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吳柔果然聽見了太太把十三歲的二姑娘帶在身邊學理家的信兒,讓她沒想到的是太太把十二歲的三姑娘也帶上了,是了,吳家就是再強,三姑娘自己是麵團,也未必能在夫家站住腳,姻親關係還是要靠自家女兒在婆家的地位,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而且劉氏這麼做了,二姑娘、三姑娘都要真心實意的承太太的情,以後幫助娘家肯定也是真心誠意的。
自己呢?吳柔想著,自己願意成為太太手中的棋子嗎?她結網的蜘蛛?吳柔是不願意的,無論是商人婦、還是清寒才子的妻子,都不是她的目標,她來穿越一回必然要做大事,就算是不做大事,也要高嫁做人上人。
所以在劉氏麵前她嘴更甜了,手腳也更勤快了,她本來心理年齡就比外表大,又最會看眉眼高低,把劉氏攏絡的對她不比親生的差。
吳怡也看出了這一點,可是她不急,她是嫡出的她急什麼,親生母女的感情自有維係的方法,再說讓她從心裏把劉氏當親娘,她有心理障礙,她現在正在看熱鬧,韓姨娘的熱鬧、二姐、三姐學管家的熱鬧。
韓姨娘進門之後,果然一時專寵,老爺一連半個月都宿在惜紅院,半個月之後,劉氏在吃早餐時暗示了老爺要顧惜身體,專寵非福,老爺又開始了雨露均沾的生活,可是一個月還是有大半個月宿在惜紅院,原來老爺除了初一十五去太太房裏之外,還有三、五日會住正房,其餘大半個月可都是被馮、小孫兩位姨娘刮分了的,這回韓姨娘一來,她們竟然跟失了寵似的,一個多月了,兩個人加起來才見到老爺三、四回麵。
首先坐不住的是馮姨娘,她到現在還沒有過身孕,婢妾要有了子女才能燒了賣身契成貴妾,她是吳憲的上鋒柴大人夫人房裏的丫頭,因為被柴大人看上了為夫人不容,在家裏鬧了一通之後,柴大人忍痛把她連著賣身契送給了當時隻身上任家眷在京裏的吳憲,初進門時上麵沒有正房太太壓著,風頭一時無兩,誰知道太太來了揚州,才三天就把身邊的大丫頭開了臉送給老爺做妾,小孫姨娘原名夏芙的,長的不如她漂亮,可是身上自有天然的媚氣,嘴甜心細性子有心計,慣會伺候人,又有太太暗中支持,竟然把她的風頭奪去了一半,甚至在她之前懷上了身孕,要不是生的是個女兒,她真的要吐血了。
這回韓姨娘進門,她本以為太太會像對付她一樣,親自出手對付韓姨娘,誰知太太竟對韓姨娘十分抬舉,進門就送首飾不說,還把吳憲的飲食習慣、避諱等等寫了張單子給韓姨娘,平日賞賜不斷,又送湯又送菜的,衣服也斷斷續續送了幾大箱,她看著眼紅的快要把帕子揉碎了。
馮姨娘不是傻的,不會明火執仗的找韓姨娘的麻煩,思來想去親自去廚房煮了碗酒釀圓子,讓丫頭端著跟在自己後麵,麵帶笑容的到了惜紅院,要說這吳家的院子也有趣,姑娘們的院子名字都是一個字的,姨娘們的都是兩個字的。
惜紅院在揚州知府衙門後宅的東側,緊靠著後花園,院子裏有一棵數十年樹齡的海棠,每天春天都開的極盛。
馮姨娘帶著酒釀圓子來了,走的時候拿了幾樣繡樣、一匹上好的蘇繡粉紅緞子,府裏的人都說馮姨娘拿了芝麻換了西瓜,也有明眼人等著韓姨娘的後招。
可是這韓姨娘就是隱忍不發,十多天下來馮姨娘去了惜紅院七八趟,趟趟都不空手,一回拿回去的東西比一回金貴。
吳怡卻知道韓姨娘要出手了,韓姨娘到底年輕,她自己雖然能做到人前循規蹈矩一副不爭的樣子,說話行事以太太為尊,對眾位“姐姐”極為禮讓,然而吳怡暗自看著,韓姨娘院子裏的人卻行事日漸張狂。
果然,吳憲某日從前衙回到後宅,到惜紅院打了個轉就到馮姨娘的憐春院發作了一通,第二日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古董擺件像是不要錢似的流進了惜紅院,有吳憲賞的,也有劉氏賞的,還有馮姨娘送的壓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