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元帥和眾護衛看到事態平息,紛紛放垂下了武器,一名騎兵下馬跑到嘉琳的身邊,交上來一個盒子,正是允普國璽。皇帝看到了立刻高興的對著嘉琳說道:“嘉琳,你做的很好,快,快將玉璽呈上來,我要擬旨,殺光這些逆臣賊子!”
嘉琳看看父親,卻沒有大話,掏出隨身的幾個卷軸,分別用玉璽在上麵印上了印章,又分派給下麵幾個人,下去宣旨。
“大膽!”皇帝也部分現在是什麼場合,看到這一情況大聲喝道,肯一看情況不對,又和眾護衛提起了刀劍,戒備起來。皇帝接著喊道:“嘉琳,你幹什麼?!”
“我想救允普。”公主沒有多和皇帝做口舌之爭,轉而向肯元帥說道:“元帥,此次宮廷事變已流了太多人的血,我們允普已經經不起什麼風雨了,還望您深明大義,為允普的未來著想。”
“你不用多說了!公主殿下深藏不漏老夫佩服,我雖年邁,但拚了這把老骨頭也會護陛下周全!”肯一生忠義,雖然現在勢寡,但氣勢仍讓人不敢仰視。
“那麼,我請問元帥是陛下之臣,還是允普之臣?”嘉琳問道。
“陛下乃允普帝王,既是允普之臣,當然也是陛下之臣。”肯答道。
“那麼再請問,一國之根本是皇帝、官員還是百姓?”嘉琳問話的同時,手下已經紛紛展開其它平叛之舉了。
“名為貴,君為輕。”肯也是飽讀詩書的。
“那就好,這份聖旨,就請元帥過目,之後您如何選擇,我便不再多言。”嘉琳拿了一份加蓋玉璽的卷軸,扔給了肯。······
宮外,丞相已被叛軍所俘,為首的正式建設司司長,然而這時遠處飄來數騎,嘴裏高喊:“聖旨到!”,跑到跟前也不喊“下跪接旨”什麼的廢話,直接朗聲宣讀:“建設司司長,瀚亞伯爵,皇孫犯上作亂,其所有從犯,已被陛下擒拿,經查汝亦參與此事,但念你平日忠君愛國,曾有功於帝國,定是受賊人蒙騙,陛下聖斷,判你罰奉一年,撤去現有職務。留原職爭取待罪立功,現命你立刻帶所屬人員回歸屬地,聽候宣召,不得有誤!”報完宣旨的人就絕塵而去。其他各處包括城衛軍中,也接到了類似的聖旨,一時間,所有參與叛變的官員貴族無不震驚、揣摩真偽、思考對策。但所有人無不在權衡利弊之後,率眾返回了自己的屬地,觀望態勢變化。
次日水時,所有官員接旨上朝,但是,朝堂上已經與以往不同,皇帝還安坐在龍椅之上,但旁邊所坐卻赫然是嘉琳公主。堂下元帥和丞相分居左右兩個首位,但副相已然不見蹤影。總管太監見眾臣子到其,便上前宣旨,內容頗長其要義為:
封嘉琳公主為攝政王,總領朝綱。庫迪平遷禁軍統領;千索加封城衛軍將軍;歐迪·卡西任帝國副丞相;卡達達任軍事司長;參與平叛的嘉琳的近臣均有封賞。卡西、加美亞、奇勒三大家族子弟也借此機會大量安插進了軍政兩界。大皇孫、副相和原禁軍統領因叛亂論斬,其餘叛臣叛將軍撤職但留任,罰奉一年,並表示給與待罪立功機會不再追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