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華兩人剛到大同,這裏名字叫大同,卻真正的不是天下大同。賈華以前也沒有到過大同,不知道他應該是個什麼模樣,隻是現在的大同卻如同一座難民營,這裏隨處可見的都是和自己一樣逃難過來的難民,賈華和王大爺兩人剛到城門口,還沒有進大同,便被攔了下來。一個身著晉綏軍綠色軍裝的的男子走到兩人跟前,帶著濃重的山西腔調問道:“不知道這進城的規矩嗎?每人大洋一塊。”
賈華一聽楞了下神,才發現有很多人,都斜靠在這大同的城牆根下,席地而坐,這些應該都是交不起進城費的,被強行留下來,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又沒有去處,便隻能等在這裏,挨過一天是一天。
每人一塊大洋,賈華他們兩人就是兩塊大洋,這筆賬很好算,就是沒有讀過書的人都能算清楚,可是賈華他們懷安縣城被日寇攻陷的時候,人還沒有顧著逃難,就被那些日本兵衝進了村裏,全村上下數百口,隻有他兩人逃了出來。這麼匆忙的時間,逃命都來不及,還有誰會顧著去收拾行禮。
賈華和王大爺兩人幾乎是一路乞討才到了大同,本想來投奔王大爺在大同的一個拜把兄弟,可現在卻連城門也進不去。“老總你就行行好吧!我們全村上下都被鬼子殺了,就逃出我們兩個,當時隻顧著逃命,身上確實沒有帶錢。你看這樣怎樣,我們先進去,我有個兄弟就在大同城東,隻要我見到他,一準把錢給老總送來。”王大爺低聲的對著那名晉綏軍軍官懇求道。
“我說你個老東西,怎麼?聽不懂人話是吧!要進城就每人一塊大洋,沒有錢就給老子滾到一邊去。”那名軍官說完,見王大爺還想在求幾句,拿起馬鞭對著王大爺就是一鞭,嘴裏還罵罵咧咧的說道:“你個老東西,滾到一邊去,沒有錢,別賴在這兒,攔著兄弟們發財路。”
賈華見狀,急忙拉開王大爺,一把抓住那軍官打來的馬鞭,瞪著他道:“不讓進,我們不進城就是了,你憑什麼打人?”
“憑什麼?就憑老子手裏有槍,打人又怎麼了,老子告訴你,惹火了老子,老子就一槍蹦了你。”那名軍官說著將身上的配槍拍的碰碰響。
王大爺一看這架勢,怕賈華年少氣盛,惹出事來,急忙向那個軍官賠禮道:“老總他是個孩子,還不懂事,你千萬不要和他一般見識。我們這就走,這就走,不擋你的道。”王大爺說完,拉著賈華急忙走到了一旁的城牆下。由於害怕鬼子追趕,這數十天裏,兩人都是急匆匆的趕路,到是沒有感覺什麼,可這一坐下來,才知道身子都困乏不已,兩腿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
“狗子,這出門在外,可不像在咱自己家裏,凡事都求一個平安,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咱們就在這裏再等等,要是真的進不了這大同,咱們就繼續往南走,我聽人說在南方那邊,隨便一塊地都能種稻穀,咱們中國地方大的很,總會有條活路的。”王大爺摸著賈華的腦袋,取出最後一塊餅子給他。這餅子是他們前天要到了,現在都有些發黴了。
賈華接過餅子,將上麵的黴灰查去,自己隻撕下一小塊,又還給了王大爺,“大爺你也吃些,不要光惦記著我,你要是先身子跨了,咱們還怎麼去南方?”
王大爺接過大餅,也撕下一小塊,剩下的放回褡褳裏。“你們這些後生裏,我就看狗子你有出息,上過幾年私塾,還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又懂禮數。等那年這天下太平了,你也去考個秀才當當,好給你們賈家光宗耀祖。我這老臉也跟著有光呀!”
王大爺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賈華卻是盤腿坐下正想著心事,自己來到了前世,想想以前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能混個一個連長,好有幾萬塊錢的專業費,蓋上間房子,娶一個媳婦,平平安安過上一輩子。可誰知道造化弄人,一個龍卷風就把自己刮到這個亂世,自己又應該何去何從?這是這些天來,賈華一直考慮的問題。剛才那個晉綏軍軍官到是提醒了他,這年頭是亂世,有槍就是草頭王。賈華看過一些對國軍在抗戰中描述的書,也知道這些國軍軍官那可都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個個都是有錢的主。打定主意,賈華決定一定要加入國軍,若是能混個一官半職,自己也可以安度下半生。這個時候的賈華,完全是出於一個自私的個人想法,沒有政治立場,他在海島與世隔絕,甚至起碼的政治理念都沒有,唯一知道的,就是中學曆史書上的那些幹巴巴的數字而已。
賈華還在想著,一支部隊已經從遠處開了過來,他們服裝整齊,步履堅定,在整個行軍過程中,很少有人說話,甚至是左顧右盼,可見是一支軍紀嚴明的部隊。賈華看到他們頭頂的青天白地徽,又見從身邊走過的一隊隊人馬,心裏疑惑不解,賈華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他們絕對不是一般的國軍,因為他們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門,從老式的滑膛槍到毛瑟步槍,可謂應有盡有。可他們卻是軍紀嚴明,毫無那晉綏軍傲慢的樣子。賈華不知道這是什麼人的部隊,反正自己決定要參軍,也就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就加入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