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伽耶琴
朝鮮古箏:即伽倻琴,朝鮮族彈撥樂器,從新羅時代流傳,已有1500多年曆史,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古箏製成。形製與古箏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基本和古箏基本一致,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特點和豐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可以彈唱。
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製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於勒製其曲。”“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古箏而為之。......伽倻琴,雖與古箏製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伽倻國的樂士於勒攜琴帶著弟子尼文,到了新羅,受到了真興王的歡迎和禮遇。真興王把於勒安置在國原,乃派遣大奈麻注知、階古、大舍萬德等受業於勒門下,以傳其業。伽倻琴到新羅以後得到發展,成為新羅大樂,為以後的宮廷樂奠定了鞏固地位。到了八世紀左右(或更早些時間),伽倻琴從新羅國傳到日本,日本奈良的正倉院至今還收藏著三台伽倻琴(即新羅琴)。因為,伽倻琴是從新羅傳到日本,同時又用於新羅樂,因此,日本把伽倻琴稱之為新羅琴。
到十九世紀末,伽倻琴音樂出現了高峰,這是伽倻琴藝術的轉折時期。音樂從緩慢的宮廷樂,逐漸轉變為輕快而活潑的散調,原來流傳的伽倻琴,因不適合演奏散調的快音而改製成散調伽倻琴,流傳至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延邊地區的伽倻琴音樂,有更新的發展,從民間流傳,發展為專業人材的培養。
古代的伽倻琴,琴體是用獨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狀,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較小又缺乏表現力;現在朝鮮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經過若幹世紀的流傳改進並吸收其它民族樂器的優點而製成的。由於有底板而形成共鳴箱,顯著增強了音量和豐富了音色。
伽倻琴由琴框、麵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構成。琴身長約152厘米、寬17~21厘米。琴框是長方形的邊框,右為琴首,左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麵板,采用長白山生長的紋細質鬆、易於振動的魚鱗鬆或梧桐木製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腳,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紅木或花梨木等質地較硬的木料製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嶽山支弦,張有13條琴弦。琴柱安置在麵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張一柱,可移動以調節育高。
新中國成立後,伽倻琴得到不斷改革,已製成五聲音階18弦伽倻琴及七聲音階21弦伽倻琴。後者加大了共鳴箱,采用尼龍弦和尼龍鋼絲弦,音響宏亮,音色優美動聽。
伽倻琴的種類大體可分為“正樂伽倻琴”(古製伽倻琴)、“散調伽倻琴”、現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種。1.古製伽倻琴:琴槽是用獨木刳桐製做,不設底板,尾端有羊耳頭狀的裝置,有十二弦(用粗細不等的絲弦),弦柱十二(人字型的雁柱)。此種伽倻琴到二十世紀初已很少見。2.散調伽倻琴:它是屬於近代的伽倻琴,在形製上有較大的改進,如將尾端羊角木去掉,並將琴體加上栗水底板,有染尾,有十三弦(絲弦)。主要用於散調音樂。3.21弦伽倻琴:是現代用的改良伽倻琴。在形製上把尾端的染尾去掉。有21弦。弦有尼龍弦和金屬鋼絲纏尼龍弦兩種;定弦有七聲音階定音法和五聲音階定音法兩種。
演奏伽倻琴,右手除小指外均用於彈奏,技巧有彈、拔、滾、琶等,泛音特別清澈動聽。左手技巧有按、顫、推、揉等,是表現伽倻琴獨特風格的重要手段。伽倻琴也可演奏雙音、和弦以及簡單的複調音樂,演奏中一般不轉調。伽倻琴有豐富的表現力,通過演奏者純熟的手法,能表達出剛毅、柔和、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感,或奏出雄壯、激昂的宏偉場麵,尤其適於演奏輕快活潑的民間音樂作品。
現代的伽倻琴音樂,繼承了散調的風格並發展為以民歌改編的器樂曲,以現代生活題材為素材而創作的器樂曲以及與管弦樂隊合作的協奏曲。如:《道拉吉》(桔梗謠)、《哨所之春》、《沈清專》等等。
伽倻琴彈唱,是朝鮮族傳統演唱形式,富有濃鬱的民族特色,是器樂與聲樂相結合的藝術。舞台演奏時,十來名身著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女子,將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置於右膝上,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邊彈邊唱,歌聲與琴聲交融,有時還加以長鼓伴奏,尤為親切感人。
伽倻琴散調和流派:
《散調》:是器樂獨奏的形式也是樂曲名稱。它是以說唱音調為基礎的。隻用長鼓來伴奏,演奏時間為25-3O分鍾。《伽倻琴散調》音樂的發展,嚴格地遵循著逐漸趨於緊張、到終曲達到最高潮的規律,它的發
展速度也是由緩慢逐漸加快的原則為特征。《伽倻琴散調》的樂章構成如下:
晉陽調18\/8慢速
中莫裏12\/8中速
中中莫裏12\/8中速稍快
紮緊莫裏12\/8稍快
揮莫裏2\/4快速
散調是多樂章組曲,從慢板開始到快板結束,但現代演奏家們喜歡選章演奏,形成一種樣式。
有關伽倻琴的流派,常以地域和名家們的不同風格來劃分,音樂主要由散調音樂來劃分。
《伽倻琴散調》產生於朝鮮南部地區,後來流傳至朝鮮北部和我國延邊地區。由於各地方的語言抑揚不同,音樂也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伽倻琴散調》是技巧性很高的器樂獨奏曲,帶有即興性,因此,在演奏時感情的抒發、技術的運用和發揮,尤其是在左手弄弦的密度、速度、強度等技巧的發揮上,產生不同的風格特色,從而形成不同流派。
《伽倻琴散調》有很多流派,但主要有金昌祚流派和沈相健流派。金昌祚的弟子又分成金竹坡流派、安基玉流派、崔玉三流派等等,延邊伽倻琴主要繼承安基玉流派、崔玉三流派等。
2.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我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麵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曆史發展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後,就征發黎民百姓去邊疆修築有名的萬裏長城,為了調劑繁重的勞役,我國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以改造,在上麵栓了絲弦,製成了圓形、皮麵、長柄、可以彈撥的樂器,當時稱為“弦鞀”。
這就是三弦的前身,最早在北方邊疆的軍隊中使用。清代毛其齡《西河詞話》曰:“三弦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製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唐崔令欽《教坊記》中出現過三弦之名,但其型製卻不明,唐代十部伎中皆無三弦。元朝時,三弦盛傳於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樂器,當時曾稱弦索。元王實甫詞清沈遠曲之《北西廂弦索譜》即以三弦為伴奏樂器。
四川廣元羅家橋南宋墓出土伎樂石雕中有演奏三弦的圖像,河南焦作西馮村金墓出上有演奏三弦的樂俑,遼寧淩源富家屯元墓壁畫中有演奏三弦的圖像,說明三弦在宋元時期已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
音量和技巧
三弦的音量較大,音色渾厚,變化的幅度較大。分小三弦與大三弦兩種。北方各種大鼓、單弦等曲藝,多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彈詞類曲藝、昆曲等劇種和絲竹類器樂合奏,多用小三弦。
三弦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彈、挑、雙彈、雙挑、掃、輪、搓等。
三弦的構造
三弦的構造較簡單,可分為琴頭、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頭、弦軸、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馬和琴弦等組成。多呈鏟形,是三弦的裝飾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紋飾,中間開出弦槽,槽側開有弦軸孔,三個弦軸置於琴頭兩側。琴杆為半圓形的柱狀體,平滑的表麵是三弦的指板,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琴鼓又叫鼓子或鼓頭,是三弦的共鳴箱,它是在略帶橢圓形的鼓框上兩麵蒙以蟒皮而成。琴馬置於蟒皮中央。琴弦使用絲弦或鋼絲弦,從高音弦起依次為外弦、中弦和內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內弦用老弦。三根琴弦的一端都係在琴鼓下麵的菱形木殼上,另一端分別卷繞在三個弦軸上。
三弦的製作
琴鼓兩麵蒙皮可用蟒皮、青花白地者最佳。指板的工藝直接關係到三弦的發音和使用,其長度決定有效弦長;寬度影響到演奏技巧的發揮;厚度涉及變形問題。山口至下端的凹形槽,關係到演奏時的力度變化,並能防止出沙音。
琴頭是三弦的裝飾部分,上部多為扁鏟形,頂端較寬並向後呈弧形彎曲,其上雕刻花紋或鑲嵌骨飾,也有上部為如意形、雕飾大頂花,下部中間開有長方形通底弦槽,弦軸呈圓錐體,用紅木、花梨等比琴杆稍硬木料製成。
三弦的使用
三弦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彈弦樂器,它不僅可以獨奏和參加民族樂隊合奏,還多用於說唱和戲曲的伴奏,尤其在說唱音樂的伴奏方麵,演奏技巧已發展到較高水平。在北方,各種鼓書,如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大鼓、東北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北京單弦、天津時調和陝北說書等,以及曲劇、呂劇、豫劇、山西梆子、評劇和京劇等,三弦都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在南方,多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福建南音、常州絲弦、十番鼓和十番鑼鼓等樂種的器樂合奏,昆曲、越劇、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評彈等說唱音樂也都少不了三弦。三弦因琴鼓兩麵都蒙以皮膜而聲音特別獨特動聽,演奏三弦時采用坐姿,兩腿自然分開,左腿稍向前伸,或將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輕扶琴杆,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手勢呈龍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撥片或戴骨製指甲彈撥琴弦發音,其餘三指握於手心,也可用五指彈奏。三弦有多種定弦法,民間一般定成\"硬中弦\"或\"軟中弦\"兩種,而以\"硬中弦\"最常用。\"硬中弦\"是中弦與裏弦為五度關係,外弦與裏弦為八度關係;\"軟中弦\"是中弦與裏弦為四度關係,外弦與裏弦為八度關係。民族樂隊或獨奏,三弦也定成\"硬中弦\",如定成C、G、c,D、A、d、或G、d、g等。音域一般為三個八度。三弦的音色,高音堅實清脆,中音明亮圓潤,低音豐滿渾厚。音量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滾、分、掃、砸、搓兒等技法。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純四、五度和八度等雙音,還可演奏三音組成的和弦,並可轉調演奏。由於三弦琴杆無品,彈奏旋律時音域間高低變化自由,可奏出各種滑音,因此在所有的說唱、戲曲和歌唱伴奏中,都能很好地起到襯托作用,尤其在轉調和演奏有半音的樂曲時更為靈活,最宜於演奏抒情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調,具有豐富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