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蘷鼓動天驚蚩尤有熊國內備戰急(1 / 3)

宏揚中華文化揭示上古秘史欲知華夏根基請讀傳世巨著

中華上古傳奇(又名中華上古十二帝)第一部三皇傳奇

這部書係作者周光敏曆經六年時間,在參考《四庫全書》內百餘部典籍而創作,係統講述了上古時期自人祖伏羲、女媧、炎、黃二帝、少昊、顓頊、嚳、摯、堯、舜、禹、啟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跡,以及發生在他們那個時代眾多動人的經典神話故事。全書氣勢磅礴,情節跌宕起伏;隨著故事的展開,將帶您進入一個奇趣、神秘、震撼、驚險、引人入勝的上古世界!

----更多精采故事在後麵

(作者提請個別文學網站注意:你們既不告知也不得到允許,竟轉載本書內容,並自設什麼vip,收費閱讀。如不改正,作者將用法律手段維權)

第二十九回蘷鼓動天驚蚩尤有熊國內備戰急

且說玄女作了一番安排,黃帝君臣也不便多問,立即準備動身。隻聽玄女又道:“這次下山,請務必不要驚動蚩尤,在你們上山的路上所設的路障不要拆除,旗幟不要收回,讓蚩尤以為我們仍在山上,我們可以尋找其它路徑下山。等到小仙與陛下從東海返回有熊,我們再商討與蚩尤大戰事宜。”

大軍撤退之前,風後又親自來到上山的路障前察看,在路障後麵又插上了許多旗幟,並在路障後麵又布置了許多草人,還讓草人戴上了頭盔和衣服,讓蚩尤以為仍有許多兵士在此把守。當天上午,黃帝大軍從泰山北坡小路全部撤出。而素女也辭別玄女和黃帝君臣回歸昆侖山而去。

這裏且不講風後帶領將士悄悄退歸有熊,單說玄女帶領黃帝和一千士卒一路向東而來。玄女在路上向黃帝說道:“此去東海是要到海上的一個名叫流波山的島上,這個山上有一隻怪獸,其名字叫做蘷(音葵),其形如龍,但隻一足。它或蜇伏於山上,或潛遊於大海,每當它出入海水之時,必然風雨大作,而它的兩隻眼睛光芒四射,雖在黑夜,也能視物如晝。更有甚者,它叫起來的聲音特別響亮,猶如驚雷貫耳,聲聞百裏。如果我們將它捉住殺死,用它的皮製成戰鼓,一麵鼓即可聲聞八裏,它的皮至少可以製作八十麵戰鼓,如果同時擂動八十麵戰鼓,豈不是可以聲聞六百四十裏?用這種蘷皮製作的戰鼓,一來可以揚我軍威,二來可以震攝敵膽,這就是我們要去東海的原因了。”黃帝道:“此獸如此怪異,想來是十分難捉的了。”玄女道:“要想捉它,小仙也自有辦法。”

這一天,玄女與黃帝一隊人馬來到東海之濱,麵對一片汪洋,黃帝問玄女:“不知這流波山海島在何方向?距此多遠?”玄女道:“由此向東,大約三千裏。”黃帝聽了甚是吃驚:“如此遙遠,海浪滔天,孤與士卒如何過去?”玄女道:“陛下放心,陛下和眾軍士在此等候,由小仙和應龍親赴海島將此獸驅趕至此處海邊,然後將其擒捉。”說著話,她伸手從錦囊中取出一片錦書符咒,隻見她口中念念有詞,突然這片符咒竟然化作千片,一一飛入黃帝所有士卒手中,玄女囑咐他們,隻要發現怪獸出現,立即手舉符咒,一來可以阻擋怪獸逃往陸地,二來可以避免被怪獸發出的聲音震壞耳朵。說完話,隻見她用手一招,一隻丹鶴從天而降,她騎上仙鶴,駕上彩雲,飄然而起,而應龍則化作一條金龍,騰雲駕霧,隨同玄女,轉眼已不見蹤影。

黃帝與眾士卒在岸邊耐心等候,大約不到兩個時辰,隻見東邊海麵掀起驚天巨浪,水麵上一條黃褐色的怪獸搖頭擺尾如箭一般向岸邊躥來,它不時發出雷鳴般的吼聲,令人心驚膽戰。但當將近海邊時,它突然看見前麵金光四射,原來這金光是從玄女的靈符中發出,嚇的它立即轉身又向大海逃去,就在此時,玄女和應龍趕到,隻聽玄女說道:“孽畜哪裏逃!”隻見她從發結上拔出一隻金簪,嗖的一聲射入怪獸的腦門,而應龍則一個俯衝,伸出龍爪將怪獸抓起,扔到岸上。這一切發生的是如此之快,眾人在驚愕中還未楞過神來,一場與怪獸的戰鬥就結束了,隻見玄女從丹鶴上下來,手一招,仙鶴又飛入雲端,而應龍也已回到地上,變為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