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時無刻不再影響著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言語,舉動、生活習慣乃至一個眼神都是在給孩子傳遞信息,孩子總是最信任自己的父母,父母的怎樣做,他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受到感染和影響。
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進行著,父母也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孩子從每一個細節受到最好的熏陶。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更要讓孩子感受到愛的信息,家長為孩子展示最美的笑容會讓孩子快樂成長,家長的以身作則更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1、為孩子傳遞愛的信息
【壞孩子案例】
7歲的小柯是一個讓父母很頭疼的孩子,他總是喜歡在午休的時候故意製造出很大的聲音打擾別人,扔小石子打破別人家的玻璃撒腿就跑,把毛毛蟲放在女孩子的身上,看著小女孩哇哇大哭的樣子而心滿意足,與別人打架更是常有的事情,小柯還曾搶過外婆的拐杖後,扔到了垃圾堆裏,然後看著外婆站在路中央一邊蹣跚挪步,一邊生氣的責備自己,很是得意。
更讓父母傷心難過的事情是,有一次小柯說自己難受,不吃不喝,爸爸媽媽很著急,又是找藥,又是上街買可以做給小柯吃的東西,可是忙來忙去,一點效果都沒有,小柯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直到淩晨,媽媽給已經熟睡的小柯蓋被子的時候發現,小柯的被窩裏藏了一大堆的零食,旁邊的筆記本上歪歪扭扭的寫了一行字:“今天,我假裝生病,看著他們跑來跑去不高興,我很高興!”
媽媽看到小柯做出如此怪異的行為,又難過,又生氣,把小柯叫醒後狠狠的打了一頓。其實,小柯這樣挨打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每次做錯事情都會被爸爸媽媽教訓,但是,棍棒懲罰不但不能讓小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柯還開始瞪眼抵抗了,媽媽已經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小柯充滿敵意的目光。
小柯的父母不是善於表達感情的人,雖然很愛孩子,但言行總是充滿了嚴厲與責備,有一次,小柯幫媽媽端開水喝,不小心燙傷了胳膊,在醫院媽媽一邊哭還一邊說:“你看你就是這麼不小心,燙傷了吧?還哭,不許哭,以後你的胳膊不能動了,看誰管你?”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柯對父母開始充滿敵意與怨恨,對周圍的人缺乏愛心,性格也越來越孤僻。
【好孩子案例】
上幼稚園大班的明明聰明活潑和小朋友關係很好,雖然年齡小已經開始懂得幫助別人了,因此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明明雖然是一個男孩子,但是卻很細心,媽媽生病的時候,已經能夠端水拿藥了,還會特意把自己認為好吃的東西留給奶奶吃。
在一次班裏組織的活動中,老師問小朋友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大家都踴躍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明明也舉起手問老師:“我可以有兩個願望嗎?”老師笑著說:“你有兩個願望要實現嗎?”明明點點頭說:“因為下個星期三是媽媽的生日,我想讓媽媽也吃到生日蛋糕,每次我過生日都可以吃,可是媽媽從來沒有在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吃蛋糕。我的第二個願望就是讓爸爸在媽媽過生日的那一天能夠休息,不用去上班,陪我和媽媽逛公園。”明明的兩個願望都是替媽媽著想的,讓人感受到孩子如此小就能學著愛別人,的確很難得。
像明明一樣懂事的孩子有很多,在一個兒童節目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讓三個5歲左右的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指定的小屋挑選自己喜歡的禮物,其中兩個都抱著各式各樣的玩具走出小屋,而一個大眼睛的小女孩隻拿了一頂厚厚的帽子,主持人笑著說:“你很特別,為什麼不拿玩具,給自己拿帽子呢?”小女孩一本正經的說:“這是給媽媽拿的,她沒有這麼暖和的帽子,戴上這個就不會冷了。”雖然小女孩兒不知道大人是不合適戴小孩子的帽子的,但是,她對媽媽的愛卻讓在場的人很是感動。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懂事的呢?
【比較分析】
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是充滿愛心的,懂事的,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小孩子都像案例中的小柯一樣讓人頭疼,他們性格孤僻,調皮搗亂,喜歡做惡作劇,小小年紀就開始叛逆,不能體諒父母,對周圍的人也缺乏愛心和同情心,甚至看到別人痛苦會感到開心和滿足。
其實,孩子不是生來就是這樣的,他們更多的是受到環境的影響。他們之所不懂得去愛別人可能是因為自己缺乏愛的體驗,之所以叛逆和仇視周圍的人也是自己受到的責備埋怨多於關懷的緣故。
案例中的小柯在為媽媽端水時燙傷了自己,在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是媽媽的肯定和關懷,媽媽雖然很愛小柯也為他的傷勢而著急,可是由於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愛,用責備的語氣說孩子,雖然他一邊哭一邊責備,可能大人可以從她的言談舉止感受到她對小柯的疼愛,但是作為7歲的孩子來說,可能就會把媽媽這種表達愛的方式看作是對自己的冷漠和責罵,他們還小,對於直接的感受和表達方式比較容易接受,而對於父母頻繁的責備會感到恐慌直至仇恨,孩子幼小的心靈很容易在父母的責備聲中受到傷害。如果小柯的媽媽在小柯受傷的時候能夠溫柔的表達出自己對小柯的愛,並能夠對小柯幫助自己倒水的做法表示讚許和感動,小柯就能很自然的感受到愛的關懷,這將是對他無形的教育。
好孩子案例中的主人公讓做父母的感到安慰,因為他們懂事而又富於愛心,這樣的孩子一定是能夠經常感受到父母或周圍人愛的關懷的。父母在平時會把自己的愛心傳遞給孩子,孩子會因為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而反過來學著關心別人。
當孩子開始出現有愛心並關心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肯定和讚揚,讓他們知道這是對的,他們下次還會做同樣的事情,時間久了,便成了習慣。
我們總是認為小孩子無視大人的愛,他們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愛,其實,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用自己善感的心體會著別人對子付出的愛,當他們得到別人的愛後,也會以自己獨特的方法表達出自己的愛,善於發現的父母應該緊緊的捕捉到孩子的情感,並讓它繼續傳遞,這樣不斷感受愛的傳遞的孩子,就會變得有愛心,更懂得關係別人,更加懂事。
【錦囊妙計】
1、每天早上叫醒孩子,晚上睡覺道別的時候都要輕吻孩子的麵頰,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與關心,知道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愛護著自己。
2、關心孩子的時候就直接告訴他們,比如生病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你生病媽媽很著急,也很擔心,希望你快點好起來,堅強一點。”
3、給孩子讀關於愛心的小故事,讓他們多看有關的動畫片和連環畫。
4、仔細觀察孩子表達自己對別人關懷的方式,當他們做的對的時候,就鼓勵他們,讚揚甚至獎勵他們。
5、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說句:“我愛你!”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孩子說我愛你沒有什麼必要,其實,一句簡單的表達方式能夠成為培養孩子健康情感的重要方式。
6、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嚐試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他們與小動物朝夕相處,照顧它們會讓他們富於同情心,並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別人。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壞孩子案例】
阿美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因為多次不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老師對自己缺點的指出不但沒有讓阿美感到悔悟,反而讓她情緒異常激動,還懷疑周圍的同學經常在老師麵前說自己的壞話,後來,當老師問阿美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阿美居然狠狠地瞪著老師,眼神中充滿著攻擊性,幾分鍾的沉默過後,阿美突然用腳使勁提了老師一腳,然後撒腿就跑出了校園。
阿美的行為讓人感到詫異,一個初中一年的女生,怎麼對老師大打出手呢?其實,阿美平時就很冷漠,不喜歡和其他的同學在一起玩,經常獨來獨往,從來不相信別人,多疑孤獨,和同學吵架是常有的事情,在課堂上與老師頂嘴也時有發生,情緒很不穩定。與同學相比,阿美做事情明顯缺乏自信,一旦失敗總是怨天尤人,她身邊常常帶一個可以占卜吉凶的小玩具,很喜歡擺弄。阿美似乎缺少了這個年齡本該擁有的快樂,臉上總是掛滿了憂鬱和沮喪。
後來,老師通過家訪發現,阿美家庭氣氛很不和諧,父母時常因為各種事情吵架,最後還走到了離婚的境地。
【好孩子案例】
在校園健康形象大使的選拔中,一個名叫英豪的男孩脫穎而出,他的取勝不單單因為擁有陽光的形象,還在於平時的表現使他贏得了很好的人緣。
英豪獨立而又具有親和力,為人總是彬彬有禮,寬容善良,在同學中很受歡迎。英豪學習也很努力,做事自信而不自負,臉上總是掛滿陽光般得笑容。由於英豪不易衝動,從不輕易發脾氣,因此在同學發生矛盾的時候,總是不知不覺當起了協調員,總是能夠很好的處理事情和衝突,並且在同學中擁有很高的威信。
英豪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在比賽獲勝的現場,爸爸媽媽都前來為兒子祝賀,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充滿歡笑。英豪在頒獎時也特別感謝自己的父母,為自己創造了和諧的家庭氛圍,他認為,正是家庭中互敬互愛、輕鬆、歡樂、和諧的氛圍為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比較分析】
大多數孩子從出生開始,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因此家庭的氛圍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健康成長起著最直接、最重要、最持久的作用。家庭成員是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也往往是孩子最喜歡依靠的人,他們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有些影響可能是潛移默化的,甚至是長遠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安心、快樂、輕鬆的環境,如果孩子麵對的是一個總是充滿爭吵和不和諧的環境,那麼他們幼小的心靈可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自己熟悉的環境的影響,爭吵可能令他們總是處於恐慌的狀態之中,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的孩子如受酷刑,,漸漸地就會變得冷漠、悲觀、孤獨甚至多疑。
父母爭吵過程中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麵產生分歧的時候,孩子將被迫在父母的意見中間做出選擇,而此時孩子就會不知如何是好,左右為難。但是,當他們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孩子無論選擇誰都是偏愛的表現,而這種偏愛是不可取的,這樣的情感是不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的,可能會使孩子慢慢趨向於性格的偏激。
阿美的性格缺陷並不是生來就有的,很可能與父母的長期爭吵有關,每當家庭戰爭打響的時候,阿美就內心就會充滿著恐懼,而這種恐懼的心理很可能造成阿美性格的憂鬱。又由於父母因為感情不合,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氣氛不是很輕鬆,父母之間可能最會流露出敵意,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很可能使得阿美也變得越來越喜歡爭鬥,性格中充滿了攻擊性,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阿美總是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了,與老師頂嘴也變得容易理解了。
阿美最後對老師大打出手的過激行為其實也不是偶然的,很可能阿美的父母在爭吵激烈的時候動手打對方,阿美心理會受到很強烈的打擊,一開始阿美會害怕,也難以接受這樣的行為。但是一旦看多了,她就會不知不覺的受到影響,認為人在氣急的時候就是應該靠打架來解決問題。於是,當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情緒就會很快失控,首先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大打出手。
而陽光男孩兒英豪的家庭氛圍與阿美的截然相反,英豪的父母相敬如賓,家庭中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每個家庭都會產生矛盾,但是英豪的父母之相親相愛並不是沒有矛盾,而是在矛盾發生後能夠采取爭取的方式處理,能夠包容、諒解和尊重對方。這看起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好像與孩子無關,但是父母營造的輕鬆氛圍,很讓孩子感覺到快樂和溫暖。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會養成樂觀、開朗、活潑的性格,他們會把家當成自己的港灣,遇到困難也不會害怕,也往往能夠信任別人。
蘇聯醫學博士多列茨基曾經說過:“精神上的熏陶對人的個性形成影響很大。這種熏陶來自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正是父母生活中創造出的氣氛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英豪能夠成為同學矛盾的調解員,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本事,很可能他從小就耳濡目染父母解決矛盾的方式,讓他知道如何去處理人與人直接發生的爭執。可能英豪的父母並沒有交給他如何做,但是良好的家庭氛圍,細無聲的影響著英豪的處事能力,讓他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情緒,或者他可能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情緒失控。
正是家庭中輕鬆溫馨的氣氛,讓孩子學會了寬容、善良和友愛,孩子在與父母的日常接觸中,不斷地理解著情感和心情,生活在良好環境裏的孩子會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甚至是自豪感。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健康的心理環境,有利於他們形成穩定的心裏特征,成為一個自信、善良總是充滿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