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年關回國
當陳敬東接到要調往越南的命令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憤怒,第二個就是沮喪。
因為他千辛萬苦在朝鮮營造屬於自己的勢力,花費了極大的心血才在朝鮮籠絡了手下下的這一批慶軍,徹底的把朝鮮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中不單單是心血的問題,同樣的還是冒著極大的危險,從殺吳長慶到阻擊日本,再到不久前和日本登陸部隊的孤軍奮戰。這一切,都是他陳敬東用著無數個日夜的心血和冒著生命的危險才得來的。
但是,朝廷的一個調令就讓他在朝鮮的苦心經營毀之一旦,這種心情就好像當初他弄鐵路的時候一樣,當初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才促成了朝廷對鐵路放寬,原本以為可以在鐵路上進軍洋務乃至朝廷高層,但是,卻失敗的徹徹底底,一點好處也沒有撈到,反而是白白花費了眾多的銀子。
但是,從另一個方麵看的話,如果不是因為在鐵路上失敗了,那麼陳敬東也不會想著來這朝鮮,投身軍旅。畢竟從軍的話危險係數太大!
現在的陳敬東就想著,如果自己一直待在朝鮮的話,不說其他的,單單是想要發展手底下的軍隊就是困難重重,兵員的問題,彈藥的問題,全都受製於人。就算發展的極為順利,也就隻能在朝鮮稱霸了,至於說十幾年後會不會和前世中的袁世凱一樣,這一點陳敬東從來沒有想過,因為,他絕對不會說讓自己登上十幾年的時間。
但是,如果回到國內,特別還是南邊地區的話,那就是真正的天高皇帝遠,到時候自己不但擴軍的兵員有保證,而且靠近香港等南洋地區,外購軍火也是方便許多。到時候,還可以發展其他方麵。隻要到了南邊,陳敬東相信,憑借著慶軍的戰鬥力,絕對能夠在南邊立足的。
至於越南的法國人,這一點陳敬東想的不多,因為在前世中就已經知道,和法國人的戰爭那可是在陸地上勝利,在海上慘敗。自己的可是陸軍,就算到最後水師慘敗的責任也輪不到自己的頭上。何況,有了自己這個最大的變數在,結果到底是怎麼樣還不知道呢!
在朝鮮等待盛軍前來接防的同時,陳敬東也沒有閑著,在訓練士兵的同時,陳敬東還把那些在朝鮮新軍中檔教官的一些人以及當時為了抵抗日軍臨時借給他們的武器也留了下來,朝鮮新軍雖然隻有四個營,而且還招收過極大的傷亡,武器也不好,但是怎麼說也還是一股軍事力量,能夠掌控就要掌控。
除了人員方麵,陳敬東還把大量的物資從漢城搬到了仁川,這些財物大多數以前都是屬於朝鮮,其中朝鮮數百年的國庫被陳敬東在剛到漢城的時候就搬空了。後來又在朝鮮轉戰多時,慶軍就猶如蝗蟲過境一樣,所到之處,對金銀等貴重之物是從來都不放過的。等把全部東西都搬完,其中的價值連陳敬東自己都不知道。
剩下的還有截獲來自日本的武器,在和日本的和談條款中,雖然規定了要歸還武器會日本,但是,陳敬東歸還的確是按照那三千多俘虜的人頭,一人一把前裝槍。剩下的近三千支後裝槍都被陳敬東私下帶走了,而剩下的一些破爛就打算留給前來的盛軍。畢竟,把朝鮮都搬空了,一點東西也不給留下也說不過去。
等到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前來換防的五個營的盛軍終於在仁川碼頭登陸,雙方在交過了差事後,陳敬東也沒有停留,直接的帶領著九個營的慶軍,一個炮營,一共近四千人乘坐船隻回國。同行的當然還有慶軍的全部彈藥庫存等大量物資,還有從朝鮮搜刮而來的財物滿當當的裝了幾十艘的船在三艘北洋水師戰艦的護送下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