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您讓天德學文而棄武,是否意在仕途?”
紫陽真人略略微笑,應道:“是的!”但心裏卻在說:何止是仕途,我要的是天下!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隻有對這個社會了解了,才能夠適應這個時代,將那些權貴玩弄於掌股之間。我覺得天德是一棵好苗子,如果好好培養的話,將來定能令龍山榮耀。這次下山,掌門不如帶他去百姓間走走,讓他體會到社會的慘忍,萌發治世之心吧。隻有讓他萌生那種惻隱之心,產生強烈的願望,這求仕之途才會順暢。”
“嗬,我正有此意,”紫陽真人尷尬地笑了笑,“原本還擔心你會心有成見,現在我就放心了!你放心,你盡管在這裏養傷——養傷的這段時間,我也會照付工錢的。”他其實早就算計好了,見完太平子後,他就帶著天德去尋紫微真人,這幸許需要一些時間。如果找到了師弟,相信看在天德的麵上,他也會回來的。
“還有,天德求仙心切。你施展法力的時候還是盡量避開他吧,免得讓他對修仙產生過度幻想。如果他一心想要修仙,那時想再改變他的想法就會有些難了。”馬羽繞著彎子來說話,希望他放棄禦劍。
紫陽真人想想,覺得他說的頗有道理,再說繼陽子身體不適,急需找到“藥引”,說不定這趟下山之行能找到一兩個妖怪,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未嚐不知。思來想去,紫陽真人便同意了他的想法,放棄了禦劍,帶著紫陽子、天德一路向北。
剛出門,跨上馬背的那一刻,天德十分興奮,但日夜兼程,趕了幾百裏路後,先前的那種新鮮感蕩然無存,他隻覺得長途顛簸,疲憊不堪。走著走著,便昏昏欲睡,紫陽真人無法,隻好左手屈張臂彎,用手肘輕扶著他。右手持韁繩,喝住駿馬,慢慢地在古道上行走。
行至歧黃鎮附近的時候,隻見道路兩旁盡是流亡的百姓,個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那群百姓以老弱病殘為主,大家都坐在道路兩旁,遠遠地盯著不遠處的幾位稍壯的老人。
那幾人正架起一個大鍋,鍋下烈火熊熊,旁邊的漢子不時地往裏麵添幾根柴火。
紫陽真人勒馬停下,將天德搖醒,翻身下馬,抱下天德,又將馬拴在古道一側的大樹上。
繼陽子也忙將馬拴在一旁,緊緊地跟著師傅。
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訪客”吸引住了,都不住地打量著紫陽真人和天德,但瞬時便將目光移向一側的駿馬,再也沒有挪開。那目光就好似一匹饑餓的野虎欲吞食獵物一般。
紫陽真人領著天德,走近一位大娘,問道:“大娘,城裏出什麼事麼?怎麼大家都逃出來了?”
大娘擤了擤鼻子,歎了口氣:“災荒連年,莊稼的收成也不好。剛收割了莊稼,卻讓地主悉數收去,卻還不夠租子。地主哪肯罷休,又把田地和那破得四方都進風的破房子收了去。更可怕的是,城裏開始流行瘟疫,達官顯貴為了控製城裏的疫情,強行將老弱病殘趕出了城門。我們一路南逃,想尋一個新的地方居住,奈何沿途的官爺都不願意收留我們這些百姓,隻好露宿山野,任其自生自滅。”
大娘說完,老淚縱橫。
“就沒人向上麵的官員報告?這皇帝老子就不管你們了嗎?”年幼的天德哪裏懂得人情世故,又怎知世人險惡。
“小哥兒,你莫要說笑!”大娘苦笑一聲,“皇親貴胄和達官顯貴可是一夥的,誰會幫你這卑賤的百姓呀!”
“可惡!”天德將拳頭捏得緊緊的,“這群王八羔子,食人傣祿,卻不管百姓安危,算什麼父母官!那皇帝不顧百姓死活,難道是昏君不成?”
繼陽子一聽天德口出狂言,忙捂住他的嘴,低聲說道:“少主!此話以後萬萬不可再說,這若是讓官差聽見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
“是呀!”老嫗有氣無力地說著,“小哥兒你年輕氣盛,又正義凜然,這些大娘都知道。可是,小哥兒畢竟也同老身一樣,是一介草民。再憤怒也無濟於事。小哥兒還是稍微注意下吧,免得掉了腦袋。”
“這皇帝老子,做了這麼多的壞事,連話也不讓百姓說嗎?這天理何在!”天德無法理解個中緣因,甚是忿悶。
(天德三人遇見災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事呢?漁父想讓天德見上一麵的人又會是誰呢?欲知詳情,請關注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