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魚的知識(2 / 2)

普通魚類的體液滲透壓為海水的1/3,魚從海洋遊到河中時,其體內就有進水的危險,此時,魚類就從腦下垂體分泌出的一種催乳激素。這種激素在哺乳類動物中起喂乳的作用。而魚類的激素不僅可以使在進入淡水時,減少水從鰓裏進入到體內,而且還可以防止鹽分從體內流失,以保持一定的體液和血液。相反,當它們遊入大海時,在海中必須攝入一定的水分,否則就無法生存。因此,激素又能促使腸吸收水分,同時,鰓中能排鹽分的鹽類細胞也開始發揮起作用來。

回遊魚類在入海與遊進淡水這個過程中的生理變化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由副腎上腺皮質分泌出的類固醇激素來調節的。由於這類魚的身體具有上述特點,所以能很好地調節滲透壓。而別的魚就相形見絀了。

河豚的身體為什麼會膨脹?

你見過河豚嗎?吃過鮮美的河豚肉嗎?河豚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魚,它有一個習性,當一離開水後,會發出唧唧的聲音,它的腹部會像皮球一樣膨脹起來,有些身上帶刺的河豚,也會像刺蝟一樣地豎起刺來。

那麼,你知道河豚的肚皮為什麼會膨脹嗎?

原來,在河豚腸子的下方,有一個和胃相連的氣囊,這個氣囊可以向後擴張成袋狀。當它遇到危險或敵害時,就會迅速地衝到水麵上來,張開嘴吸入大量空氣,使氣囊內充滿氣體。因此,腹部就會迅速地膨脹起來,就像個大皮球一樣。一旦危險過去,它又會恢複原狀。

所以說河豚的這種脹腹現象是它的一種自身防衛手段。河豚身體膨脹的目的,和貓等動物“發威”有些相似,通過顯示自己身體的威武雄壯,恫嚇別的動物。

田螺有雌雄之分嗎?

田螺是一種有雌雄之分的貝類,但由於它們的貝殼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難以區別。可是,當它探出頭來時,你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觸角,就可以將它們區分開來了。

首先,雄田螺的右觸角是彎曲的,雌田螺的右觸角是直的,這一點一目了然。因為田螺是雌雄異體的貝類,且沒有交配器官,所以雄田螺的右觸角起到了輸送精子的作用。

雌田螺的身體內有個育兒袋,雌田螺產卵後,將產下的卵送入育兒袋中培育。當發育成熟後,小田螺就會和父母長得完全一樣了,於是就從母體中爬到外麵來生活。因此,每當初夏時節,我們總會看到有些小田螺吸附在雌田螺的貝殼上。這就是剛從母體內爬出來的小田螺。

魚的鱗有什麼作用?

脊椎動物的身體表麵,有一層薄薄的皮,叫做表皮,裏側還有一層真皮。

魚類的身體表麵和人類一樣,也分表皮和真皮。不過,與我們人類不同的是,魚的表皮就是我們所說的魚鱗,魚鱗是魚類特有的表皮。

魚鱗對於魚類生存來說,起了很大的作用。從魚類的發展曆史來看,被稱為活化石的空棘魚的魚鱗是身體堅固的保護層。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像肺魚身上那樣易活動的鰈鱗。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魚鱗。

現存的魚類,身體表麵的魚鱗也不完全一樣,有的魚身上的鰈鱗變成了魚棘,看起來像針狀,可以抵禦外敵的侵害。還有些魚類的魚鱗極容易脫落。當被其它魚突然咬住時,它就會來個金蟬脫殼立刻脫鱗迅速逃走,如鯡魚和沙丁魚就是這樣的魚。

竹魚在側線上有一層堅硬的鱗片用來保護身體兩側的這個重要器官——側線。

總之,不管什麼樣的魚鱗,它都是魚類身體堅固的防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