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到手帝位 岌岌可危(1 / 2)

上章說到,楊洪登基,開始了楊朝的弱勢統治時期,為何說是弱勢統治呢?

因為楊朝的第二次王位之爭是以一種比較溫和的形式暫告一段落而已,它並不像第一次那樣以勝利的一方大肆誅殺異己來結束爭鬥的。這樣一來,就給各派係、各山頭的實力基本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提供了機會,所以在日後朝政的治理過程中,勝利的一派就不可能獨攬王權了。

事實上,王位之爭並沒有因為楊洪登基而徹底結束,隻不過從明爭又轉向暗鬥罷了。而這種暗鬥的手段有時候比用真刀真槍的麵對麵搏殺還要恐怖。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楊洪能夠傾盡全力進行正常的國家建設嗎?不可能的!因為他要想方設法鞏固自己的帝位。朝廷的政令能夠順利地實施下去嗎?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朝政的推行一定會遭受到親盧派在背地裏的抵製。

更何況楊洪身邊現在可用的文官就隻有趙元進宰相了,那個尚書陳煜華幫他奪下帝位之後就不辭而別了,隻留下一張字條,說是要周遊列國去了。

新投過來的太師張思源畢竟不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自然就不敢太過倚重於他。你看,他一個迂腐的文人墨客,人雖說是投過來了,可心還是懸在外頭呢,他還常常擺出一副自命不凡的臭架子。要不是帝位還不穩固,楊洪早就想找借口殺他一千回了。

再來數數武將,可以支撐大場麵的不外乎就是楊洪的妹婿、先皇的東床駙馬羅文雄了。他是先帝駕崩之前武科比試選下的武狀元,由於王位爭奪戰的緣故,他與公主的婚禮還沒來得及舉行呢!看在駙馬幫他奪下王位的份上,楊洪正準備給他們完婚呢。

有鑒於自己身邊的文官武將稀缺,楊洪的柳派集團雖然王權在握,但他也不敢輕易動盧派集團的謫係人馬。所以說,楊洪上位初期的統治是謹慎的、弱勢的統治。

既然柳派集團的勢力這麼虛弱,那盧派集團為何還要供手讓出帝位呢?

這是因為,一來楊傑才剛滿六歲,即便爭來帝位,他也不能自理朝政啊!若是由他母親西宮娘娘攝政的話,會引來國民的非議的,畢竟從年齡上來看,楊洪更有資格當皇帝;二來盧派勢力當時更加式微,更加不堪一擊,他們中工於心計的隻有盧全和寧誌遠(是後宮司禮監,盧全稱其為表哥),而武將卻一個都沒有。

所以,盧派集團暫時隻能采取退卻的策略,等日後暗地裏籠絡更多的人才,慢慢坐大起來,再來與柳派集團決一雌雄,到那時才有東山再起的轉機。

現在盧派集團正在暗地裏招兵買馬,拉攏江湖異士,妖言惑眾,企圖阻止各地賢能之士進京為新君主效命。他們想借此舉斷絕楊洪選備治國人才的後路,致使朝廷的治國方略難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下去,迫使楊洪的帝業因為後繼無人而自動潰敗,王權自然而然就會旁落到盧派的手中了。

盧派集團的這一招可真夠損的,它劍指楊洪的統治效力,目的在於徹底瓦解掉楊洪的統治根基。

與這一陰招相呼應的毒招就是,將其派係裏的骨幹成員安插在朝廷中的重要職位,還把手伸向各州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