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可謂是槍林彈雨,處處是致命的雷區。所以一件防彈衣,一個探雷器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節)買基金黃金守則
購買基金,有四條黃金守則必須遵守:
一、根據擁有資金期限的長短來選擇不同類型的基金資金適用期限的長短會影響投資決策。短期的閑置資金就不適合用以長期資本增長為目的的基金,而長期的資金如教育資金或養老資金則適合投資長期潛力看好的基金。
二、根據自己的理財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基金一般來講,目前的開放式基金可分為偏股型、股債平衡型、偏債型和純債券型基金。它們的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都是依次降低的:每個人因年齡、收入、家庭狀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理財目標和風險承擔能力,一般說來,年輕人比即將退休的人承擔風險的能力高,可以選擇風險相對較高的偏股型基金或股債平衡型基金來投資。若是為籌措子女的教育基金和將來的退休金等,則可利用穩健型的偏債型基金和純債券型基金來投資。擁有的資金不太多,且需定期貼補家用的,則適合選擇定期分紅基金。
三、選擇好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的信譽和形象對投資者來說十分重要,故首先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次要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整體表現,若其旗下的基金排名較靠前,並且絕大部分時間都優於大盤,那麼該基金管理公司是可以信賴的。股東背景清新且具有投資管理專長的基金公司,較能提供完整良好的基金理財服務。此外,基金公司旗下共同基金的種類越齊備,也越值得關注。
四、選準買賣開放式基金的黃金時機
買賣開放式基金的時機可主要歸納為:新基金發行或上市之初往往是介入的較佳時機;大盤處於較低位或中長期上升趨勢中也適宜購買開放式基金:購買或賣出開放式基金的時機往往是一定時間段,買入開放式基金前必須抱有長線投資的理念,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往往與大盤指數呈現正相關性。
(第二節)買基金的十大誤區
2004年上半年,我國新成立的15隻基金合計首發1086億份,其首發規模已經邁過1000億元大關,占到2001年8月以來全部開放式其金首發規模的47%。盡管2004年的基金市場是炙手可熱,但據調查投資者的基金理財觀念仍存在著以下十大誤區。
一、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一成熟的理財觀念已越來越被廣大民眾接受,於是傳統的存款一族正逐漸把目光轉向股票、外彙、黃金等投資用;基金由於憑借其專家理財優勢而被市場青睞。但部分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隻投資某一基金公司產品、某一類基金產品甚至隻投資一隻基金,從而承擔了較大的市場風險。一位已經購買平衡基金的客戶長期堅持投資的“三三製”,即每月工資有30%存款,30%保險,30%投資,而投資的主要途徑就是購買各種類型的基金,尤其是新基金。這個客戶滿意地說,雖然每個基金收益不是很高,但每個月下來總體收益相當於給自己多發一份獎金,而且整體風險低。
二、盲目追求產品創新
部分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盲目追求“第一隻”的概念,認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實上,基金產品的創新有一定風險,這個風險由誰來承擔?實際上還是投資者。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主要考慮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成熟程度等因素,而平衡型基金作為國際上非常成熟的產品,是很好的投資選擇。中國證券市場沒有做空機製,而且上下波動性很強。如果沒有避險工具,市場單邊下跌時,基金的風險就會相當大。而平衡型基金能有效通過資產的配置達到分散風險、增加收益的目標:如果2004年是牛市,可以調高股票的比例,如果認為這波行情走到盡頭,那麼就調高債券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