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韓姨娘進門(1 / 2)

吳怡到了古代才知道這時間太多,她早晨去正院請了安,用了早飯,回到房裏無事可做,閑極無聊了又想起劉氏的吩咐找了字貼練字,吳怡上一世還算有書法基礎,她父母在她小時周圍同事鄰居都把孩子送去了興趣班,就自己家的閨女還在家裏瞎淘,就探她的口風問她想學啥,她想想自己的同桌去學了書法,她也報書法班吧,這樣還可以多個玩的地方,於是就被爸爸媽媽樂顛顛的送去了書法班,剛有了些基礎,又因為萬惡的小升初試,被迫結束了,上初中時老師問誰有書法基礎,她聰明的沒舉手,舉手的那笨蛋每逢周六出黑板報一直出到了初三上半年,她知道這是個苦差,所以也沒有繼續學了,又被趕去了圖畫班,學會了幾手圖鴉又因為萬惡的中考而停了,到了高中更沒有時間上興趣班了。

正巧這邊的吳怡跟她當年一樣,練的也是顏體,吳怡慢慢練習,慢慢的也不再生疏,開始有了些模樣,正在興頭上的時候夏荷又勸她說病體初愈不可勞累。

吃了午飯,宋嬤嬤進來催她歇晌午覺,她一睡睡了一個半時辰,又是起床,換衣服、化妝、梳頭,花嬤嬤提醒她要給大姑娘、大少爺寫信,她找了過去跟哥哥姐姐通的信,模仿著語氣跟寫了封信,墨水剛幹就讓花嬤嬤拿走了,想必是送去太太那裏賣好了。

她閑的拿了針線做,吳怡一個小姑娘,學的也是最基礎的針法,她憑著記憶跟夏荷的指點繡了一會兒,自覺自己也是傳統小才女了。

吃了晚飯掌燈時分又是晚省了,她去正院見過母親,正巧父親也在,吳憲以現代的話說是個美大叔,麵白有須,氣質溫文,跟兒女說話時甚是慈和,問了兒子們的功課,又特意問了生病的吳怡身體恢複的如何,又說了幾句閑話就打發他們出來了。

唉,這要是沒有那些站在一旁伺候的美妾們,在現代這也是讓人羨慕的五好家庭啊。

“五妹妹。”吳怡跟四少爺吳承業關係最好,出了院門就被他攔住了,遞上幾本書,“五妹妹,這是我在外麵淘的雜記,你沒事看這些玩吧,那些勞什子我都不愛學,你一個女孩家何必那麼上心。”

三少爺吳承宗在旁邊含笑看著他們兄妹,大哥吳承祖在京裏侍奉祖父母,年方十一的吳承宗自是以長兄自居,照看著九歲的吳承業跟七歲的吳怡,在他們這些嫡出子女眼裏,母親親生的他們兄妹六個,才是親的,別人都差一層,吳怡生病的時候吳承宗跟吳承業也急的不行,把揚州城大小的廟宇都跑遍了,求神拜佛保吳怡平安,隻是他已經十一歲,就算是對嫡親的妹妹,心裏再在乎,表麵上也不肯多親近。

“謝謝哥哥了。”吳怡接過了書,福了一福,自是十分領情。

“四弟,我們走吧,五妹,你要保重身體。”吳承宗說完了就帶著吳承業回了外院。

吳怡回了房間,讓丫頭服侍著洗漱了,躺下睡了,這一天才算過完了,她躺在床上默想,現在也就是晚上八點不到,平常哪有這麼早睡的時候,把這趟穿越之旅當渡假吧,好好享受。

日子就這麼慢悠悠地過著,習慣了也算是十分不錯,除了沒有衛浴設備,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看不完的網絡小說之外,也算是自在,到了三月末,千呼萬喚的韓姨娘,一頂青色小轎從角門抬了進來。

老爺納妾,自然沒小姐什麼事,吳怡早晨給母親請了安,得知晚上不用過來了,回了自己的院子就命丫環婆子緊緊關了院門,除了負責領吃食的幾個小丫頭,誰也不許出去。

到了晚上,吳怡聽著院外傳來的戲班子的鼓樂聲,想起早晨劉氏那張笑臉,心裏頗為劉氏這個古代完美主婦不值,可是又有什麼法子呢,這就是古代。

第二日吳怡早早起了床,收拾好去了正院,他們這些做兒女的要是比新姨娘去的還晚,可就丟人了。

吳怡請了安之後在自己的位子坐了,這才打量著眾人的表情,劉氏還是淡淡的笑著,看不出跟平常有啥兩樣,也是,這都第五回了,劉氏怕是早習慣了,她的理念裏給丈夫納妾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心裏就算有想法,表麵上也不會顯出來。

姨娘們臉上就精彩了,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連平時自持身份的王、孫兩位姨娘,都穿得極鮮亮,金首飾玉配飾掛了一身,這兩位姨娘比劉氏還要大兩歲,如今這麼打扮不是為了爭寵而是為了露富,妾不比妻,想要顯示自己的身份跟得寵,可不是得把值錢的稀罕的全掛出來。

兩位年輕的姨娘可就不同了,馮姨娘穿著新做的襦裙,上襦是極嫩的黃色,襯得她的臉分外嬌豔,下裙是白色的八幅裙,隻在下邊繡上彩蝶穿花的圖樣,腰帶被束的緊緊的,顯出她纖細的腰身,頭上梳著墮馬髻,步搖上的明珠閃閃發亮,她本來長的就美,再這麼一打扮,吳怡都要羨慕自家老爹的豔福了。

小孫姨娘也是穿的襦裙,上襦是淺綠,星星點點綴繡著紅豔豔的石榴花,下裙也是白的,邊下繡的是石榴果,她長的不是那種極美的類型,卻極耐看有女人味,眉眼細細彎彎的,不笑時也帶著三分笑,她女紅也是極好的,這石榴花、石榴果,可不是想要先開花後結果,後院的女人指望夫君是一時,指望兒子才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