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杜富國,是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我是一名普通的掃雷兵,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2019年5月,習主席輕輕扶著我的手臂、拍著我的肩膀,溫暖和幸福傳遍了我的全身。這是黨的領袖、軍隊統帥對一名普通士兵的親切關懷,也是我一生的最高榮耀。

我清楚地記得,2015年6月,我在團教導隊集訓,隊裏傳達上級指示,要抽組人員去邊境掃雷,為人民群眾排除雷患。我一當兵就在雲南邊防,聽老兵講,雲南文山有一個沙仁寨,87個人被炸得隻剩78條腿,有的村民10年間被地雷炸了3次。我深知排雷的艱辛和危險,我更知戰士的使命和責任。軍隊有號令,士兵就要聽令而行;人民有需要,軍人就要義無反顧。我毅然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

到了掃雷隊,隊長聽說我的炊事技術不錯,找我談話,問我願不願意當炊事員。我和隊長半開玩笑地說,既然來掃雷,就想上雷場,我可不想當“逃兵”。

雷場凶險無情,隨時麵臨傷亡。2018年我排雷作業時,突遇一枚加重手榴彈爆炸身負重傷。雖然,我再也不能擁抱親愛的媽媽,再也不能看見心愛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戰友並肩戰鬥,但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覺得這樣做是值得的。現在,我的戰友們征戰在新的掃雷戰場,履行著我未完成的使命,我等著他們勝利歸來,在這裏向他們致敬!

有人問我,麵對險情向前一步,就意味著危險多出十分,你為什麼總是喊“讓我來”?實際上,掃雷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遇到險情,普通戰士退後,黨員和骨幹先上。隊長李華健,每次掃雷總是衝在最前麵,讓我們踩著他的腳印走;分隊長張波,在處置險情時,總是把我們護在身後,讓大家撤離到安全區域。生活戰鬥在這樣一個集體,多為戰友的安危著想,已經成為大家的習慣。麵對壩子雷場那枚加重手榴彈,我是黨員,又是組長,理應衝在前麵。

說實話,雖然對排雷中的傷亡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知道自己失去雙手雙眼後,我也一度心亂如麻。有過擔心,擔心自己還這麼年輕,本該盡孝的年紀卻因傷殘讓父母以淚洗麵;有過彷徨,彷徨將來麵對新的生活時是否能撐得下去;有過無助,無助自己連最簡單的吃飯如廁都顯得那麼艱難。

剛蘇醒的那段時間,總是疼得冒汗、煩躁不安,大家都擔心我做傻事,經常鼓勵我,不要悲觀放棄,要對生活有信心。我時常想起長眠在麻栗坡烈士陵園的年輕英烈,想起雙目失明的安忠文、雙腿截肢的王曙光等戰鬥英雄的深情鼓勵,想起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對我的關心關愛。我抱定一個決心:戰士要有戰士的樣子,麵對艱難困苦永不言敗;男兒要有男兒的擔當,用自己的堅強支撐家庭的希望。我雖然失去了雙手,但我還有健全的雙腿,可以繼續為夢想奔跑;我雖然失去了雙眼,但我有信仰的明燈,可以繼續照亮我前行。

我深知,今後的路還很長,新的人生才剛開始,要讓今後人生更加出彩,就必須經受傷殘的考驗,不斷接受自己、挑戰自己、戰勝自己。洗臉,對正常人來說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可對於我是那麼遙不可及。妻子攙扶我洗漱時,我悄悄記下了下床後的步驟,但當自己嚐試時,用殘臂開門是最大難題。一次不行,再來一次,臂彎磨出血痕也不放棄,堅持訓練了4天才將門擰開。現在,除完成醫院製定的康複訓練計劃,我還每天堅持練體能、練寫字、學播音、學唱歌,過得很充實。每當有一點點進步,我都興奮不已,仿佛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標。

在“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掃雷戰友向杜富國看齊(張永進 攝)

記得在“時代楷模”發布會現場,主持人問我,如果給你一次機會的話,你還會選擇掃雷嗎?我說:“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堅守初心、作出同樣的選擇!”

“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習主席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讓我力量倍增、信心滿懷。我堅信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我要感謝那一片片無邊無際的愛,感謝那一聲聲情真意切的“富國挺住!”請你們放心,我會以戰士的擔當、衝鋒的姿態,戰勝困難挑戰,努力追夢圓夢,在新的征程上書寫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