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殿下,奔波千裏,隻為請老夫出山
五代時期,南唐升元四年,在中國的北方,天下大亂,四方擾攘,一個個亂朝愚代,走馬燈似的輪番上演。而此時的南唐境內,卻依舊是物殷俗阜,一派太平無為之世的景象。
五月裏的一天,在距都城金陵十多裏地的郊外,幾騎縱轡躍出,疾馳而過。這幾匹馬,毛光如油,四肢修長,都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雖是神駿,但這般趲程趕路下來,身上也已微微地有了一些汗珠。領頭的是一個約莫二十來歲年紀的青年,身著一件寶藍色雲紋錦袍,修眉長目、容止都雅,心疼牲口,放緩了韁繩,任由馬兒慢慢行去,以節省腳力。
緊隨在側的一位老者,一雙小目熒熒,頦下幾綹寸許長的胡須,盡管已上了些年紀,依舊是精神矍鑠、體骨清超,飄飄然頗有神仙氣概,也放慢了坐騎的步子,轉頭對那公子道:“老夫蟄居九華山中,自以為從此世外優遊,不再入軟紅塵土,誰知道皇上還記著我這把老骨頭,差了齊王殿下,奔波千裏,隻為請老夫出山,殿下如此紆尊降貴,老朽心下實是萬分抱愧。”
那公子謙道:“在諸皇子中,我年歲最長,為父皇分憂,乃是份所當為。皇上向來便極為倚重宋師傅,此番回京,定當重用,不負你一生才學,今後位極人臣、富貴極品,指日可待,那也不必太客氣了!”兩人話中都有些言不由衷,對望了一眼,俱都哈哈大笑。
原來這位衣著華麗的年輕公子,就是當今天子、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齊王李璟,此次乃是奉了父皇之命,前往九華山搬請謀士宋齊丘重新出山。原以為他已激流勇退、去意甚堅,不免要多費一番唇舌,就連在去路上都在頗費思量,自覺並無多少說服他的把握,但沒料到竟是十分的順利,宋齊丘一口答應下山,李璟自是喜出望外,親自與他同回金陵。此時正是草木蔥蘢、和風薰柳的時節,兩人下山後,會同了齊王府侍衛鍾辰和其他的隨從,索性慢慢行來,一路上遊山玩水、指點風物,直走了十來日,距離金陵城,隻剩下不到半日的路程了。
正是日中時分,路邊突現一間小小的茶肆,雖然小,一連也有兩三間門麵,門前搭著一路罩棚,棚口邊安放著飲馬水槽。大家從晨起至日中,已是又累又乏,恍惚間望去,這間普普通通的茶肆倒仿佛比金陵城裏的太白樓還要高大堂皇些,齊聲歡呼一聲,簇擁著李璟和宋齊丘,快馬加鞭,來到店門前。鍾辰等人將主子扶下來,讓在較陰涼的桌上坐了,其他人分坐兩桌,敲台拍凳,擂得山響,叫店家快快把消暑解渴的飲食多多地端上來。
不一會兒,一個店家從裏麵走了出來,隻見他生得倒眉蝦目,兩隻短短獠牙,露在唇外,相貌凶惡。大家見了他的尊容,嚇了一跳,心道這模樣做一個剪徑的強人正合適,怎麼反倒屈尊做起小本生意來。貌雖醜惡,但手中端著的酸梅綠豆湯卻是極好,最妙的是剛在井水裏冰鎮過,還未靠近,就有一股清涼之氣撲麵而來,令人頓時就有神宇爽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