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增加,失業率下降,古城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伊萬·馬特科維奇還開心地告訴記者,除了做到原來的5000多名員工一個不能少,河鋼塞鋼還在社會上招聘了新人,輸入了新鮮血液,人員結構進一步優化。
河鋼塞鋼中方員工結合生產問題,與塞方員工集思廣益,交流分享經驗和方法
針對鋼廠原來人員老齡化的現狀,河鋼塞鋼大力推動人員結構向知識化、年輕化轉變。他們與斯梅代雷沃的中等技術學校建立合作關係,簽訂學生實習協議。實習生以分組形式進廠,實行每周兩天的實習訓練,每組選取5——8名焊接、液壓和氣動專業的技工,以及IT和電氣設備的裝配技工參加實習。
河鋼塞鋼與塞爾維亞國民就業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目前,有19名學習工程設計和技術類專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在工廠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這些實習生由有經驗的人員帶領著在人力、銷售、內控、工程、質量保證等部門輪換實習。河鋼塞鋼還積極參加塞爾維亞國民就業機構舉辦的招聘會,現場受到了眾多求職者的追捧。截至目前,新進入河鋼塞鋼工作的員工達300多人。
因河鋼塞鋼而獲得就業機會的,不僅僅是工作在廠區裏的員工,鋼廠的許多承包商和供應商也雇用人員,城市中有2萬多人在圍繞鋼廠工作。也就是說,這座有10萬餘人的城市,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的工作直接或間接與河鋼塞鋼有關。
“我們與河鋼塞鋼的合作每天都在進行。所有斯梅代雷沃人都與來自中國的河鋼塞鋼管理團隊互為朋友,他們經常會幫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亞斯娜·阿夫拉莫維奇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親曆的一件事。
一個星期日下午,流經河鋼塞鋼附近的一條小河發生了洪水倒灌。她急忙打電話向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求助。住在那兒的居民很快就看到了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出現在他們的房前屋後。更讓他們欣慰的是,王連璽找到了問題出在哪裏,並馬上安排了工程機械,在兩個小時內解決了問題。當地居民紛紛打電話給市長,感謝來自中國的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感謝王總他們快速幹預解決問題。
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亞斯娜·阿夫拉莫維奇看來,他們一起在城裏組織文化活動,一起慶祝城市日,一起去“詩歌之夜”,一起組織斯梅代雷沃的秋季展會……就像已經在一起1000年一樣。
斯梅代雷沃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塞爾維亞王國的首都和宗教中心。鋼廠的重生,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激發了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斯梅代雷沃市每年的財政收入是原來的兩倍多,該市失業率由18%降到了6%。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河鋼集團正在全麵推進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區項目,預計9月將完成園區總體規劃,屆時提交中塞兩國政府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將進入“七通一平”工程建設及項目引進階段。按照規劃,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區將在2018——2022年完成第一階段建設。該園區依托河鋼集團,以河鋼塞鋼為龍頭,利用當地良好的港口基礎條件、市場容量和優惠政策,重點發展鋼鐵上下遊配套產業及水泥、玻璃等產業,打造河北省優勢產業境外特色示範園區。
得益於中國的投資,斯梅代雷沃市的教育、醫療衛生、交通運輸及其他生產生活條件均得到了明顯改善。這位已經60歲的女市長驕傲地告訴記者:“現在,斯梅代雷沃市的新生兒出生率在塞爾維亞排名第一。”
《河北日報》201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