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李承乾身邊宮女來來去去,根本進不了身,而且深居簡出,一出手朝堂就是一陣血雨雨腥風,數顆人頭落地。傳言有一位漂亮得犯規的男寵樂童,一直跟隨太子殿下身邊。再就是有個叫李稚奴的洛陽王室子弟一直跟在身邊。李承乾的婚事連聖人和皇後都不敢管,誰都不敢過問。
二皇子李寬,雖說是已被過繼,但是太上皇太寵著他了,幾乎是有求必應。之前瓜瓜國的事,要不是禮部尚書眼疾手快將那個蠢貨踢出大唐,楚王李寬估計要成為這屆第一個進詔獄或者天牢的皇子了。真不知道那個瓜瓜國的人怎麼惹上楚王殿下了,明明很溫和的郎君,是許多貴女心目中的恨嫁人選NO1。隻是每次楚王出行都是一堆護衛圍著,連弘文館都沒有去讀就直接被刑部尚書叼走了。傳言他有恐女症,而他娶的王妃是他的天命之女,其他人不得靠近他十米以內。
三皇子李恪,到是有一正一側兩位王妃。但是他已經有一對嫡出雙胞胎嫡子,一個庶出的女兒。如今正妃肚子裏還揣著一個,側妃有女萬事足。而且李恪一年四季都在外做調研,回到王府就是回正院,除了偶爾去看看女郎,基本不出現在側院。
四皇子李青雀就是個奇葩,想進漢王府可以。首先要比王妃漂亮不然傷眼睛,然後再考算學格致學高級班的試卷不然沒有共同語言,最後進府先喝一碗絕子湯,交100萬兩黃金做夥食費。此話一出,圍著李青雀想做他老丈人的大小官員瞬間消失。李青雀則炫耀似得對二皇子李寬傳授心得,差點被聖人追著拿劍砍——丟人啊!
其他小的皇子占時看不出來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們貌似特別崇拜幾位兄長。
被九皇子李李稚奴盯上的武照,這幾年過得無比精彩。
武照在考入弘文館後得漢王李青雀的親眼,作為管事夫子的副手,將“崔十郎”留下的書籍整理成課本,沒有辜負程十娘等女郎為後輩女郎打下的良好基礎,凡是考入弘文館的女郎皆以學業為重,在弘文館女郎們遇到事情可以不知道館長,但是一定知道武照,她永遠就如同一個定海神針,一個知心姐姐站在女郎們的身後。如今,連弘文館裏的郎君們都對武照佩服不已。
武照和武惜兩姐妹管著程十娘的嫁妝金衣坊,武惜學習不咋滴,但是刺繡、製衣非常有靈性,一物難求。武惜和高掌櫃的畫癡小郎君看對眼,訂婚了。
崔家的報酬很豐厚,二成的盈利分紅,讓姐妹倆衣食無憂。求娶的人也不少,但是武照說要報答平安郡主,給崔家工作十年再談婚嫁的事。此話一出,勸退了不少家境上等的學子,但當家主母們對武照的評價卻很高。
而當年武照的娘親楊氏接到程十娘的信,開始還以為是誰的惡作劇。直到她禮佛完回揚州,發現家中空無一人,除了自己手上還剩下的銀兩什麼都沒有了。長女武順還在外人的慫恿下,嫁給了賀蘭家的一個武將賀蘭安石。楊氏也是厲害,三個女兒誰都不管了,將院子賣掉,言紅塵事已了,直接回到寺廟出家當尼姑了。
武照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女子不易可不是說得玩的。弘文館可是有不少紈絝子弟,在漢王李青雀的管理下,風氣好了不少但暗地裏的小動作也不少,看不起女郎的人也不少。最厲害的要數桂陽公主之子趙節和楊豫之。
桂陽公主對兩個兒子趙節和楊豫之非常溺愛,使得兩個兒子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楊豫之自從在弘文館被武照教訓了一頓後,本來想報複武照。結果還未動手就被看在眼裏的李稚奴暗地裏教訓了幾次。更是之後又在改革後弘文館被按在地上摩擦,全方位被李稚奴打壓。
趙節欲幫弟弟報仇,結果不言而喻闖下大禍,衝進了圖書館禁地。在李承乾的安排下,兩人隱藏身份,扔去了秦懷道手下。脫了三層皮的兩人,脫胎換骨,不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而是兩名優秀的大唐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