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一詞由‘青格裏’縮寫而來,因為青河縣城位於大小青河之間而得名,‘青格裏’是蒙語,譯為美麗清澈的河。這裏水草豐盛,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西北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古帝國第三代大汗貴由汗就死在青河縣境內的‘橫相乙兒’。
我們在縣城稍事休息,決定當天就起程入山。楊sir雇傭了一個名叫赫爾穆的哈薩克族向導,赫爾穆有一輛吉普車,保養得還算不錯,我們搭乘他的車,向西北方向開去。
天公不作美,小縣城已經下了幾天的雨夾雪,氣候寒冷。我們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羽絨服。綠草受了凍,發黃枯萎,牧人們紛紛把牲畜趕回圈中,沒有了牧群,美麗的草原牧場頓時喪失了生氣。舉目望去,到處都是天寒地凍的蕭條景象。
赫爾穆非常友善。一路上,他用還算流利的漢語告訴我們許多黑石溝的傳說。他說:黑石溝是一個有靈性的地方,阿爾泰山的山神就居住在那裏,每到風季,山神會被吵醒,發出地動山搖的吼叫。
“真的假的?”我半信半疑。
“有沒有山神不知道。不過,黑石溝應該是一座被隕鐵砸毀的山。”楊sir說:“《淮南子·天文訓》裏記載:共工撞倒天柱不周山後,造成‘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反映了不周山遭到一次大的隕石襲擊後,天空的景象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日月星辰移焉’說明全天星星的位置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古人察覺到了地軸傾角發生了明顯變動,可見這場隕石雨的規模之大,造成的損失之嚴重,絕對達到了驚天動地的地步。不過,人們始終沒有找到不周山被撞倒的地方,直到阿爾泰山黑石溝被發現。
黑石溝裏密布數量龐大的鐵隕石,和周圍的山係不同,這裏錯落分部著七零八落的土坡和碎石坡,就像是一座被砸爛的山。鐵隕石綿延數平方公裏,數量有好幾百塊之多。眾所周知,大部分隕石在穿越大氣層時已經燃燒氣化,隻有極少數沒有燃盡的碎片落到地麵上,形成隕石。雖然每年大約有500多塊隕石墜落在地球上,但隻有二十塊左右被發現。1976年,我國吉林發生的一場隕石雨堪稱世界之最,也隻收集到一百多塊隕石。在古代,隕石被當做聖物,《聖經》的學者曾嚴肅的指出:約櫃中的石頭誡板就是兩塊隕石。
按照成分,隕石分成三種,以石質成分為主的叫石隕石,來源於小行星的外殼。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占地球隕石總量的93%;以鐵鎳金屬為主的叫鐵隕石,來源於小行星的內核,主要成分鐵占90%,鎳占8%,自然界中沒有高純度的鐵,人們看到的都是隕鐵。第三種介於石隕石和鐵隕石之間,叫石鐵隕石,來源於小行星的外殼和核心,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和鐵鎳,占地球隕石總量的1.5%。因為隕鐵的數量極小,所以天降隕鐵非常罕見,隕鐵因此被稱作黑金,是比鑽石和黃金更為稀少的東西。”
“這麼說,我們要去的黑石溝,就是傳說中被摧毀的天柱不周山?”包子問。
楊sir說:“這倒不一定,不過,曆史上所有的神話傳說都不是憑空編造的,古人信奉自然崇拜,能流傳下來的傳說也有事實依據。比如《山海經》中那些稀奇古怪的野獸,其中一些怪獸的化石還真被發現了。”
“是啊,就連諾亞方舟都可能真實存在,更何況是天柱不周山。”我忍不住感歎。
我們一路前行,開出縣城不遠,山路就變得崎嶇難行,加上天雨路滑,很不好走,好在我對這樣的路段已經有了抵抗力,所以不是特別難受,但腦袋還是被顛簸得昏沉沉的,陣陣犯困。
車裏的氣氛沉悶了不少,赫爾穆問:“每年來這裏的遊客很多,你們也是來旅遊的吧?”
包子懶懶地“恩”了一聲。
赫爾穆笑著說:“阿爾泰山的稀奇玩意兒可多了,除了黑石溝,還有神秘的石球陣,阿爾瑪斯,罕見的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
我越來越困,赫爾穆的聲音漸漸遙遠,到了後來,我幾乎聽不見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突然撞到前麵的椅背上,鼻子一陣火辣辣的疼。我揉著鼻子坐直身體,定神一看,原來是急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