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揚中華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華夏根基請讀傳世巨著
中華上古傳奇(又名中華上古十二帝)第二部五帝傳奇上
這部書係作者周光敏(65歲)曆經六年時間,在參考《四庫全書》內百餘部典籍而創作,係統講述了上古時期自人祖伏羲、女媧、炎、黃二帝、少昊、顓頊、嚳、摯、堯、舜、禹、啟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跡,以及發生在他們那個時代眾多動人的經典神話故事。全書氣勢磅礴,情節跌宕起伏;隨著故事的展開,將帶您進入一個原汁原味的、奇趣、神秘、震撼、驚險、引人入勝的上古世界!
--作者誠懇拜托閱讀此書的朋友,隻要您們認為此書還算不錯,請您們一定要多多點擊,為老周投上一票,不忘推薦和收藏,為老周鼓勵一下,讓這部書能盡早與《起點》簽約。另外告訴朋友們,此書的最大特點是越往後越精采,不相信?請您繼續讀下去--
第四十八回平叛亂天下太平高辛氏巡遊華北
話說帝嚳四十歲即帝位,號曰高辛氏。將國都設於亳(音博),即今河南省偃師縣境。帝嚳以人事紀官,故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後土為土正,是為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
嚳即帝位不久,居住在涿鹿以北的共工氏部族二次作亂。這共工氏原是伏羲時的上相,因伏羲去世後,女媧娘娘繼帝位,共工不服而叛亂,女媧將其平定,哪知如今又作起亂來,於是帝嚳命火正祝融前去征討。隨同祝融的還有一名偏將,名字叫做羿,是一名神箭手。此人年約四十來歲,身材魁梧,膀大腰圓,拉得一把神弓,射的一手好箭,在戰場上屢建奇功。他們率領大軍,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即平定叛亂,於是,天下重歸太平。自此之後,嚳更是勤於國事,公而忘私。
在《史記》中記載,說帝嚳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對事物具有深刻的辨析能力,因而能洞悉遙遠;他能順從天地的變化規律,而不會逆天行事;他深曉民眾的苦難,所以事事處處為民眾著想;他仁愛而又威嚴,仁慈而又誠實,並且是以修善自身而使天下誠服。他教導人們依時節收取土地的財物加以利用,以給民眾以切實利益來引導與教化民眾。他根據日月運行,修訂曆法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又能對鬼神恭敬地加以事奉。他的神態鬱鬱然是那樣的莊嚴,他的道德嶷嶷(音尼)然是那樣的特別高尚。他的舉動總是順應天時,他的衣著總是好像一般的士人。在他治理天下時,就像用水灌溉農田一樣,平等而公正,讓恩惠遍及天下,所以凡是有日月照射的地方,風雨所能吹淋到的地方,沒有不來臣服的。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帝嚳的確是一位名君。
這帝嚳先後娶了四個妃子。元妃為有邰(音台)氏諸侯(在今陝西武功西南)之女,名曰薑嫄,性情清靜專一,喜歡農桑之事,是個端莊樸實的女子,她為帝嚳生有一子,名字叫做棄,後來成為周朝的始祖;次妃為有娀(音鬆)氏諸侯(今山西運城蒲州鎮)之女,名曰簡狄,樂而施惠,仁而有禮,且上知天文,是個聰明仁厚的女子,她生有一子,名字叫契,與其曾祖少昊同名,契後來成為商朝的始祖;第三個妃子是陳鋒氏諸侯(今河南淮陽)之女,名曰慶都,生的麵容姣好,聰慧異常,生下時即長發披肩,直達腳踝。她為帝嚳生了個兒子,名叫放勳,即後來的帝堯;第四個妃子為娵(音居)訾氏之女,名曰常儀,為人十分賢德,且樸實大方。在帝嚳的四個妃子中,她首先為帝嚳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名字叫摯,即後來的摯帝。女兒單名一個女字,人們稱其為帝女,後來她的兒女成為中國古時的蠻夷族先祖。
在帝嚳的四個妃子中,除四妃常儀外,其他三個妃子在懷孕生子中,都有著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而四妃常儀所生的女兒,更有一段蕩氣回腸、催人淚下的情感故事。
讓我們先從帝嚳元妃所生的兒子棄說起。
且說這個“棄”字,其義乃拋棄不要之意。俗話說母子連心,當母親的懷胎十月,又受盡萬般苦楚,把孩子生了下來,豈有拋棄不要之理?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且聽說書的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