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小說閱讀網提醒:在“79免費小說”或“79小說閱讀網”可以迅速找到我們 “請兄長立即下令捉拿呂奉先此人治罪!”董旻雙手一拱,理直氣壯地說道。
董卓聞言一怔,以為自己聽錯,疑惑地看著董旻說道:“呂奉先?”
董旻黯然點頭,肅然說道:“不錯,此逆賊於內暗結昔日丁建陽之舊部和好友,於外則勾結四方亂黨,意圖裏應外合一舉攻破長安。”董卓眉頭輕皺,似有不解地看了王允和李肅一眼,最後又把目光停在董旻身上,猶然問道:“叔穎此話何解?”
董旻見董卓神色茫然,想必是未聞及此大事,遂倏然說道:“兄長有所不知,近日有人發現亂黨於長安城郊驟,築壇歃血為盟,準備進攻長安。我事後已親自帶人到城郊查證過,確屬事實,而呂奉先此逆賊亦曾參與此事。”
董卓聽後,微一沉思,茫然搖道:“奉先一向辦事盡心盡力且忠心耿耿,又豈會勾結亂黨圖我長安?這其中想必是有所誤會。”
董旻見兄長有意袒護呂布,心中大為不悅,臉上隨即透出氣憤之色,冷然說道:“呂奉先對兄長忠心和辦事盡力恐怕是並非出於真心,一來此人昔日乃是荊州刺史丁建陽之義,二來此人竟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犯下弑父之名。可見此人乃是狼心狗肺,不忠不義之徒,留在身邊隻怕是養虎為患,日後必是一大禍害,而且此人做事心狠手辣,不念舊情,又急功近利,難免日後會犯上同樣的罪名,望兄長思!”說完,仰麵憤恨長歎。
董卓見董旻神色凝重,語態深重,所說之話亦似有幾分道理,原本的立場亦不免動搖了起來,當下默然不語,俯沉思。
王允暗窺董卓一眼,但見董卓麵色猶疑,心中不由暗喜,隨即雙轉目與李肅相視一眼。
李肅雙手一拱,推波助瀾地說道:“下臣亦讚成董將軍所言,呂布以前與我是同郡,他的性格我最了解,丞相對此人確是不可掉以輕心,更不可委以重任。”
聽完此話董卓心中更是猶豫不決,董旻窺之心中不由暗喜,隨即趁勢厲聲說道:“我敢肯定此事與呂賊定然脫不了關係,縱然其不是主謀也會是幫凶,請兄長當機立斷!”
王允見時機成熟,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正欲開口幫腔。
忽然,從廳外傳來一把宏厚的聲音:“何人在此胡言亂語,有意惡言中傷本侯?” 聲音剛落,隻見呂布臉露怒意由廳門一旁步出,王允和李肅聞言一震,舉目往廳外望去。
王允竟料不到呂布會在此刻出現,茫然收止話語,靜觀其變。
呂布劍眉一揚,隨即步入廳中,橫掃廳中數人一眼後,上前敬然施禮道:“兒臣拜見義父。”說完,將滿布怒意的雙目投到董旻身上。
董卓微然點頭,緩聲說道:“恩,奉先不必多禮,賜坐!”
呂布又轉身向王允敬然一揖,於王允一列坐下。待呂布坐定,董卓輕聲說道:“奉先來得正好,我等剛才正在談論近日長安……”
呂布敬然拱手,打斷地說道:“此事我也略有所聞,但剛才於廳外似乎聽到有人欲將罪名推至我身上,不知是有何居心?”董卓聞言臉露豫色,未立刻答話。
董旻冷哼一聲,冷冷地朝呂布看了一眼,決然說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呂侯又何需在此惺惺作態?”
呂布聞言大怒,但顧及到董卓在旁,亦不便發作,當下稍壓心中怒火,憤然說道:“呂某不知董將軍出於何意要出言誣蔑本侯,但此事罪及殺身,恕呂某不敢承擔。雖呂某曾與董將軍有過小的過節,但也罪不至死吧?”
呂布頓了頓,又道:“再說捉賊要拿贓,豈可無憑無據便誣蔑本侯?”
董卓默然點頭道:“恩,奉先所言是。”
董旻冷笑一聲,隨即從袖中掏出錦冊,興然說道:“早知你會如此說,此冊是我帶人前往城郊查時無意在祭壇底下發現的,上麵清楚地寫明盟約的肉容及參與此事的人名。”說完,隨之將錦冊呈至董卓案前。接著,又轉身向呂布投來挑興的目光,冷笑道:“錦冊上最後一列正好簽有呂侯你的大名,本將軍倒要看你作何解釋!”
董卓疑惑地看了看錦冊,便即細細番閱起來。
半晌,董卓若有所思地將錦冊合攏,茫然搖長歎,憂然說道:“恩……這確實是奉先的筆跡……”說著,把憂慮目光投到朝呂布臉上。
王允聞言心中大喜,但卻擺出憂慮重重之態,附之歎。
呂布聞言一愣,心知其此次是有備有來,遂神色一變,忿忿不平地說道:“此事想必是有人從中作梗,意欲栽贓嫁禍於兒臣,請義父明查!”說完,怒目朝董旻看去。
董旻怒然瞟了呂布一眼,厲聲喝道:“荒謬!你言下之意是指本將軍無有生有,捏造證物惡意中傷你不成?”
呂布怒然一笑,驀然說道:“不敢!隻是本侯覺得此事來得過於突然,事必有蹊蹺。”
董旻猛然拍案而起,伸手怒指呂布道:“如今證據確鑿又豈容你狡辯?還不趕快伏認罪!”
呂布憤然站立而起,怒視董旻道:“單憑此卷小冊和字跡便將本侯治罪未免過於輕率,如若我亦命人撰寫一卷,上麵描上董將軍之名,是否也可當作憑證?亦可將董將軍你治罪啊?”
董旻聞言語塞,當下冷哼一聲,怒道:“你……哼,這分明是在強詞狡辯,本將軍不想與你再爭辯下去!”接著又轉身對董卓拱手道:“請兄長定奪!”
呂布亦敬然拱手道:“兒臣自從追隨義父以來一直盡忠職守,克守本份,捫心自問未曾做過半分對不起義父之事,大家亦有目共睹,此誠可照日月,如義父決意要治罪於兒臣,兒臣亦毫無怨言,但聽發落!”
董旻臉色一沉,冷然說道:“兄長萬不可聽信此人之花言巧語!”
董卓聞言不由俯沉思,見兩人各執一詞,所言亦不無道理,一時間難以定奪,隨即轉眼看了看坐於一旁的王允,隻見王允臉色寬鬆,遂將手中的錦冊傳給王允,猶然問道:“王司徒乃朝元老,一向處事精明,未知對此事有何見解?”
王允微然一怔,恭然接過錦冊,心中暗忖道:“董卓之老賊還真會推卸責任,不過這也好,反正呂布死口不認的話,亦難以入他的罪,而且董卓又有意偏袒他,倒不如賣個順水人情給呂布,一來可以順董卓之意,二來可以幫呂布一把,日後對我的大計也有幫助。”
想罷,王允佯覽錦冊一遍,眼中瞬即掠過一絲詭異的神色,繼而神態一轉,隨手把錦冊往地上用力一擲,似有所慮地拱手說道:“此字跡雖與奉先所書為相似,但並非出於奉先本人之手,還有,冊上其它名單的字跡也屬模仿而來。老臣認為此冊有假,不可作實。”
董旻以為王允會站在自己這一邊,但想不到此刻王允竟會倒戈相向,說出此等利於呂布之話,聽完心情頓時由不解變作不悅,臉上隨即露出驚疑之色,雙目直朝王允逼視而去。
李肅亦不解王允何以要出言相助呂布,正思慮間,隻見王允正朝自己示來眼色,當下會心一想,頓時明白了過來。
王允之言正合乎董卓之意,聽後心中不由大悅,但對王允一眼就辨清字跡的真偽亦有所不解,遂眉宇輕皺,疑惑地問道:“王司徒何以斷言字跡是模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