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北自然沒有同意,反而勸說他們給自己供貨,對方見租不成店,隻好同意供貨,好歹也能跟著喝一點湯。
第二次放下電話,不到幾秒,電話又開始響個不停。
張阿北接起,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最後的最後就是他接了近一個晚上的電話,成功把空閑的商鋪全部分配完成,真正做到了商場無空鋪。
而剛到手的千萬,再次讓張阿北投入到了貨品之中。
這一晚上注定是個不眠之夜,好多貨車朝著小漁村出發,好些人痛並快樂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履行著自己的工作職責。
等到第二天,巨龍的盛況達到空前,人流如織,各種各樣的商業也開始在旁邊出現,比如專門拉人拉貨,幫助那些外來人來往火車站,又比如上貨下貨的臨時工,總之隨著巨龍的崛起,確確實實的帶動了小漁村整體的經濟。
現在但凡是知道巨龍的人,都會跑過來看看,然後就變成了,堅守在這裏等著好工作出現。
就比如昨天的上貨二十塊錢一天,今天還是出現了幾百號這個需求,又成功解決不少生活困難的人。
他們因為這個上下貨的工作,對於生活都有了希望和奔頭。
好些鄉下的老農民聽到這裏一天就能賺二十塊錢,都快瘋了,放下手中活計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待發現這裏確實隨時有工作出現,直接蹲守在這裏。
蘇沙海在看到巨龍真的開始起飛,又喊上新聞記者們來到巨龍商場現場播報,當他們看到,比前天還要火爆的場景,就知巨龍真的騰飛了。
“大家好,我是漁村記者,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咱們漁村的巨龍騰飛批發商場的盛況……”
電視台再次報道起巨龍騰飛的情況,舉國轟動。
小漁村在去年改革建設後,隻用了一年便全麵帶動了市場經濟,穩住了流失的人口,讓大家不愁過不上好日子。
同時也讓全國知道了個體戶的出路在何處。
全國人民看到小漁村的巨龍後,瞬間冒出了很多個體戶,這些個體戶隻要缺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巨龍騰飛批發商場,慢慢的在他們這個圈中流行出一句話,“進貨進巨龍”。
……
“小曼,聽說那個張阿北昨天營業額突破了兩千萬一天,這是不是真的?”
巨龍開業第四天,鄒茉的表姑小荷在商場偶遇到莫小曼,直接上前閑聊。
莫小曼聽到這話,不知要作何表情,昨天他們也看到了這條新聞,說是張阿北的巨龍一天就賣出兩千多萬。
兩千多萬啊,這個數字是多少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可張阿北一天就能。
哪怕自認為是女強人的她,也不能達到。
但那個她一向看不起的人卻做到了,這就像是打了她的臉一樣,最重要的是,她還說不出話來。
“你們蘇家要是不想和他結親,我們鄒家就不客氣了。我看著張阿北同誌還是不錯的,長得好,又有能力,就算不太行,也沒事,我們茉茉不會在意。”
小荷一改上次的厭惡態度,轉而想要幫鄒茉挖蘇如意的牆角。
莫小曼的臉瞬間就拉了下去,“就算我們蘇家不要,也輪不到你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