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t酒為諸藥長——飲酒養生(2 / 3)

目前,部分黃酒除了體現在口味的變化和包裝的時尚化之外,高價位的商務酒、禮儀酒也越來越多。據透露,目前黃酒在高端餐飲市場的銷售已占其總體銷售的25%,黃酒的消費層次正在逐步提升。

2.白酒的營養功能

白酒在營養上的作用,從飲食學而言,酒精既是一種調味品或刺激劑,也是一種營養料,每克酒精在人體內燃燒,完全氧化後,能發生熱量7.1千卡。例如每克澱粉可發熱量4.1千卡,葡萄糖僅發3.37卡熱量。過去有人認為乙醇有較強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它在體內代謝燃燒時,不但乙醇本身的熱量散出體外,還能被人體利用,而且促進其它營養素吸收,增加代謝率,也造成散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熱量。現在試驗證明:白酒的1\/3熱量補償肝髒消耗的能量,2\/3的能量在肝外參加蛋白質、碳水合物等營養素能量代謝,乙醇70%可供給人體熱量,並被人體利用,因此,糾正了過去片麵的論點。現認為乙醇可實際供給熱量5千卡。 白酒在烹飪上的作用,在烹飪魚蝦雞肉類時,常用白酒或黃酒做高味品,使菜肴香氣濃鬱,可減少魚肉內三甲基胺,能去掉魚蝦的腥臭味,使魚蝦肉禽的口味更鮮美。

白酒在醫療保健方麵有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緩的促進血液循環,起到催眠作用。飲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因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驅蟲的作用。中醫用白酒治療疾病或做為強腎補劑已有很久的曆史。西醫也經常勸告感冒的人飲些白蘭地酒。也用酒外塗,作為殺菌消毒作用。 在美國波士頓婦女醫院,邁克爾醫生對680人進行研究,表明每天飲酒三次的人,不易患心肌梗塞。如美國1978年前,有人對30-79歲的13285名男女居民做調查,認為飲40度的酒,每次飲30-60毫升,死亡率最低。 日本對5139名醫院進行了幾年跟蹤調查,發現每天飲100毫升60度白酒的人死亡率明顯低於飲酒者或戒酒者。又如日本醫學專家研究表明,少量飲酒,可促使人體產生溶解血栓的物質“尿激酶”,可能對預防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有利。日本還有人稱酒為“長壽水”。在法國報告中也提到產酒地區患冠心病的人較其它地區少,因此,酒也稱為“生命水”。

白酒,又叫燒酒、白幹兒、火酒,有些地方直呼其為烈性酒或高度酒。白酒是用高粱、玉米、紅薯、稗子、米糠等糧食或其他果品發酵、蒸餾而成。因沒有顏色,所以叫白酒;因含酒精量較高,所以又稱為燒酒或高度酒。

白酒的種類繁多,除了所用原料不同而不同外,還可以按酒精含分為高度酒(含酒精在40%以上)、中度酒(含酒精量在20%-4O%);按香型分為清香型(也叫汾型)、濃香型(也叫滬型)和醬香型(也叫茅型);按酒精來源分為原汁酒和勾兌酒。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為代表,清香爽口,柔和純淨;濃香型白酒以四川滬州大曲為代表,濃香馥鬱,落口綿甜;醬香型白酒以貴州茅台酒為代表,酒度較低,香氣宜人。

[營養成分]

白酒不同於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平均約為0.7毫克/100克),銅(平均約為0.03毫克/100克),鋅0.13毫克/100克),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酒精)。酒中的酒精被人體吸收後,雖然也可以氧化供熱,但是飲白酒後所感到的渾身發熱,並非酒精供熱的結果,而是在酒精的刺激下,由人體的微血管擴張,體表大量散熱所致,實際上消耗的還是體內的葡萄糖。據測定,每飲烈酒500克,會使體內在一天內所攝取熱量的1/3~1/2被它白白消耗掉。

由此可見,要說白酒有什麼營養的話,隻是有很少的一部分白酒中含有極少量的鋅、銅、硒等礦物質,僅此而已。

[醫生的觀點]

在白酒對人體健康的宜與不宜問題上,中國的傳統醫學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看法有較大的出入,中醫甚至非中醫界的學者們多數認為“少飲有益,多飲有害”,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白酒的看法是“即使是少量飲用也不提倡”,有的專家甚至認為“酒精之害,不亞於香煙”。“少飲有益論”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藥力,增進食欲,消除疲勞,陶冶情誌,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還認為飲用少量白酒特別是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沉積,故對循環係統及心腦血管有利。“不提倡論”認為:每年在全球死於酒精中毒的人不下幾十萬。因酗酒而發生恐怖事件及家庭破裂的受害人數更多,如果說少量飲用白酒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那也僅僅是對35歲以上的男性和過了絕經期的婦女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要每隔一天喝一小杯才有可能。如果每天都飲少量白酒,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危險。

趨於一致的看法是:嗜飲白酒易帶來以下相關的疾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中毒,酒精依賴,口腔癌,咽喉癌,乳腺癌和肝癌,單側髖節疼痛甚至股骨頭壞死或塌陷,發酒寒(更加感到寒冷)胃炎,骨質疏鬆和中風。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使肝髒受損後而出現的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酒精中毒是指大量飲酒後出現的昏迷不醒及其並發症,如因長時間嗜睡憋尿使膀胱破裂或因呼吸衰竭,容易導致死亡。酒精性精神病是指長期過度飲酒所導致的慢性酒精中毒,包括精神障礙、震顫性譫妄以及其他症狀。酒精依賴是指一旦突然停飲所出現的幻覺症、惡心嘔吐、出汗和失眠症狀,甚至出現胡言亂語。導致其他疾病的原因在於酒精對人體各部位的不良刺激作用。

有專家認為,酒後所生的子女如因母體,可能生出不成熟的嬰兒;如因父體,可因精子發育不全而生出頭麵畸形、四肢短小或智力遲鈍的嬰兒。當然,白酒對某些中藥材中的營養成分有溶解作用,有利於飲用者的健康。

專家認為空腹時飲酒更易患肝硬化,這與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更易使肝髒受損有關。

飲白酒前後不能服用各類鎮靜藥、降糖藥、抗生素和抗結核類藥,否則會引起頭痛嘔吐、腹瀉、低血糖反應甚至導致死亡。

[調理新常識]

主要是掌握適量,要因人而異,因酒精含量而異。

3.葡萄酒的保健功效

由於葡萄酒中的各種有機、無機物質的存在以及葡萄酒那獨特的美妙口味,而且在適量飲用的條件下,還能防止各種疾病,增強人體健康。

1、強身的作用

葡萄酒和大多數食物不一樣,不經過預先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在合理飲用範圍內,葡萄酒能直接對周圍神經係統發生作用,給人以舒適、欣快的感覺。這種精神平衡狀態,使我們的思維更為敏銳,判斷更為精確,使我們精神。因此,對於那些由於焦慮而受神經管能症折磨的人,飲用少量的葡萄酒即可平息焦慮的心情,又可避免服用有副作用的鎮定劑。

此外,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了葡萄酒有滋補、強身的作用,並有“葡萄益氣調中、耐饑強誌”和“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等記述。

2、助消化作用

在胃中,60-100克葡萄酒,可以使正常胃液的產量提高120毫升(包括1克遊離鹽酸)。葡萄酒有利於蛋白質的同化。紅葡萄酒中的丹寧,可以增加腸道肌肉係統中的平滑肌纖維的收縮性。因此,葡萄酒可以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的療效。

甜白葡萄酒中還含有山梨酸甲,這有助於膽汁和胰腺的分泌。因此,葡萄酒可以幫助消化,防治便秘。

3、利尿作用

一些白葡萄酒的酒石酸鉀和硫酸鉀含量較高,可以利尿,防治水腫。

4、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