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天獵(2 / 3)

在中國,早在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中就記載了這類事件:弘治癸母,薊州大風雷,牛馬在野者多喪其首。人們將這種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稱作‘天獵’。

不僅這裏,在黑龍江沿岸的原始森林區新石器時代格特坎河畔岩畫上,也刻有不明飛行物獵殺鹿頭的事件。畫中有一個內十字大圓圈,旁邊有許多鹿角和盤成一圈的蛇。還有,阿爾泰山附近有許多鹿石,上麵的刻繪和這裏的最為相似,也是鹿形圖騰,無數野鹿騰空而起,嘴向前突出,就像鳥喙。有專家稱:古人之所以將鹿唇刻繪得像鳥喙,是因為鹿是一種可以溝通天、地、人的神聖動物,將它刻在石頭上有驅邪避禍的意義,也曾被巫師利用。不過,也有人說:當鹿被強力吸入天空時,嘴會被高壓氣流拉長,遠遠看去就像長長的鳥喙。有可能,遠古的薩滿先民看到了神奇的‘天獵’現象,無比震驚,認為這一現象通天通神,於是將天獵的情景刻繪在石頭上。所以,鹿石被稱作‘天獵石’也許更加準確。”

“沒想到,一幅岩畫還有隱藏著這麼神秘的典故。”我驚呆了:“照你這麼說,古人把天獵的情景刻在這裏,說明魔鬼穀過去也出現過天獵的場景?”

“這個,隻有刻繪岩畫的古人知道了。”呂方陽感慨地歎息一聲:“來自遠古的信息一直保留到現在,也將一段不解之謎留給了我們!”

“你們感歎夠了嗎?”布朗克催促說:“別耽誤時間了,什麼天獵,什麼未解之謎,等你們出去後慢慢研究吧!”

說到這裏,他回頭看了楊sir一眼,他的兩個手下正一人扶著楊sir的一隻胳膊,將楊sir拖著往上走,一邊走還一邊發牢騷:“幹嘛要帶著這個累贅?扔下去算了!”

我有些不忍心,催促呂方陽趕快走。

終於,我們來到了山岩頂端,從近處看,這隻是一處非常普通的山峰,和其他山峰並沒有不同,我不禁心生迷惑,難道我們找錯了地方?

布朗克圍著山岩走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異樣,正想發問,一個手下突然指著山岩上一個小凹洞說:“快看這裏,這個小凹洞好像是人工鑿出來的。”

布朗克靈機一動,取出一顆石頭放進去,發現尺寸不對,又換一顆,接連換了三次,他終於找到一顆正好和凹洞形狀相吻合的凹洞。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呂方陽恍然大悟:“五行之中,金木水火土是以五星方式排列的,每種元素各占五星一角。也就是說,我們隻需要找到五星的其他四個角,就能放入相應的石頭。”

布朗克一聽,趕忙照著我的方法尋找,很快在岩石的其他四個角位找到了相應的凹洞,他選出適合的石頭放入洞中,當最後一顆石頭放進凹洞時,山岩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鳥喙狀山岩瞬間從山峰上落了下來,露出一個山洞。

“就是那裏!”布朗克興奮地叫了起來,他率先衝上山岩,兩個手下緊隨其後,將依舊昏迷的楊sir扔在地上,我趕忙衝過去,把楊sir扶起來,正要叫呂方陽,回頭一看,呂教授已經滿臉憤憤地跟著衝進山洞,連背包都扔在了外麵。在他心中,國寶的地位永遠是第一的。

我無奈地搖搖頭,楊sir的呼吸越發沉重,我突然想起,我們每個人的背包裏都有一個便攜式吸氧裝置,我那個在取登山裝備時落進了深淵,楊sir的背包又不知去向,隻剩下呂方陽的背包,他的包打開次數最少,應該還在。於是,我跑過去打開他的包,果然在裏麵找到一個呼吸器,趕忙替楊sir戴上。楊sir吸了幾口氧氣,神智慢慢清醒,他睜開眼睛,又在我耳邊嘟噥了幾句,這一回我聽清楚了,他讓我找兩塊石頭壘起來。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惦記石頭?”我嘴上這樣說,還是照他說的,隨便找了兩塊石頭壘起來。

楊sir滿意地點點頭:“你也去吧,不用擔心我。”

“怎麼能把你一個人扔這兒?”我說:“我和呂方陽不一樣,國寶對我不重要。”

楊sir搖搖頭:“你必須去,布朗克他們有槍,我怕呂方陽應付不過來。”

我一聽也對,呂方陽的個性就是這樣,我已經很多次領略過他的書生意氣,布朗克現在的情緒又非常不穩定。如果呂方陽真在山洞裏發現了什麼,和布朗克發生爭執,說不定會被一槍打死。

我站起來,仔細檢查了一下四周,對楊sir說:“我看過了,這個山峰上沒有動物糞便,應該是安全的,你放心,天黑以前我一定回來。”

楊sir一邊吸氧,一邊衝我笑了笑:“你小子,學得挺快嘛!”

我背上呂方陽的背包,快步爬進山洞,前方立即出現一條向下的斜坡,斜坡不算陡峭,大約隻有三、四度,我順著斜坡下滑,一股寒冷的濕氣頓時迎麵撲來,我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回聲在山洞裏幽幽回蕩,看樣子裏麵的麵積不小,我取出一支熒光棒,彎折幾下,冷冷的熒光照亮了周圍的石壁,大量岩畫頓時印入眼簾,這些岩畫和半山腰上的岩畫風格一致,內容也以狩獵和祭祀為主,隻是這裏的岩畫更加密集,繪製的內容也更加震撼,我看到三個人高舉著手中的木棍向一頭野犛牛揮去,野犛牛的前方是一處山崖,一個人被它尖利的雙角死死頂在山崖上,那人奮力張開四肢,正在做垂死的掙紮。另一邊,一群蛇正在攻擊人類,一個人被逼到了懸崖邊上,他不得不做出兩難的選擇,要麼縱身跳下懸崖,要麼和群蛇做最後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