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灸後需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腹部灸法: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鹹蘿卜片,以此為中心,在此點上下左右周圍放上8塊,即形成3X3厘米的大方形。在鳩尾穴、神闕穴各放上一片不著蒜泥的鹹蘿卜片,該片的厚薄、寬度仍如前,上下長度則稍短3\/10,此兩點不灸。此兩點之間排列鹹蘿卜蒜泥片6片。在神闕穴以下至曲骨穴之間,排列5片鹹蘿卜蒜泥片。若是婦女,則石門穴不灸,放一塊不著蒜泥的鹹蘿卜片。腹部沿正中一行的兩側各排一行,每行放置7片。沿第二行兩側(低半片,與上脘穴平),各再排一行,每行6片。施灸部位鋪排完畢後,開始放艾球施灸,操作方法與背部同,施灸完畢後,必須用三棱針於十宣穴點刺出血。並用毫針針刺雙側三陰交穴,深1寸,用瀉法,不留針,以瀉火氣。否側會影響療效,並產生副作用。
本灸法適應於久病體弱、虛寒痼疾、慢性胃腸虛弱、中陽不振、元氣不充及一切虛寒衰弱久病臥床不起者。急症、新證、熱證、實證禁用。在施灸的程度上,各灸點要求接近一致,應注意防止出現灸瘡。如有的部位未見紅暈,則影響療效。
(6)隔蒜灸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複其上,其紙先幹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發展成隔蒜藥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範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7)隔薑灸
隔薑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嶽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薑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麵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8)隔碗灸
隔碗灸法,又稱碗灸。是一種直接將碗覆於患乳治療急性乳房炎的療之法。首見於《外科正宗》,提到:“治乳腫妙方:灸乳腫痛方來異,惱怒勞傷氣不調,將碗覆於患上灸,諸般腫痛寂然消。”方法頗為繁複:“治氣惱勞,或寒熱不調,乳內忽生腫痛。碗一隻,內用粗燈草四根,十字排勻,碗內燈草頭各露寸許,再用平山粗紙裁成一寸五分闊紙條,用水濕紙貼蓋碗內燈草上,紙與碗口相齊;將碗覆於腫乳上,留燈草頭在外,將艾大圓放碗足底內(一作“艾一大圓放碗底”),點火灸之;艾盡再添,灸至碗口流出水氣,內痛覺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之後在《串雅外編》中正式提出碗灸之名。
(9)溫針灸
溫針灸法,又稱溫針、針柄灸及燒針柄等。是一種艾灸與針刺相結合的方法。溫針之名首見於《傷寒論》,但其方法不詳。本法興盛於明代,明·高武《針灸聚英》及楊繼洲之《針灸大成》均有載述:“其法,針穴上,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於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者,或有效”。近代已不用藥餅承艾,但在方法也有一定改進。其適應證已不局限於以風濕疾患,偏於寒性的一類疾病為主,如骨關節病、肌膚冷痛及腹脹、便溏等。而擴大到多種病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