火災則是指那些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最後,F類火災則是指烹飪食物時所產生的火災,這種火災範圍小,易撲滅。

火災等級

根據公安部下發的《關於調整火災等級標準的通知》,將新的火災等級標準定為特別重大火災、重大火災、較大火災和一般火災四個等級。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受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較大火災,指造成3~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而一般火災則是危害最小的一種火災,它是指造成0~3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是直接財產損失不足1000萬元的火災。

火災逃生方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平平安安,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就會葬身火海,也有人死裏逃生幸免於難。“隻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麵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隻要冷靜機智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在平時就要多注意掌握一些火場自救的知識和要訣,以在火災發生時能夠順利脫離危險。

對於平時的生活環境,一定要暗記出口,以防在火災發生時順利逃生。當發生火災時保持鎮靜,先撲滅小火;明辨方向,迅速撤離;切忌貪財物;做簡易的防護,蒙鼻匍匐;莫入電梯,樓梯逃生。

每個人對自己平時工作、學習或居住的場所,要對建築物的結構和通道了然於胸。平時也可集中在一起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一些消防設備及掌握一些逃生方法。這樣,在火災發生時,人們就不會因缺少自救知識而走投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