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聰明女孩樂四方——有個性才輕鬆(2 / 3)

一個男孩談到對女孩的看法時這樣說:“我不怕女孩子長得醜,就怕太順從。要是天天小家碧玉式的溫柔附和,做事瞻前顧後、拈輕怕重,我肯定受不了,因為一個人若沒有自己的個性就不會有思想。”

所以,女孩們,順從不一定會討人喜歡。多一點兒個性,生活才會更精彩、更快樂。

女孩心主張

平淡的婚姻生活使得男人更加渴慕有獨特思想、頭腦靈活的女孩,因為激情不能在女孩一味地順從中獲得。所以更多的時候,男人特別需要自己的妻子和自己在思想上能夠交流,而這種思想就是不失去自我的個性。

做一隻有心計的“狐狸”

那些一輩子都不會使用心計的人必然要被淘汰

清月和秋雨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女孩。清月屬於溫柔賢惠的那一類,她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在結婚後卻成了一名百分之百的家庭主婦。她說:“我認為要管住深愛的男人首先要管住他的胃。我每天都變換著花樣,希望他回到家能品嚐到我親手為他烹製的美味佳肴。最初他覺得很幸福,很感謝上天恩賜了這麼一個善良的女人給他。可久而久之,他不再眷戀我的佳肴,不再稱讚我的善良,我們的婚姻也漸漸地邁入了死亡的邊緣。”

秋雨是一位頗有心計的女孩,雖然學曆不高,但卻深知什麼是男人的命脈。她說:“管住男人的胃隻是一種膚淺的做法,要想真正地掌握他,隻有抓住他最後的資本——錢。也許你們會覺得我這樣做有些狡猾,但抓住男人的錢是最‘綠色’、最‘環保’的方法。想想看,男人一旦沒有了錢,他還能做什麼?就像我家那位,現在還不是老老實實地幹著他的規矩事,即使有點兒什麼歪念頭,也沒有能力去做。現代社會沒有了錢能做什麼事情啊?”

其實,秋雨是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獲得幸福的,至少她比清月活得輕鬆。也許會有人說,秋雨這麼會使心計,這樣的愛,還純粹嗎?

可是我們別無他選,誰不願意純粹呢?但是現實裏沒有電視劇中演繹的那種絕對的愛。哪裏有不使心計的人?誰的愛裏不摻著人間煙火,不沾著人情世故?戀愛這種關係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兩個人在一起難免會產生矛盾和摩擦,所以有時候不得不使出庸俗的心計來解決問題。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不就是靠了自己的隱忍和心計才得到了許多女人都愛慕的範柳原嗎?

我們都想做個沒有任何心計的人,率性而為,不必瞻前顧後,不必察言觀色,想怎樣就怎樣。但是一次次的傷害,讓我們心力交瘁,隻好想辦法拯救自己。這是現實,沒有人能對抗人之常情。我們不僅要在辦公室用心計,在交際應對中用心計;還不得不對朋友用心計,對心愛的人用心計。適者生存是一種自然規律,那些一輩子也學不會使用心計的女孩必然會遭社會淘汰。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深愛著同一個單位的男孩,愛得義無反顧,卻不敢讓他知道,怕他知道後不再在乎她,於是女孩的心計越來越多,勸他出門帶傘、天涼加衣、按時吃飯……他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她心裏盡管很急,卻不能讓男孩看出她有多麼在乎他。雖然偶爾男孩會嫌她嘮叨,可最終還是被她俘虜了,男孩開始主動追求女孩。女孩欣慰地想,為了自己的幸福,耍點兒心計也是值得的。

後來女孩發現男孩的身邊多了一個喜歡他的女孩珍,她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直接質問男孩,因為她怕男人的虛榮會讓他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追求他的珍。女孩仔細考慮了一下,最後她放低姿態和珍做了好朋友,並且旁敲側擊地讓珍知難而退。

珍終於退出了這場三角戀,女孩累得長籲了一口氣。

心計雖然使人累,但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快樂,我們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有心計的女孩總是左右逢源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雖然素性淡泊、滿腹詩書,但是卻很有心計。她的自足和自知讓她能在關係錯綜複雜的賈府裏保持冷靜。她冷眼看世界,孰大孰小一覽無餘,自然不會柔腸百轉,顧影自憐。寶釵的心計是大將的心計,她出色的社交手腕無人能及。她不動聲色,混在大家中間,說話做事考慮得細致周到,表達得準確簡練。這種為大局謀劃的女人,你的心思全在她的冷眼內,但她的心思你可能一輩子都揣摩不透。她有靈活的心計,可麵對黛玉等人的嫉妒和攻擊卻更多地選擇退讓,淡然處之。她有伶俐的口齒,但更多的時候卻寧可默默不語。賈府上上下下都喜歡她,湘雲視她為知己,寶玉也總是被她的言語所折服。看不慣的人和事,她從不隨便發表言論,也不會在人前喜形於色。這就是寶釵的聰明之處,所以她總是左右逢源。

在殘酷冰冷的現實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不變的法則。雖然慈悲和善良不能摒棄,但一定要多個心眼兒,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心計是什麼?心計首先是聰明,其次是狡猾,再有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隻有三者恰如其分地結合,才能構成心計,這三者缺一不可。

狡猾聽上去雖然不雅,但是吃多了苦頭,受多了教訓,狡猾就變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狡猾其實一點兒也不詭詐,甚至還有些可愛。當然良好的心態是一個平穩的載體,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麵對紛繁複雜的人情世故,就很難做到收放自如。

有心計的女孩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不在任何人麵前說自己或別人的不是。對別人抱怨自己的家庭,會讓別人對你的家庭與你的為人大打折扣,因為家庭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品行,很難想象一個與家庭不和的人能夠與其他人很好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