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聰明女孩要做個“財女”——有錢才能有未來(2 / 3)

女孩心主張

一個女孩,隻有具備養活自己和家人的獨立本領,才能給自己營造一份滋潤祥和的生活環境。隻有這樣,女孩才可以在愛情上從容一些、灑脫一些,才不容易被男人看輕。

告別“月光”,要會理財

理好財,當然要從攢錢開始,攢錢是理財的起點

理財,不一定是有錢人的事。年輕女孩們在談到理財問題的時候,經常會這樣說:“我沒錢,也沒有餘錢可理。”

這話倒也可以理解,生活中很多收入不算高的女孩都抱有這種觀念,認為“隻有有錢人才有資格談理財”。她們覺得自己每月收入很少,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餘財可理呢?

而事實上,專家給我們的建議是:隻要你有收入,有現金流,即使錢再少,隻要好好規劃,也一樣可以理財,關鍵就看你有多強的理財意識。

所以,理財不是看你能賺多少,而是看你能否支配好你的錢,不無謂地浪費。永遠不要認為自己無財可理,隻要你有經濟收入,就應該嚐試理財,這樣必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理財是一個聚少成多的過程,要運用和打理好有限的金錢就需要一種合理的理財方式!歸根結底,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不能因為有錢,甚至錢多才去理財;錢財有限,則更需要理財。

流蘇參加工作後,為了避免自己也淪為“月光族”,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工資發下來以後,平分為三份:一份存銀行,一份用做日常消費,一份投資理財產品。

存銀行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銀行有存款,保證隨時有現金可以拿在手上,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用做消費的錢包括平常的吃穿用度,還有應付“突發事件”,像親戚朋友、同事結婚的份子錢,頭痛腦熱的醫藥費,還有健身、買書等消費。如果有節餘,可以用作下個月的機動經費,如果機動經費多了,就獎勵自己一頓大餐,甚至一次國內遊。投資理財的那一份,她主要是用來做基金定投,本著“放長線釣大魚”的心態,不求一夜暴富,隻求細水長流。

理好財,當然要從攢錢開始,攢錢是理財的起點。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隻有留在水庫裏的才是你的財。要想攢好錢,就要一生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還要注意:女孩要盡量克製衝動消費。女孩在消費方麵的自製力會比男人差一點兒,信用卡在女孩消費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慎重使用信用卡。我一直認為信用卡是衝動消費的罪魁禍首,它會造成人們的無感覺消費。因此,拋掉手中的信用卡是克製衝動消費的一個很好辦法。當然,如果你認為必要,留一張在手裏也可以,但平時少用它,盡量使用現金付賬。這樣你就會少花一些錢,多為你的水庫存些水。

掙錢多少不重要,關鍵是讓自己有一個安全的小金庫

有人說,“學會花錢比學會掙錢還要難”,如果你是一位對存錢理財毫無計劃的女孩,到最後,你真的有可能很窮!

對於那些衝動型的女孩,可能經常會有不經意的花費,但如果從現在開始有心理財,也可能真的賺到錢。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不同的方式來打造自己的“黃金”存折,比如一部分錢作為定存或者買保險,或者定期定額地買基金作為穩定的投資,另一部分錢再拿去做短線投資,這樣不僅有機會可以賺到高額的回報,也不至於在一夕間花光自己的辛苦錢。

當然,省錢並不是讓你過吝嗇的生活。隻有在保證了生活質量的情況下,你才能將理財之路繼續下去,這非常重要。上飯館吃飯、購置喜歡的衣服、和朋友們外出消遣,如果這些正常消費你不能缺少的話,沒關係,你可以繼續,但是這並不代表可以隨意胡吃海喝和刷卡血拚。你要記住不浪費的原則,隻點可以吃掉的,不點需要倒掉的;隻買能用上的,不買用來閑置的。

定期記賬,知道自己的錢花在了什麼地方,以便對下個季度的消費計劃作出調整,把省下來的錢存進銀行或者請專業人士為你設計投資理財計劃。當你在工作兩年後依舊在每個月底發愁時,你就需要停頓下來,重新理財了。在你踏入22歲後,就需要開始設計自己的將來。省錢是一種負責的生活態度,不僅僅是為自己。

雪泥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雖然早在高中時期就有了理財意識,但手段比較單一,隻是把錢(從小到大的壓歲錢、讀高中時父母給的生活費等)放銀行做定期存款,因為當時的她短期內不會動用這筆錢。

上了大學後,她合理計劃自己的支出,所有費用都在控製之中,父母每月給她的生活費基本上都有結餘。但那時候,她還是隻把錢存入銀行。

工作後,她的收入不高,但每年年初仍要製訂一個儲蓄計劃,並盡力完成。之後,跟同事們聊天時,她了解了國債、基金等投資渠道。於是,就開始了自己的理財之路。由於她屬於比較保守的人,抗風險能力弱,所以,她用50%的資金買了3年期國債。

兩年後,在人民幣理財產品熱銷的時候,她購買了2萬元基金,想嚐試一下。實際上,雪泥對這類產品一點兒概念也沒有,還好,本金安全收回,收益超過了3%,比存銀行定期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