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道熱腸 任俠氣(1 / 2)

“是幾時混沌鑿開,鐵索連環?金湯鞏固,將半壁河山撐住。萬壑千峰通鳥道,巒煙嶂雨落虹流……”隆隆的水聲之中,一少年負手而立,仰望懸崖上的石壁,口中吟誦之聲隱約可聞。

石壁上縱橫交錯刻滿了文字,少年所吟的正是石壁上所刻的內容。少年約莫弱冠年紀,衣飾華貴,長身玉立,一看便知是富貴人家的子弟。

石壁旁邊的斷崖上懸壺倒掛,一道匹練般的水瀑飛流而下,瀉入崖下深潭,水沫翻滾,清涼襲人。一老者作儒人打扮,手持一口出鞘的青鋼長劍,躡手躡腳地在潭邊來回輕輕踱步,似乎在尋找著什麼東西。

崖壁上的書刻蒼勁古樸,氣勢磅礴,頗有名家風範。想必是當地先輩文人墨客的遺跡。少年專心鑒賞,十分入神。但見他時而點頭淺笑,時而蹙眉輕歎,似是對諸多微妙之處極為推崇,又似對偶存之敗筆深感抱憾。情之所寄,竟也自得其樂。

行文將盡,少年的目光凝在幾行文字上端詳良久,仔細推敲之後,仍覺不得要領,遂向老者招手道:“俞伯伯,您來,小侄有不明之處向您請教。”

那老者恍若不聞,仍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麵。

過了片刻,姓俞的老者嘿的一聲猛然將長劍向潭中甩手射出,長劍挾著一股勁風掠過水麵,錚的一聲在對麵的石壁上一撞登時反彈回來。老者隨手抓住劍柄,劍刃上已然多了兩尾尺許長的青魚,一時未死,兀自扭動不已。

老者順手將串著魚的劍插在地上,這才笑吟吟地過來向那少年道:“可是遇到什麼疑難之處麼?”

少年遙指石壁上的那幾行文字,點了點頭,道:“這幾路書法精妙得緊,小侄又眼拙,一時之間瞧不出寫的是什麼,還請俞伯伯指點。”

姓俞的老者循著少年所指之處看去,隻見壁上的文字係草書鐫刻,筆勢錯綜複雜,中間又有許多剝蝕之處,委實有些難以辨認。老者凝目端詳了片刻,手捋頜下三縷長須,沉吟道:“噫,此文倒也當真耐人尋味”,頓了頓又道:“這壁上所書應該是‘兩岸高如天,矗立通天尺,有似龍蛇奔,有如虎豹起,翹首天人畏,巍峨不可企’似是描寫山勢之險峻,卻不知對不對。”

少年聽罷恍然而悟,環顧群山,拍手歎道:“‘有似龍蛇奔,有如虎豹起’,如此筆力,哪裏還會有錯,此文所描繪的不正是此地之景麼!餘伯伯學究天人,小侄當真是望塵莫及。”

姓俞的老者擺手笑道:“書法一道,博大精深,能辨識得幾個字那也算不得什麼,你天資聰慧,飽讀詩書,那才是真正的風雅啊。”

少年和老者各自謙遜了幾句後,少年徑自登上崖邊驛亭。但見四麵險峰疊翠,雲霧繚繞,一片蒼茫景象。放眼懸崖之下,江水滾滾,宛如一條青色的巨龍,此水正是雲南的瀾滄江。

驛亭外的江麵上,六根碗口粗細的大鐵鏈環環相扣,上鋪方木,兩邊設有扶手,構成一道長橋。橋身長約數十丈,淩波橫臥,甚是壯觀。此橋名為青龍橋,連接兩岸交通,又是雲南茶馬古道西南段的必經之地,實是當地一處要津之所在。

少年遊目騁懷,正自神往,忽聞吊橋彼端傳來嘈雜的呼喝之聲,其中還夾雜著金鐵交鳴,不禁心頭一顫,轉頭望去,隻見四五名衣著怪異之人追逐著兩名衣衫襤褸的乞丐正往這邊來,暗道:“這當真是亂離人不及太平犬了,這些盜匪連過路的乞丐也不放過,光天化日恃強淩弱,當真是無法無天。”乞丐自身貧苦落魄,自然無財可謀,因此心中並未聯想到謀財害命上來。

搖頭歎了口氣,不但不躲避反而向前走了幾步,上了吊橋駐足觀看,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姓俞的老者見狀臉色甚是關切,飛步上了吊橋凝目一瞥,笑道:“你小子手無縛雞之力,也想打抱不平麼?”

少年尷尬一笑道:“小侄是有心無力,自然隻有仰仗俞伯伯您了。”目光注視著姓俞的老者,神色間甚是期許。

姓俞的老者正色道:“你有這副俠義心腸固然很好,但日後我不在身邊之時切記不可多管閑事,免得引火燒身討不了好去。”

少年點頭道:“俞伯伯的教誨小侄自當謹記於心。”隻覺腳下吊橋微微起伏搖晃,追逐纏鬥的幾人已奔過橋來,少年轉頭一看,不禁驚叫道:“啊喲,那人傷得很重,俞伯伯您快出手救他們!”

隻見乞丐打扮的兩人渾身是血,腳下踉踉蹌蹌,相互攙扶著竭力向前奔逃。其中年紀較輕的乞丐見姓俞的老者手提長劍,知道是武林中人,喘著粗氣呼道:“二位俠士,快救救我們,我們是……”忽然啊的一聲撲地跌倒了,另外一人悶哼一聲也被帶得滾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