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新幾內亞公國的海域西麵以南海——馬魯古群島一帶為邊界,北方以塞班島——馬紹爾群島一帶為邊界。而南方則以諾福克島——克馬德克群島——馬羅蒂裏群島為邊界,至於東方海域的邊界已經擴展到了馬克薩斯群島——土阿莫土群島一帶。如果光看地圖,這片海域的麵積可能已經比亞洲大陸小不了多少了,但可惜的是這裏隻是海洋。新幾內亞公國現在的國土麵積大概在130萬平方公裏左右,人口有814萬左右。其中土著人的數量多達664萬,占公國總人口的81.57%。而華人的數量也有143萬,占公國人口比例的17.57%。而歐洲人的數量目前隻有7萬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英國人,以來自愛爾蘭地區和蘇格蘭地區的移民為主,占公國總人口的0.86%。
其中土著人雖然在公國人口中占據了最大的比例人口,但他們分屬不同民族,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成幾百個民族。所以在關鍵時刻他們無法抱成一團,加上公國政府對他們的一係列善政,這些淳樸的土著人洽洽才是公國最強大的支持者!特別是約翰成立的酋長議會更是得到了數量眾多的酋長們的熱烈支持,據酋長議會的最新統計——現在新幾內亞公國一共有3263個大大小小的土著酋長。這些酋長直接或間接控製著160多萬土著公民,是名副其實的地頭蛇。因為有了他們的直接支持,約翰的統治非常的穩固。不過約翰知道這些酋長始終都是一個隱患,需要逐步削減他們的權利。不過由於公國開創時間不長,所以有些事情隻能像春風細雨一樣慢慢來。急不得!隻有采取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才能讓公國保持穩定的局勢。
而華人雖然一向支持喬治家族,但形勢也比較複雜。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華人喜歡拉幫結社的壞習慣又開始慢慢滋生。大大小小的華人幫會開始出現在公國的各個城市,對此約翰命令貝恩一定要嚴厲打擊這些幫會勢力,以免其做大做強。由於控製得力,幫會問題暫時隻是一個小麻煩。可一但稍有放縱,這些亡命之徒就將給公國的治安帶來非常大的隱患。
至於歐洲人,有一部分是約翰雇傭的,有一部分是早就定居在太平洋各島上的,也有因為做生意而來到公國的。這些人雖然複雜,但對公國整體的政治局勢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他們的人數連公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1875年7月11日,約翰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抵抗公國政府軍長達數年之久的新幾內亞島土著人聯盟終於被剿滅了。這也代表著公國境內最大的一股土著反抗勢力被消滅了,一下子公國的實際控製區增大了幾萬平方公裏,新增了十幾萬土著人口。對於那些頑固的抵抗分子,約翰自然不會心慈手軟。該殺的殺,該關的關,一下子就有幾百個土著人丟了腦袋。至於那些普通的土著人,他們大都是無辜的,所以約翰隻是派人將他們分散安置。而且由於這個土著人聯盟也是被阿肯等人用武力強行組建的,所以裏麵的土著人對他們也有著巨大的仇恨。所以當新幾內亞公國剿滅了土著人聯盟後,他們反而從內心感到了一種大仇得報的喜悅!想當年阿肯等人以抵抗外來殖民者的名義征討新幾內亞島上的土著部落,殺死了許多反抗者,這其中的恩恩怨怨可不少啊!
隨著土著人聯盟的剿滅,原本遊離在公國之外的許多土著人部落開始向公國靠攏。一時之間,眾多原始部落的土著酋長紛紛來投。通過對他們的控製,公國政府終於控製了新幾內亞島的中部山區。不過由於那裏山路崎嶇,所以公國暫時不準備對中部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開發。畢竟公國的發展方向主要是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亞島的沿海地區,根本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開發新幾內亞島的中部地區。而且隨著南太平洋地區徹底落入公國的版圖之中,公國勢必要對南太平洋地區的一些重要島嶼做一些開發,所以資金的壓力非常緊張。加上為了購買這些島嶼,公國的金庫已經幾乎被搬空了。所以對新幾內亞島中部地區的開發隻能無限期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