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正軒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掃雷英雄杜富國在任務麵前、生死關頭,對戰友說“讓我來”。他任務當頭衝鋒在前、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生死一線舍身相擋,在崗位戰位用“負重前行”換來“歲月靜好”,以“讓我來”的精神踐行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忠實履行使命任務,在強軍興軍征程上譜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壯美詩行。
天下事有難易,為之則難者亦易。“讓我來”,是麵對任務勇於承擔、敢於負責的寶貴品格,蘊含著迎難而上的膽識、勇挑重擔的魄力,高度凝聚了“有戰必有我,有我必勝利”的英雄主義氣概,詮釋了新時代革命軍人青春獻使命的自覺擔當。
習主席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為黨的事業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地“讓我來”精神,是我軍戰勝強敵、不斷進步的製勝秘訣。邊境作戰,戰鬥英雄張大權重傷不下火線,將勝利旗幟插在主峰;“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林俊德,紮根大漠52年致力核爆炸研究,在生命最後一天仍心係國防科研事業;“時代楷模”王繼才和妻子為國防事業甘願奉獻,守衛孤島32年。正是這種舍我其誰、躬身擔當的精神,彙聚起強軍的磅礴力量。
勇於擔當、勇挑重擔,是成事之基;不敢擔當、不負責任,無以成事。麵對責任往後縮、麵對艱險“給我上”,遇到困難繞著走、見到問題躲著行,碰到挑戰打退堂鼓,隻能成為強軍興軍的絆腳石。實現強軍偉業,呼喚“讓我來”的責任擔當。
樹立“讓我來”的擔當自覺。強軍興軍偉業,需要人人奮勇揮槳、挺膺負責。這就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胸懷,視集體責任為“我的責任”、視群體義務為“我的義務”,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實踐,把黨和軍隊事業放在最高位置。自覺衝在先、堅持幹在前。
錘煉“讓我來”的擔當能力。“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能力素質是擔當的底氣和根基。這就要求我們保持“夙夜在公,宵衣旰食”的學習進取狀態,一點一滴打基礎,一招一式練硬功,把自身專業學精學透,把打贏本領練強練硬,鍛造一副過得硬、打得贏、叫得響的“鐵肩膀”。
淬煉“讓我來”的擔當血性。逆境順境看胸襟,大事難事看擔當。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麵對一個個難啃的“硬骨頭”,必須發揚“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勇氣,衝鋒陷陣,迎難而上,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銳氣。
人無擔當不可以立,軍無擔當不可以勝。曆史從來垂青實幹家,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廣大官兵唯有發揮“讓我來”的精神,事不避難、奮楫中流,當幹將不當看客、當闖將不當“侃將”,方能開創強軍興軍新篇章!
《人民日報》2018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