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以牛魔王為戒(1 / 1)

從中國政治史來看,曆史政治家最感頭痛的問題,恐怕莫過於裁減冗員。在以皇權為主事的封建官僚政治體製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政治後門無所不在,固不待言。更重要的是,既然國家是以人治為本,隨著國家機器的日益龐大,官員的數量日益膨脹,相逢盡道做官去,也就必然成為難以根除的積弊。曆代裁減冗員,反反複複,去了又來了,成了曆史的悲哀與無奈。

也許是曆史陰影使然,積重難返,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性的機構改革,包括最近正在推行的這一次在內,已進行了三次。前兩次機構改革的結果,政府機構不但未減少,反而更多了,冗員增加的數量,更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80年代初,筆者去南方考察地方誌編撰情況,“位卑未敢忘憂國”,在所經省、市、縣,順便了解下機構改革情況,結果深感失望,某縣砍掉了一個局,卻又冒出了幾個局一級的公司;某劇場免去了五個副經理,不久他們即到新成立的演出公司去當正、副經理,並又分別任免了好幾個股長;至於“忽如一夜春風來”般冒出來的這個委、那個辦,讓人目不暇接;更妙的是,有些新設機構,隻叫XX指導小組或領導小組,似乎貌不驚人,小焉矣哉,但一打聽,竟是處級或正廳局級建製,有辦公室,有轎車,有秘書……威風八麵,可想而知。這不禁使人想起《西遊記》裏的神話故事:孫悟空及天兵天將,圍攻牛魔王,砍下他的頭,結果卻長出了好幾顆頭來,真是咄咄怪事!最後,幸虧哪吒把風火輪掛在牛魔王的角上,燒得他魂飛魄散,才被製服。

願這一次機構改革,以牛魔王為戒,決不讓他又冒出幾個頭來。改革機構,首先必須改革機製,建立或完善相應的法律,這才是機構改革成功的保障。對比之下,區區風火輪又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