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偷梁換柱之策(1 / 2)

市裏下發了樹立新典型的文件,點名要求蒼南縣將前幾天泥石流中,冒著生命危險救人的好幹部樹為典型。

這可讓知曉內情的徐高原心中十分矛盾,甚至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機緣巧合之下,他得到了一個內部消息。

原來,關於這個事情,具體細節,似乎市裏並不是十分清楚。

據市裏某部門領導透露的消息,好像市裏隻知道營子鄉出了這麼一個人和事跡。

但這人是誰,在哪兒,什麼情況下做的,都不清楚。

原本心有惴惴的徐高原立刻笑了。

這是從壞事變成了好事兒。

膽大包天的他,很快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絕妙的機會。

徐高原有個編外小舅子,名叫何斌。

他姐何麗娜是徐高原的小寶貝,因為把副縣長大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所以很得歡心。

為了表示對這女人的寵愛,徐高原想方設法把何斌塞到了營子鄉。

營子鄉的蔡生可是徐高原的鐵杆兒,去那裏,他也放心。

在營子鄉,這個何斌跟秦誌遠一樣,也是駐點幹部。

不過同樣是駐點幹部,可這工作態度和成績,卻天差地遠。

原本,按照徐高原的打算,何斌在下麵鍍鍍金,一年後就能給他搬進政府。

但是,何麗娜不願意,說為了能給何斌娶個好媳婦,最好是把這個寶貝弟弟弄到市裏。

比如去市裏各大局當個科員,哪怕是辦事員,也光彩。

何斌到底什麼德行,徐高原實在太清楚了。

也就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自己照顧下活得有滋有味。

但凡到別的地方,就這種人,估計活不過三天。

可小寶貝發話了,他又能怎麼辦?

想想那讓人熱血沸騰的美妙,徐高原開始謀劃起來。

但,去市裏各大局上班,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說何斌連個公務員都不是,就更難了。

可眼下,徐高原覺得機會來了。

很顯然,市裏並不清楚事情的原委,也不知道具體經過,更不知道那見義勇為者是誰。

這,就好操作了。

這位副縣長一合計,頓時有了個主意。

首先,立刻給他小舅子何斌打了個電話,如此這般囑咐了幾句。

接著,他給服務自己的縣府辦副主任胡海民這樣那樣做了安排。

胡海民是個不錯的筆杆子。

由他操刀,也就一天工夫,完全給何斌量身定做的一份簡報,就出台了。

徐高原找人潤了潤色,經過搞頭換麵的包裝,一份《蒼南縣關於樹立新時代新典型的報告》火熱出鍋。

兩天後,這份材料出現在顧城市市委組織部程部長的辦公桌上。

其主要內容說的是營子鄉駐點幹部何斌,不畏艱險,見義勇為,不計名利,救助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並險些犧牲的事跡。

甚至,為了讓情況更逼真,還附上了何斌住院以及事發地的照片。

程部長安排人簡單調查了一下背景情況,很快就得到了反饋。

營子鄉確實有個幹部住院,也確實是因為在泥石流中救人受傷住院。

至於住院病人的姓名,在某些人紅口白牙的配合下,變成了何斌。

可憐秦誌遠,這時候還在昏迷之中。

竟然不知道有些人施展春秋筆法和偷天換日之策,生生搶走了他的功勞。

不過,真的會這麼倒黴嗎?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對於秦誌遠、何斌、徐高原等人來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兒,似乎還不能下定論。

按理說,徐高原作為常務副縣長,無論手腕,智慧,頭腦,都該在水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