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比股票風險要小很多。如果承受能力強,可以買點股票型的基金,風險大點但收益大一些。
如承受力低可以買些混合型基金或貨幣基金,風險相對小但利潤也低。
(第一節)基金風險的來源
一般來講風險與收益有正的相關性,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成長型投資基金一般投資於有增長潛力的公司股票,短期內分紅的收益不多,但長期回報高,也因為在長期內的不確定性所以風險比較大。
收入型投資基金一般投資在比較穩健成熟的公司股票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藍籌股,這種公司發展穩步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空間,股票的回報主要是紅利,所以風險也很小。
平衡型投資基金介於二者之間。
無論是哪一種理財方式都有風險的,基金也一樣有風險。但是基金的風險和股票相比相對較小,而且基金的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比後兩種基金要大,貨幣型基金的風險是最小的,不過貨幣型基金的收益也是最小的。根據現在的形式,你可以去買一些貨幣基金,因為現在國內經濟的不斷增長,促使人民幣升值,在最近幾年人民幣不會停止升值的,而股票型基金,由於現在外資銀行進入國內市場一定會對國內的基金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如果你膽量夠大就買股票型基金,說不定就會賺一筆。但你在買之前要好好比對每一隻基金的升值空間。自1997年11月《暫行辦法》出台後,我國的投資基金也步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時期,基金開元、基金金泰上市後反響強烈。興華、安信等一批證券投資基金也陸續登場。但是,我們在看到基金所擁有的種種投資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投資基金所存在的風險。
1998年5月5日,兩隻新基金開元和金泰同時首次公布了其淨資產值分別為1.0336元和1.0448元。這標誌著兩隻基金發起人在招募基金時所做的每個月公布一次淨資產值的承諾已經做到;同時也意味著《暫行辦法》中有關基金資產信息披露方麵的具體規定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執行。從這個意義上看,新基金的運作確實比老基金的運作要規範得多,這也是廣大投資者看好基金的依據之一。從基金運作的實際結果看,截止1998年4月30日,金泰和開元兩隻基金的淨資產分別增值8959.15萬元和6727.31萬元,每份基金淨資產增值0.0448元和0.0336元。這一結果主要是通過一級市場抽簽申購,二級市場買賣及投資國債所獲淨利潤的真實反映。作為大資金運作,兩隻新基金一個月的運作從總體上說是不錯的,其資產增值幅度與同期股市和債市之平均價格波動大體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對新基金的運作保持一份合理預期,對於理性參與基金投資是至關重要的。
基金作為一種新的投資品種,作為國家扶持發展的對象,在某個特定時段之內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與追捧,乃至對其未來預期出現一定程度高估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一旦這種預期大大超過合理水平,在輿論上過分渲染其高收益,視可能產生的風險而不顧時,就有悖於一般常識了。專家認為,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不僅廣泛存在於基金的投資運作中,也存在於基金市場價格的波動中,投資基金的風險來自多方麵。
一、市場風險
根據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基金的分散投資即使能降低非係統性風險,也仍然對係統風險無能為力。係統風險的來源非常廣泛。比如,政策風險,當央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時,社會資金、現金流通量的減少將引起股市萎縮,股價下挫,基金減值同時,當政府采取緊縮財政支出的政策,或是調高對企業、基金的稅收,或者對基金投資的行業、地區政策進行調整,基金投資都有可能遭受損失。
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是係統性風險的另一個來源。如90年代初投資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基金可能獲利不菲,但在爆發了東南亞經濟危機的1997年至1998年底,許多基金的投資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關研究表明,基金淨值變化與經濟周期變化之間有密切的關聯,基金價格變動要比經濟周期變動早6個月左右。
利率風險也是基金在投資運作中必須麵對的一個係統風險。1994年2月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兩次提高短期利率,美國股票與債券市場價格迅速出現下滑,股指也不斷下挫,使得當年度基金運作普遍受到影響。經濟開放因素對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也有影響。如彙率的波動從微觀上講會對進出口貿易類上市公司的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從宏觀上講對進出口及吸引外資等產生影響;而對外貿易的順差對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與否會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二、基金管理人的理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