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引珠》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唐詩有雲: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四月十四正是有“韓荊州”之稱的成都府知名武林大豪韓長功的六十大壽,韓長功昔年憑借一雙肉掌獨步天下,內外功都已臻化境,然而比起他的武功來更讓人欽佩的是他豪氣與識人。韓長功是青年人的偶像,更是推舉青年人成名的伯樂,經他舉薦的,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的後起之秀多如牛毛,因此他也博得了“韓荊州”的美譽。
常玉和唐淩雲是在韓老爺子大壽前一天抵達成都的,他們住在騾馬市大街上最大的客棧高朋軒中,這裏離韓長功的府邸隻有十步之遙。尋常武林大豪的府院都修在城外,但韓長功卻是例外,他的家坐落在成都府最繁華的市集上,占去了大半條街。韓長功武功既高,威望又盛,這次六十大壽,各地前來祝賀的武林人士雲集成都,一副熱鬧喧囂的景象。
傍晚,韓府燃起了煙花,映紅了半邊天空,唐淩雲關上窗戶,對常玉說道:“常兄,韓長功韓大俠是家父的故交,明日是他的壽誕,理應前去朝賀。”
“就依唐兄的吧,”常玉心想唐淩雲剛剛失去了父親,心裏悲傷,去散散心也好。
看完煙花後,韓長功散去丫鬟,叫來自己的大弟子金剛手雷震,“小公子已到?”
“回師父的話,今日中午就已達到。”
“明日一切按計劃行事。”
“是。”
次日一早,唐淩雲與常玉就跟隨拜壽的人群進了韓府,為了給韓長功慶壽,韓府大擺三天流水筵席,凡是在成都的武林人士,皆不問身份,都可入內拜賀。
來自各地各派的武林豪傑將偌大一個韓府擠得水泄不通,甚至連過道上都占滿了人,大家都盼望著能親自跟韓老爺子道一聲賀,得他一聲謝,這樣在人前也能大大地漲臉。臨近午時,韓老爺子才在幾個人的簇擁下慢騰騰地走了出來,他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沉重,像是在沉思,走到大廳中央,他朝前拱了拱手,說道:“怠慢各位貴客了,大家快請坐。”
“多謝韓老爺子”,大家異口同聲道。
“今日是韓老爺子的六十大壽,如此大喜的日子,為何見韓老爺子眉頭緊鎖,老爺子有何難事,不妨說出來,在座這麼多的江湖朋友,或許也能幫著出出主意,”人群中有人眼尖,一下就看出韓長功心中有事。
“多謝”,韓長功朝說話人抱了一拳,繼續說道:“非是我韓某人不懂禮數,故意怠慢各位,而是老夫剛剛聽聞一個消息,心裏一時著急,才耽誤了與大家相見,招呼不周的地方,還請恕罪。”
“老爺子到底遇上了什麼事?難道還有人敢找你老人家的麻煩?我第一個不答應”,有人高聲叫道。
“唉,各位還不知道,老夫平生的莫逆,唐門的掌門人唐二先生,前幾日被人害於家中,可憐唐老太太和菁兒侄女盡被擄走,天壽侄兒也被害死,隻是不知我那淩雲侄兒的下落,唉,唉”,韓長功的眼中留下淚來。
“究竟是誰下的毒手?”“唐二先生武功如此高強都遭了對方的道兒,看來凶手的武功深不可測啊。”…人群開始議論起來。
“韓伯伯,我在這裏”,唐淩雲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真是淩雲賢侄,你可還好?”韓長功拉住唐淩雲的雙手不停打量。
“侄兒沒事,隻是父親他…”,唐淩雲臉上神情哀切,悲不自勝。
“賢侄放心,我一定為令尊報仇雪恨”,他放開唐淩雲,將目光移向眾人,“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奸人害了唐二先生,又意欲害我,卻叫我半途識破了他的計謀,今日,就請各位朋友做個見證,老夫定要與他周旋到底。”
“難道韓伯伯抓住了凶手?”
“賢侄不要著急,老夫雖然還沒抓住凶手,但他今天卻自投羅網,送上門來。”
“啊…”
“凶手就在我們之間”,韓長功臉上突顯殺機,他將手緩緩指向常玉,“你難道還不承認麼?”
“我…韓大俠恐怕認錯人了”,常玉被這莫名其妙的一問嚇了一跳。
“韓伯伯不會弄錯了吧,這位是中原大俠常自威的公子,這幾日與我一直在一起。”
“好,老夫就知道你不會承認的,賢侄,你可不要被他蒙蔽了”,韓長功走到常玉身前,厲聲說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冒充中原大俠的公子。”
“晚輩本來就是,何必冒充?”
“那好,既然你說你是常大俠的公子,那麼他又是誰?”韓長功將手指向他身後的一個年輕人。
隻見他白袍白襪,長身玉立,儼然一副養尊處優的公子哥模樣,常玉望了他一眼,發現他和自己倒有幾分神似,但自己怎容人冒充,便辯解道:“他是誰我自然不知,但我知道,他絕對不是常大俠的公子。”
“那好,你既然說自己是常大俠的公子,有何為證?”
“這個自然好辦,中原大俠武功蓋世,家傳絕學更是獨樹一幟,兩位公子隻要施展自身所學,孰真孰假,不就一目了然了嗎?”人群中一位書生模樣的人說道。
“對,對,這個辦法好”,人群一片附和。
昔年常自威憑借拳、掌、劍獨步武林,一套家傳的乘風劍法更是精妙無雙,常玉自幼跟隨父親練習,已盡得劍法的精髓,如今聽說要自己施展,自然同意,便下場微一抱拳:“在下本來無意獻醜,既然有人壞我常家名聲,便不得不管,哪位請將佩劍借我一用?”
“常兄,用我的吧”,人群中又走出一位白衣公子來,身後跟了兩名年老青衣仆從,三人皆是氣度不凡,他甫一說話,便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這白衣公子不是別人,正是在碼頭與常玉相遇的木一一木公子。
“原來是木…木兄弟”,常玉不知該叫公子還是姑娘。
“常大哥,別來無恙,快拿劍來。”
青衣仆人捧出一隻形式古樸的木盒,木一一用手輕扭鎖扣,一柄綴滿珠玉的三尺青鋒便顯現出來,木一一拿起劍,“常大哥,好好耍一套你的家傳劍法。”
“多謝”,常玉雙手接過劍來,緩緩抽出,以指彈劍,劍做龍吟,久久不絕。
“好劍,好劍”,人群立刻響起一陣喝彩聲。
常玉向四方抱了抱拳,便收斂心神,展開身形,練起自己無比熟悉的劍招來。乘風劍法講究輕忽靈動,出劍時猶如乘風而舞,禦風飛行,招式往往天馬行空,不可預測,因此對敵之時,敵人隻見劍光人影,卻不知招從何發,劍從何來,幾十年來敗在這套劍法下的成名人物不知有多少。乘風劍法共有九式,每一式又含九種變化,一旦施展開來,猶如綿延不絕的滔滔江水,常玉把劍舞得似疾風驟雨一般,身形卻是清逸蹁躚,神情瀟灑自如,場中各人都悄悄喝彩,一套劍舞下來,看得人人心中暗自折服。常玉剛剛練完九式,那白衣白襪的少年人也提著一柄長劍走下場來,“各位,請看在下試演我常家家傳的乘風九式。”眾人見這少年手中之劍也非凡品,身窄刃薄,細長如勾,使這種長劍的人,不僅劍法獨特,手上的腕力和指力也必定了得。
常玉心裏不由一驚,難道這少年真會我常家劍法?
那少年倒轉劍柄,挽個劍花,儼然正是乘風九式中的第一式:風起雲湧,緊接著他舒展步伐,依次將其餘的乘風破浪、風馳電掣、風刀霜劍、風雲變幻、風卷殘雲、風雨交加、風雨如磐、風消雲散八式一一施展出來,招式步伐竟和常玉一模一樣,這讓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少年一劍舞畢,便拱手退場。
韓長功逼視常玉,“好你個賊人,竟然偷學會了常家的家傳劍法,不過假的就是假的,再怎麼也成了不了真,你再看看這是什麼?”
隻見他手中拿著一封書信,上麵蓋有常勝天的印信,赫然正是父親讓他交給唐二先生的書信。
這信當初被唐天壽拿了去,如今怎麼在這裏出現?常玉感到自己正陷入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
“這下看你還有何話說,你冒充中原大俠的公子,取得唐二先生的信任,殘忍地殺害了他,又故意潛伏在淩雲身邊,趁今日來謀害老夫,用心不可謂不毒。”
“你…你,你在說什麼?我根本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