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嚴繩孫五簡

第一簡

成德白。前有一字,托鄭穀口寄去,想先後可達台覽,種種非片言可盡。未審起居如何?家嚴病已漸差,辱吾哥垂慮,敢並附聞。弟今於閑中留心《老子》,頗得一二人開悟,未敢雲有得也。馬雲翎不及另字,幸道思念之意。別後光陰,不覺已四越月,重來之約,應成空談。明年四月十七,算吾詠“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也。吳伯老不專啟,幸道意。趙聲伯若進謁時,並往周旋之。不盡。八月六日,成德頓首。

第二簡

中秋後曾於大恩僧舍以一函相寄,想已入覽矣。弟秋深始歸,日值駟苑,每街鼓動後,才得就邸。曩者文酒為歡之事,今隻堪夢想耳。茲於二十八日又扈東封之駕,錦帆南下,尚未知道天涯何處,如何言歸期邪!漢兄病甚焉,未知尚得一見否?言之涕下。弟比來從事鞍馬間,益覺疲頓,發已種種,而執殳如昔,壯誌,都已隳盡。昔人言,身後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飲醇酒、近婦人也。行前得吾哥手書,知遊況不佳,甚為懸念,然人之常情,毋足深訝。東巡返駕,計吾哥已到都亭,當為彈指畫謀生之計。古人謂好官不過多得金耳,吾哥但得為飽暖閑人,又何必付前宦情邪?吾哥所識天海風濤之人,未審可以晤對否?弟胸中塊磊,非酒可澆,庶幾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淪落之餘,久欲葬身柔鄉,不知得如鄙人之願否耳。乘輿南往,恐難北上,如尚未發棹,須由中州從路。以歲前為期,便當別置帷房,以爐茗相待也。此劄到日,速以答書見寄,必附章藩乃能速達。九月二十七日午刻,飲水弟頓首白。

第三簡

成德頓首。前有一函托湯商人寄去,想入覽矣。近況已略悉前柬,茲不複具。惟乞吾哥於八月間到都,以慰我愁思也。華山僧鑒乞轉達鄙意,求其北來為感。留仙事今已大妥,不必為念,特此附聞。餘情縷縷,不宜。七月二十一日,成德白。

第四簡

十二月十五日成德白:蓀友長兄足下,慕大哥去,曾附一信,想已入覽矣。聞已自浙中來,家囊橐不知如何?息影之計可能遂否?前有新詞四十餘闕附去,未審得細加刪定否?華封在都,相得甚歡,一旦忽欲南去,令人幾日心悶。數年之間,何多離別!訂在明年八月間來都,若吾哥明春北來則已,否則秋間即促其發軔,以吾哥之大慧也。前吾哥在浙時,江煙湖鳥,景物自佳,但恐如白香山所雲“誠知老去風情少,見此爭無一句詩”耳。江南風景如何?伯老身後事已囑料理,想不有誤。新令韓君,覓人轉致。邳仙尚留滯京中,頗見不妥。留仙亦一淹騫人也。有新詩即寄我。二郎讀書如何,並示為慰。家大人皆無恙。幾年以來,吾哥意中人想俱已衰醜零落,亦大淒涼也。嗬嗬。闊懷如縷,捉管頓不能言,奈何,奈何。諸惟鑒,不盡。成德頓首。

第五簡

分袂三日,頓如十載。每思清夜酒闌,殘星涼月,相對言誌,不禁泣下。前者因行李匆遽,為得把臂一送,深為歉仄。馳戀之心,想彼此同之也。至叮囑之言,以吾兄高明人,故不敢瑣瑣。然此種愁腸,正不知有幾千結也。稍俟綠肥紅瘦,即幸北來,萬勿以尋舊約,作當日輕薄態,留滯時日,以負弟望也。至懇,至懇。慕鶴老處囑其照拂,留老相會時希致意。諸草草不一。成德頓首。左至。正月二十日。

致闕名一簡

成德白:不見忽已二十餘日,重城間隔,趨侍每難。日夕讀《左氏》《離騷》,餘但焚香靜坐。新法如麻,總付不聞,排遣之法,推此為上。來言盡悉,俟麵布。再宣。初三日,成德頓首。謹狀。伏惟鑒察。

致顏光敏一簡

成德謹稟太夫子台下:前接手諭,因悉起居佳勝,翹首南天,益增悵望。悠悠夢想,願飛無翼,種種並誌之矣。使旋,布侯不宣。成德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