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自然災害與奇觀(2 / 3)

1964年地震概況:北京時間1964年3月28日3時36分13秒(當地時間27日17時36分13秒),美國阿拉斯加南部的威廉王子海峽發生了一次巨大地震。震級為裏氏8.4級(一說為裏氏9.2級),地震矩規模9.2,死亡178人,經濟損失約5億美元,是北美洲,也是北半球有史以來震級最大的地震。因地震被毀的民用樓房215幢,商用樓房157幢,有好幾幢大樓被夷為平地,高層或占地較廣的建築物差不多均受破壞。此次地震破壞性雖然很大,但由於當地人口密度相對較小,遭受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也比較輕。

地震震中位於北緯61.02度,西經147.65度。在安科雷奇市東120公裏,這個地點也是處在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邊界上。阿留申海溝的板塊消減帶向東延伸就通過這裏。地震就是太平洋板塊沿阿留申海溝向阿拉斯加之下俯衝而形成的。地震發生後約15秒鍾,安科雷奇市市民就感到了強烈的地麵振動,並持續半分鍾。震源深度在地下25~40公裏之間,破壞麵積13萬平方公裏,出現地麵變形的範圍超過26萬平方公裏。有感半徑達1500公裏,有感麵積130萬平方公裏。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省等地都有強烈震感。大地震還引發了至少十二次餘震以及冰崩、山崩、海嘯和泥噴,其中一次餘震的震級達到了7.3級。

1964年地震中各地受到的損失:地震中,安科雷奇市發生了4次大滑坡。滑波發生的原因是由於該市地下18米處有一薄沙層。最大的一個滑坡體長2400米,寬180360米,這個滑坡由20米高的懸崖上滑來,滑出約150米,滑坡的端部直抵海中,至少有70棟房屋毀於此滑坡。沒受滑坡災害的街道,也出現了與滑坡邊緣平行的地裂縫,加重了房屋的震害。安科雷奇中學也受到嚴重的破壞。此外,自來水幹線、煤氣、下水道、電話線和電力係統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在震中以東72公裏處的瓦爾迪茲鎮是建築在羅比川三角洲的鬆軟地基上的港口,居民約500餘人(漁季時增加約一倍)。地震時三角洲前緣水下地基出現巨型滑塌,碼頭及鄰近沿岸地區被洗劫一空。距海稍遠的內陸地區,地震時處處塵土滿天,地麵翻騰仿佛海洋一般,裂口張開又合上,合上又張開。地裂縫縱橫交錯,有的裂縫寬達1.8米,長75米,深1.2米,約40米的民房和許多商店因有地裂縫穿過,牆基動搖,導致房屋倒塌,高壓電線火花四濺。全鎮的各種設施和建築物幾乎一半泡在海水中。地震後,隻得在距原鎮區6公裏以外地基較堅實的地方重建新鎮。

震中以西64公裏的威提爾是一個商港兼軍港,建於1942年。地震時,有居民70人,因地震死亡13人,約占1/5。港埠設備和房屋建築差不多全被破壞,地麵整體下沉約1.6米,海岸滑塌嚴重。震後又遭受狂浪席卷,海中的大小石塊(直徑2米或更大者),被狂浪卷入陸地撒滿街頭。陸上有座大油罐,能容載3800立方米汽油,也被狂浪掀起了好幾米。木材廠的整幢建築物亦被狂浪推移,發生位移。

震中西南153公裏處的蘇厄德港在小峽灣三角洲上,地震時,由於海岸下地基滑塌,使碼頭至陸內100餘米的地帶都產生了地裂縫,整個港區地麵下陷約1米。震後又遭海嘯狂浪和火災襲擊,港埠設備全部被毀,民房倒塌86幢,遭破壞的房屋260幢。因為港區破壞,重建困難,震後不得不將原港區開辟為旅遊區。

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小鎮克雷森特城遭受海嘯5次襲擊,第一次浪高6米,最大一次浪高達9米,幾乎全部摧毀了這個城市。狂奔的海浪上岸後,衝倒建築物近百幢,沉船十多艘,傷亡200餘人,淹沒碼頭、倉庫和一座水泥廠。一些儲油管激起了三層樓高的海浪,浪尖上是燃燒的油層,一名幸存者回憶說:“我從未見過到這樣奇怪的情景,巨大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浪尖上滿是燃燒的火焰。”

1964年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地震時地表變形規模很大,地震造成的地表岩層破裂總長度達800千米,與阿留申海溝平行。當地震瘋狂地襲擊而來時,安科雷季的地麵和建築物像波浪一樣上下起伏。地震隨著大範圍的垂直錯動,範圍達4452萬平方公裏。主要的隆起區在科迪亞克島南部至威廉王子海峽一線,垂直錯動的幅度抬升達11.5米,下降達2.3米。鬧市區的地麵突然崩裂,出現了兩條3.66米深,15.25米寬的大裂縫。正在野餐的一位男子和他帶著的兩個兒子被裂縫活活吞沒。在安克雷奇以東有一塊岩層長640公裏裂為兩半,阿拉斯加海岸地區隆起達10米。遠在夏威夷的地殼都發生永久變形。在震中320公裏半徑範圍內的沿海區有許多裂縫。地震造成的地下水變動,影響到歐洲、非洲和菲律賓。

由於地震造成海岸線變動和大麵積海底運動,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大海嘯。當地時間1964年3月28日,即大地震後20~30分鍾,美國阿拉斯加南部的瓦爾迪茲港灣發生大海嘯,海嘯每隔11.5小時襲擊一次海岸。最大海嘯產生在半夜,又正值當地海潮之時,在瓦爾迪茲的入海口處,海嘯波高達30多米。到灣頂端其波峰倒卷時,巨浪高達50多米。到達科迪亞克島時為20多米。阿拉斯加受災最重,130餘人喪生,財產損失約5.4億美元。海嘯波及到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夏威夷和日本,直至南極,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地震時建築物遭到破壞,但這種破壞不是由於震動而是由於地崩造成的。震中區安克雷奇地震時形成4個地崩斷層。一般來說,位於地崩斷層附近的建築破壞不可避免。但由於安克雷奇是新建城市,大部分建築物設計時都考慮了抗震要求,因此地震時盡管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卻很少倒塌現象,因而傷亡較少。較高層的建築物受到的損失最大,而較矮小的框架結構房屋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遠離震中的地方地震波的成分主要是長波,而高大建築容易同長波發生共振導致破壞。

此次地震由於大規模的冰崩、山崩、地裂、泥石流、地滑、塌陷等,使距震中160公裏以內的鐵路、公路、城鎮、村莊均遭受劇烈破壞,還使長近1000公裏,寬300公裏廣闊區域內的地殼產生形變。自科迪亞克主苡爾迪茲一線以北的廣大地麵下陷約12米,而此線以南的廣大地麵卻不斷上升,如蒙塔格島南端上升了11.6米,該島還向東南方向移動了15米,同時出現了近60公裏長的斷層,其斷層崖麵的高度超過11米。大地震後,當年內發生的500多次4級以上的餘震和50餘次6級以上的強餘震都出現在發生地麵變形的地區。

災難中的溫馨:1964年大地震發生時,阿拉斯加州大雪冰封。最令人感到驚異的是,如此巨大的破壞,竟然沒有發生一起搶劫,沒有出現任何混亂。當新聞記者趕來時,看到一個麵容憔悴、破衣爛衫、滿眼血絲、連續40多個小時沒合眼的警察,他平靜、不失幽默、不失禮貌地同記者打了個招呼:“先生們,早安!歡迎你們到這個地獄來!”給新聞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次地震對美國地震預測工作的影響:美國在1964年阿拉斯加8.5級大地震之前並不十分重視地震預測工作。阿拉斯加大地震後,美國開始重視並逐漸加強地震預測研究。1965年普雷斯等人提出了地震預測和防止地震災害研究10年計劃。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減輕地震災害法案”,把地震預測工作列為美國政府地震研究的正式目標。

1965年地震概況:1965年2月4日,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拉特島發生地震,震中位於西經178.5度,北緯51.21度,震級為裏氏8.7級。地震引發了高達10.7米的海嘯,席卷了整個舒曼雅島。

5.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包括太平洋東麵、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山地,以及南、北美之間的加勒比—安的列斯地區,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帶,麵積占世界火山地震帶的一半,經常發生火山活動或地震。其中阿拉斯加是地殼中最不穩定的“環太平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很容易突然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

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裏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台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彙合後,經所羅門群島、新赫布裏底群島、斐濟島到新西蘭。其基本位置和環太平洋火山帶相同,但影響範圍較火山作用帶稍寬,連續成帶性也更明顯。這條地震帶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幾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成因:環太平洋火山帶的直接成因是板塊的移動和碰撞,其東部是由於納斯卡板塊和可可斯板塊潛沒於向西移動的南美洲板塊之下;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以及細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塊則潛沒於北美洲板塊之下。向西北移動的太平洋板塊的東北部分潛沒於阿留申群島弧之下,較西的部分則潛沒於堪察加-千島群島弧之下;太平洋板塊的南麵部分情況較複雜,一些麵積較小的板塊從馬裏亞納群島、菲律賓、布幹維爾島、湯加和新西蘭與其碰撞。印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及阿爾卑斯帶之間,東北部的島嶼包括新幾內亞靠近環太平洋火山帶;南部及西部的蘇門答臘、爪哇、峇裏、弗洛裏斯島及帝汶島則靠近阿爾卑斯帶。

加利福尼亞非常活躍的聖安德列斯斷層是一轉換斷層,抵銷了一部分在美國和墨西哥之西南的東太平洋隆起,該斷層引起許多小型地震,大約一天數起,其中大多是無感地震。

不列顛哥倫比亞和育空地帶是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個較大的火山活動範圍。這裏火山活動的劇烈,是因為當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洲板塊磨擦,岩石廣泛地爆裂並產生斷層,情況與太平洋板塊在日本、菲律賓及印尼潛沒並形成火山不同。加拿大最大的火山位於這個地區。

埃齊紮山是一個大型的火山複合體,在過去數千年曾有幾次爆發紀錄,形成了一些火山渣錐和溶岩流。其他活躍的火山包括胡度山等。

6.智利海嘯

智利海嘯

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範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智利東倚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海溝,根據現代板塊學說的觀點,處於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帶,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是智利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在曆史上,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一些海濱城市,曾多次遭到海嘯的侵襲。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這個國家。從5月21日淩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麵積之廣,實屬少有。大地震一直持續到6月23日,在前後1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發生了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級大於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但這種顫動與以往地震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著。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也一次比一次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搖搖晃晃跑出室外。

這時雖然也有一些不太結實的房屋被震塌、震裂,偶然也有慌不擇路的人們被壓死和砸傷,但一些比較牢固的建築物還都安然無恙。由於地震開始來勢並不那麼凶猛,人們還有時間躲避,傷亡人數不多。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蕩使人們產生了鬆懈麻痹情緒,由於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那樣懼怕地震,有人甚至搬進了已被震裂的房屋中居住。

5月22日下午19點11分,忽然地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隆隆駛來的坦克車隊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地顫動起來。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達8.9級(後修訂為9.5級)。它發生在位於太平洋智利海溝、蒙特港附近海底,震中為3.2°S,76.6°W,影響範圍在南北800千米長的橢圓內。這場超級強烈地震持續了將近3分鍾之久,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蒙特港是智利的一個重要港口,設施完備先進,具有較強的吞吐能力,但在這場地震的淫威下,所有房屋設施都被震塌,許多人被埋進碎石瓦礫中。

大震之後,忽然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從來沒有見過天日的海底,那些魚蝦蟹貝等海洋動物,在海灘上拚命掙紮。一些有經驗的人們知道大禍即將來臨,紛紛逃向山頂,或登上擱淺著的大船,以躲避即將發生的新劫難。大約過了15分鍾後,海水又驟然而漲。頓時波濤洶湧澎湃,滾滾而來,浪濤高達8~9米,最高達25米。那些留在廣場、港口、碼頭和海邊的人們頓時被吞噬,海邊的船隻、港口和碼頭的建築物均被擊得粉碎……

隨即,巨浪又迅速退去。所過之處,凡是能夠帶動的東西,都被潮水席卷而走。海潮如此一漲一落,反複震蕩,持續了將近幾個小時。太平洋東岸的城市,剛被地震摧毀變成了廢墟,此時又頻遭海浪的衝刷。那些掩埋於碎石瓦礫之中還沒有死亡的人們,卻被洶湧而來的海水淹死。在幾艘大船上,有數千人在此避難,但隨著大船被巨浪擊碎或擊沉,頓時被波浪全部吞沒,無一人幸免。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為中心,南北800千米,幾乎被洗劫一空。

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衝之外,還涉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

地震發生後,海嘯波又以每小時700千米的速度,橫掃了西太平洋島嶼。僅僅14個小時,就到達了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到達夏威夷群島時,波高達9~10米,巨浪摧毀了夏威夷島西岸的防波堤,衝倒了沿堤大量的樹木、電線杆、房屋、建築設施,淹沒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時,海嘯波走完了大約1.7萬千米的路程。到達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島。此時,海浪仍然十分洶湧,波高達6~8米,最大波高達8.1米。翻滾著的巨浪肆虐著日本諸島的海濱城市。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灣的船隻、沿岸的港灣和各種建築設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鄉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還來不及逃離的人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波濤卷入大海。這次由智利海嘯波及的災難,造成了日本數百人的死亡,衝毀房屋近4000所,沉沒船隻逾百艘,沿岸碼頭、港口及其設施多數被毀壞。

智利大海嘯還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在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附近,海嘯波湧起的巨浪亦達6~7米左右,致使沿岸的房屋、船隻、碼頭、人員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在菲律賓群島附近,由智利海嘯波及的巨浪也高達7~8米左右,沿岸城市和鄉村居民遭到了同樣的厄運。中國沿海由於受到外圍島嶼的保護,受這次海嘯的影響較小。但是,在東海和南海的驗潮站,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海嘯引發的洶湧波濤。總之,智利大海嘯對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區,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壞,其影響範圍之大,為曆史所僅見。

7.南亞大海嘯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UTC時間00:58:55(雅加達,曼穀當地時間07:58:55)。震央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到的強度為6.8級,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裏氏(芮氏,黎克特製)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強度第四的地震。有數萬人在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一些地區的海嘯高達十多米(33英尺)。

這次地震及其引發的大海嘯對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造成巨大傷亡,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的索馬裏及毛裏求斯、留尼汪rl]等島國。印度有大約一萬人死亡、斯裏蘭卡有超過四萬人遇難,而印度尼西亞的總死亡人數可能多達二十萬人,傷者可能達三萬人之多。

8.泥石流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溝穀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後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麵為之震動、山穀猶如雷鳴。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砂、石塊衝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衝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按其物質成分可分為3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砂粒、石塊、粘度大、呈稠泥狀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稱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質狀態可分為二類: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體物質占40~60%,最高達80%。其中的水不是搬運介質,而是組成物質,稠度大,石塊呈懸浮狀態,暴發突然,持續時間亦短,破壞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體物質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為搬運介質,石塊以滾動或躍移方式前進,具有強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積物在堆積區呈扇狀散流,停積後似“石海”。

以上分類是我國最常見的兩種分類。除此之外還有多種分類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類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類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發展階段分類有:發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彙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遊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麵環山,一麵出口的瓢狀或漏鬥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遊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穀,穀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遊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穀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2.鬆散物質來源條件:泥石流常發生於地質構造複雜、斷裂褶皺發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錯落、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岩層結構鬆散、軟弱、易於風化、節理發育、或軟硬相間成層的地區,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3.水源條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發條件和搬運介質(動力來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庫(池)潰決水體等形式。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等。

泥石流發生的時間具有如下三個規律:

1.季節性:我國泥石流的暴發主要是受連續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發。因此,泥石流發生的時間規律是與集中降雨時間規律相一致,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發生在多雨的夏秋季節。因集中降雨的時間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四川、雲南等西南地區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區的泥石流多發生在6-9月;而西北地區降雨多集中在6、7、8三個月,尤其是7、8兩個月降雨集中,暴雨強度大,因此西北地區的泥石流多發生在7、8兩個月。據不完全統計,發生在這兩個月的泥石流災害約占該地區全部泥石流災害的90%以上。

2.周期性:泥石流的發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響,而暴雨、洪水、地震總是周期性地出現。因此,泥石流的發生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動周期與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動周期大體相一致。當暴雨、洪水兩者的活動周期相疊加時,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動的一個高潮。如雲南省東川地區在1966年是近十幾年的強震期,使東川泥石流的發展加劇。僅東川鐵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發生泥石流災害250餘次。又如1981年,東川達德線泥石流,成昆鐵路利子伊達泥石流、寶成鐵路、寶天鐵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況下發生的。

3.泥石流的發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連續降雨稍後。

我國泥石流的分布,明顯受地形、地質和降水條件的控製。特別是在地形條件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1.泥石流在我國集中分布在兩個帶上。一是青藏高原與次一級的高原與盆地之間的接觸帶;另一個是上述的高原、盆地與東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過渡帶。

2.在上述兩個帶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斷裂、深大斷裂發育的河流溝穀兩側。這是我國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動最頻繁、危害最嚴重的地帶。

3.在各大型構造帶中,具有高頻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崗岩、千枚岩等變質岩係及泥岩、頁岩、泥灰岩、煤係等軟弱岩係和第四係堆積物分布區。

4.泥石流的分布還與大氣降水、水雪融化的顯著特征密切相關。即高頻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氣候幹濕季較明顯、較暖濕、局部暴雨強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區。如雲南、四川、甘肅、西藏等。低頻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東北和南方地區。

泥石流活動強度的相關因素:泥石流的活動強度主要與地形地貌、地質環境和水文氣象條件三個方麵的因素有關。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區,岩石破碎、風化程度深,則易成為泥石流固體物質的補給源;溝穀的長度較大、彙水麵積大、縱向坡度較陡等因素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條件;水文氣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動力條件。往往大強度、短時間出現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強度顯然與暴雨的強度密切相關。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發突然、來勢凶猛、迅速之特點。並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壞的雙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單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為廣泛和嚴重。它對人類的危害具體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麵:

1.對居民點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之一,是衝進鄉村、城鎮,摧毀房屋、工廠、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場所設施。淹沒人畜、毀壞土地,甚至造成村毀人亡的災難。如1969年8月雲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區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兩村被毀,97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萬元。

2.對公路、鐵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沒車站,鐵路、公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還可引起正在運行的火車、汽車顛覆,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有時泥石流彙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變遷,間接毀壞公路、鐵路及其它構築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線,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甘川公路394公裏處對岸的石門溝,1978年7月暴發泥石流,堵塞自龍江,公路因此被淹l公裏,白龍江改道使長約兩公裏的路基變成了主河道,公路、護岸及渡槽全部被毀。該段線路自1962年以來,由於受對岸泥石流的影響己3次被迫改線。建國以來,泥石流給我國鐵路和公路造成了無法估計的巨大損失。

3.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主要是衝毀水電站、引水渠道及過溝建築物,淤埋水電站尾水渠,並淤積水庫、磨蝕壩麵等。

4.對礦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毀礦山及其設施,淤埋礦山坑道、傷害礦山人員、造成停工停產,甚至使礦山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