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乍一聽的“唐少爺”三個字時,早已抬頭看了一眼,愣了一愣,旋即低頭下去。等那幾個無賴一走,眾人也就散了。這時,唐星梓問道:“這位女子,所居何處,因何到此呢?”那女子一抬頭,唐星梓忽然覺得似曾見過,女子躲開唐星梓的目光,說道:“小女子乃是潭州人,因家中遭禍,便來此處投奔姑父,卻遍尋不著,後來聽說姑父姑母早已去世,所以流落街頭,剛才那幾人上來與我說,要給我找好去處,我覺察他們圖謀不軌,便喊救命,才惹出這麼一場來”
唐星梓聽見,心裏覺得一個弱女子,到此境遇,甚為可憐,便問道:“那麼,你打算怎麼辦呢?”那女子一聽此話,忽然哭了起來:“現今我哪有什麼辦法,又無處去,又無盤纏。”唐星梓心裏歎息了一下,說道:“你不必哭泣了,我家就在這附近,你若不嫌棄,先到我家幫幫忙,待有出路,你再離開,這樣可好?”那女子聽聞此話,連忙施禮道:“謝恩公搭救相助之恩,小女子不知如何回報,當盡心盡力為恩公家中做事。”唐星梓連忙說:“不必如此,不必如此。”隨即命來福領著婦人回轉家中。
回到家,唐星梓把事情對方氏一說,方氏也甚為歎息,喚來這女子一問,說姓王名翠玲,又見這女子長相清秀,不像是粗苯人家裏出來的,就命她在房中,伺候方氏。
轉眼半個月過去,那翠玲在唐家,又勤快又嘴甜,滿府莫有不喜歡的。話說那一日,大風劍高雲浮前來拜會唐星梓,前麵的丫環有事出府去了,方氏便命翠玲到前麵伺候著。那高雲浮乃是唐星梓至交,此番前來是為入教一事而來。兩人閑談半日,那高雲浮說道;“久聞那青蒲牢劍乃天下極品之器,唐兄能否讓小弟一觀?”唐星梓沉吟片刻,不好推辭,轉身去書房取來青蒲牢劍,二人一同觀賞。翠玲此時端茶前來,見此情景,不覺一呆,茶杯失手落地,連忙俯身收拾。唐星梓向高雲浮說道:“下人粗苯,讓高兄見笑了。”高雲浮道:“尋常事等,不必在意”那翠玲低頭退了出去。回到後院,方氏見翠玲似有淚痕,忙問為何。那翠玲隻是說道想念親人,方氏也就不再追問了。
那方氏對翠玲關懷有加,其中是另有原因。因唐母見方氏未曾生育,滿心焦急,便與唐不破商量欲為唐星梓納妾。唐母將此事委婉講與方氏,方氏也隻能點頭答應,但想如若找個不知根底的人,恐怕遇人不淑,日後難以安生,想到翠玲乃是自己心腹,人又聰明,日後必能同自己一心。方氏籌劃這事許久,挑時機就與唐母講了。唐母道:“這翠萍也是個好女子,但她是外來者,我們並不知道她身家如何,還是小心為好。”方氏道:“翠萍家人俱以故去,咱家對她如此,必能讓她感恩戴德,況且她人聰明,必不能叫母親失望。”唐母想了一想,道:“以後還是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多,你看著辦吧。”
等到晚上,方氏將此事對唐星梓一講,唐星梓說道:“荒唐,我年紀輕輕,事還未成,便要納妾,是何體統?”方氏柔聲勸道:“夫君莫要生氣,我來你家兩年有餘,尚未生育,父親母親難免著急,搞的我心裏也很難受,你從從他們心願,我的日子也能好過點,若不然,這事終究像塊石頭似的壓在我的心中,不得好過。”唐星梓沉吟片刻,道:“雖然如此,咱家收留了翠萍,若如此做法,豈不是施恩圖報的意思了。”方氏道:“那翠萍無依無靠,來咱家做個丫環,雖然咱們另眼相待,但終究不是辦法,你納她為妾,也算是給了她個結果,算是好事做到底了。”唐星梓聽聞此言,覺得大有道理,便也不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