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器的辨別與收藏(3 / 3)

7.翡翠的基本知識

翡翠是一種優質玉石品種,有“玉石之王”的美稱。它的綠色和紅色猶如古代翡翠鳥羽毛的顏色,故被稱為“翡翠”。翡翠是一種名貴的玉石,被人們譽為“玉石之王”。翡翠習慣上又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均產有硬玉,但其質量與產量遠遠不如緬甸聯邦。緬甸聯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翡翠礦床儲量最大,很早就開采寶石級翡翠,供應世界各地。所以人們長期以來隻知道緬甸聯邦才出產翡翠,因此將緬甸聯邦玉作為硬玉的代名詞了,硬玉是學名,而緬甸玉則是行家的行話。

上好的翡翠,目前已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珍愛,同時在世界珠寶習俗中,人們還把翡翠定為五月的誕生石,為善良、熱情之石。翡翠產於緬甸聯邦及中緬邊境地帶,大量輸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後的事情。但從文字記載及出土實物記錄看,翡翠的出現時代還要早得多。

翡翠是由“硬玉”(Jadeite)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其中伴有10%以下的其他雜質礦物,如鈉長石、透輝石、霓石、磁鐵礦等。並含有少量鈣、鎂、三價鐵、二價鐵和鉻等元素,正由於這些少量元素的存在,及其相對含量的不同,才使翡翠呈現出豐富多姿的色彩。其中鉻是翡翠中的主要呈色離子。

當今世界上,凡乎所有的商業翡翠均產於緬甸北部的烏龍江上遊地區。我國雖有形成翡翠礦床的地質條件,但至今仍未發現真正的翡翠礦床。

關於翡翠名稱的由來和翡翠傳入我國的時間,至今尚無定論。說到翡翠名稱的由來,現有兩種說法:有的說古代人所稱的“翡翠”是指“翡翠鳥”,其羽毛美麗,紅色為翡,綠者為翠,古代人即常以其羽毛製作裝飾品,自從翡翠由緬甸傳入我國後,人們就將這種美麗的玉石稱為翡翠了;另一種說法是,中國古時將一種綠色的軟玉(碧玉)稱為“翠”,自從翡翠傳入我國後,人們為了將其與已稱為“翠”的軟玉相區別,就稱其為“非翠”,久而久之,也就演變為“翡翠”了。

翡翠傳入我國的時間也有爭議。有的專家認為遠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代,就已傳入我國,並以在漢班固的《西希賦》中有“翡翠火齊,合耀流金”和張衡的《西京賦》中也有“翡翠火齊飾以美玉”的詞句作為佐證;而有的專家則認為翡翠傳入我國的時間不會早於明未清初,其依據是迄今為止,尚未在考古發掘(如明萬曆皇帝的定陵)和曆代宮庭珍藏中發現有清初以前的翡翠珍寶。後者是以考古學為依據的科學論斷,我認為是正確的。可見,目前在一些“戲說”的電視劇中,常可見到一些生活於唐、宋兩朝的帝王將相和文人雅士的帽子上,嵌著一塊翠綠色的優質翡翠,這種有違史實的道具服飾,也算是一種虛擬的“戲說”手法吧!

翡翠傳入我國的時間雖晚,但因其具有迷人的顏色和晶瑩的質地,傳入我國以後,立即受到皇家、貴人的青睞,慈禧太後更將翡翠中的珍品稱為“皇家玉”。她生前把玩猶感不足,死後陪葬品中,還有用優質翡翠製成的西瓜、桃子、荷葉、白菜等珍寶,另有27尊翡翠佛像也陪其長眠地下。

翡翠首飾的價格與其質理是密切相關的。例如一隻優質手鐲,其價格可達人民幣數拾萬甚至上百萬元,而透明度差又無純正綠色的低檔貨,有的僅值幾百元。差價之大,是在任何其他玉石飾品中極少見到的。價格間的巨大反差,就給了商人謀取超額利潤的良機,為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市場上就出現了經過人工處理的B貨與C貨翡翠,以及名目繁多的仿冒品。

翡翠的主要特征:翡翠是由很多柱粒狀與纖維狀硬玉組成的礦物集合體,形成所謂“纖維狀與粒狀變晶交織結構”。柱粒狀礦物晶麵和解理麵會反光,借助放大鏡可以看到很多閃光點(俗稱蒼繩翅),這是區別翡翠與其他仿製品的主要依據;所謂纖維結構,在透光鏡下用放大鏡觀察,其形狀就像“絲瓜筋”,這是識別翡翠的又一重要特征;此外,翡翠的折射率為1.66,飾品的拋光麵呈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其比重為3.25~3.4;硬度6.5~7,小刀刻不動(小刀硬度為5.5)。由於組成翡翠的纖維狀硬玉形成氈狀結構,故翡翠具有堅固的性能,成品經久耐用。

評價標準:翡翠的主要評價標準可以歸納為顏色、透明度、結構、裂綹幾項。

顏色:翡翠的顏色豐富,有綠、紅、紫、灰、黃、白、黑諸色。其中綠色稱翠,紅色為翡,淡紫色稱紫羅蘭,三種顏色集於一體者,人稱“桃園三結義”。一般來說,在其他質地相同條件下,純正的翠綠色最為昂貴,紫羅蘭、紅翡、花青、豆清、油青、瓜皮綠等次之,灰色和白色最低廉。綠色是決定翡翠價格的關鍵色澤,業內人士常用“濃、陽、正、勻”等作為評價標準。“濃”,是指顏色濃綠但不帶黑色,這是上品;“陽”,指顏色鮮豔明亮,為上品,如顏色昏暗呆板,稱為“陰”,即使其色澤深濃,也不受人歡迎;“正”,是指綠色鮮豔純正,不偏色,如綠中泛有藍、青、黃、灰、黑等“邪色”,價格就低;“勻”(又稱“和”),指綠色均勻之意,如綠色呈絲狀、條帶狀或斑塊狀,就會降低玉的價格。

透明度:商業上稱之為“水頭”,是以光線能透過玉石的深度來衡量的。光線能透過2分(約6毫米)深度的,稱為2分水,對這種半透明以上的翡翠,北方人稱“玻璃地”,南方人稱“冰種”,看起來水靈通透,價格最高;近似半透明的稱“糯化水”;不透明及透明度極低的,看起來幹澀無水,價格最低。

結構:翡翠的結構粗細和底色,業內人士稱之為“地張”。結構細膩,底色又好的“地張”,透明純淨,能很好地襯托綠色,惹人喜愛。好的“地張”有玻璃地、蛋清地、糯化地等,其次有細白地、豆青地等,再差的則有瓷地、幹白地等等,都十分形象地描繪出翡翠的底色、結構粗細和透明程度。

裂綹與瑕疵:裂綹是指玉石中的細小裂隙;瑕疵是指其中的黑點與僵斑,如近於不透明的“石花”、“石腦”等,這些都將大大降低翡翠的價格。當然,影響翡翠成品價格的尚有成品的大小、雕工、款式等等,有的飾品還要求成雙配對,凡成雙配套者,往往比拆成單件出售的總價要高出20%~30%。

翡翠和玉的區別

玉,是個總稱,大類,而翡翠隻是其中的一種。正所謂“石之美者皆為玉”,玉——就是美麗的石頭!

翡翠又稱緬玉(即產自緬甸的玉),其內在的化學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等都不同於瑪瑙、岫玉、獨山玉、青田玉、雞血玉、壽山玉、貢玉、青海翠、綠鬆石等其它玉種。

翡翠屬於硬玉類,是從其硬度上來講的,區別於瑪瑙、岫玉等軟玉。

翡翠一定是玉,玉卻不一定是翡翠。

翡翠的保養

佩帶和收藏翡翠的人士應該小心勿碰撞跌下翡翠件。有時表麵看上似無損,但實際上經過碰撞,翡翠的內部結構已經受到損壞,而生暗紋。

翡翠很忌諱油煙油膩。如果是保值的高擋貨,就不益佩帶著進廚房煮食。

翡翠亦不適合接近高溫,更不可久曬。因為長期如此,容易產生物理變化而失去光澤,沒有那麼鮮陽。

翡翠也不可接觸強酸溶液,那樣會破壞翡翠的結構和顏色。

翡翠的評估

1.顏色

顏色是評價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顏色要達到的標準是:正、濃、陽、均。

正:就是指色調的範圍,根據主色與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說要純正的綠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顏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藍色、價值就會降低。

濃:指顏色的深淺,就翡翠綠色來講濃度最好在70%~80%之間,90%已經為過濃了。

陽:是指翡翠顏色的鮮陽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於翡翠含綠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來決定的。綠色比例多顏色會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顏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來表示顏色的鮮陽。例如:黃楊綠、鸚鵡綠、蔥心綠、辣椒綠、都是指鮮陽的顏色。而菠菜綠、油青綠、江水綠、黑綠,則指顏色沉悶的暗綠色。

越鮮陽的翡翠,自然價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顏色分布的均勻度。翡翠的顏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勻的,如能得到顏色分布均勻的翡翠實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顏色:應該是綠色純正、綠色濃度在70%~80%、顏陽明亮、顏色分布均勻,這類高檔翡翠,行家習慣稱為老坑種。

2.透明度

翡翠是多晶體,多數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不可能象單晶體寶石如祖母綠那樣透明,使光線可以自由透過,顯得很晶瑩。

3.結構

指的是組成翡翠的結晶微粒的粗細,結晶體的形狀及其結合的方式。行話稱結構為“底”,有稱“地”。

4.淨度

翡翠與其他寶石一樣,淨度是評估價值的一大因素,翡翠的瑕疵,主要是白色和黑色。在評價翡翠時,根據下次對翡翠美觀造成的損害程度來決定翡翠的價值。對高檔貨來說,下次是嚴重的缺憾,而對中、低檔貨來說,影響會小得多。

相對來說黑花影響比白花來的較多。

5.切工

翡翠成品加工分為光身成品和雕花成品兩大類。

光身製品對原料要求較高,不能有裂紋,因為一有裂紋就很容易見到。有裂紋的翡翠,大都用來做花件,通過雕刻手法可以掩蓋裂紋。

因此在評價光身成品與花件時,在同樣質量的情況下,光身製品要貴過花件雕品,當然有特別精湛的雕玉則例外。

6.裂紋

裂紋的存在往往是翡翠成品的致命傷,有了裂紋,翡翠的價值會大減,尤其對於高檔翡翠來講。

一般可用電筒,用透視光照,有裂紋就很容易看到。

經濟評價因素

1.透明度:半透明則最佳,太透或不透明都不好。

2.結構:顆粒越細越好。

3.淨度:無瑕疵的最佳。

4.切工:“玉不琢不成器“設計,雕琢的造型,拋光,款式新穎。

翡翠的分級

1.特級:豔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豔,無雜質,無裂紋。

2.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3.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隻做玉料首飾。

8.翡翠的鑒定和辨偽

翡翠是一種以硬玉為主的纖維狀、致密塊狀的鈉鋁矽酸鹽礦物集合體,化學分子式為NaAl[Si2O6]。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造岩礦物之一輝石族中的一種少見品種,屬單斜晶係。晶體形態為短柱狀、纖維狀微晶集合體。翡翠的顏色千變萬化,多為綠、紅、紫、藍、黃、灰、黑、無色等。根據綠色的色調、亮度和飽和度,翡翠可分為祖母綠色、蘋果綠色、蔥心綠、菠菜綠、油綠、灰綠等六種。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8,雙折射率0.012~0.020,無多色性。硬度6.5~7,密度3.25~3.4g\/cm3。韌性極強。

自古以來,翡翠一直是最受人們喜愛的珠寶之一。翡翠的綠色與紅色象征幸福與興旺。人們佩戴翡翠飾物,可以防身避禍,逢凶化吉,祛病延年。贈送和佩戴翡翠飾物,預示著對愛情的忠貞。優質翡翠是當今世界價格昂貴的寶石品種,是高檔玉料。

通常來說,翡翠鑒定是指翡翠成品件的鑒定,一般可分為儀器測試與人工鑒定兩個方麵。

儀器測試,通常是通過偏光儀來測試它的結構晶體,通過折射儀來測試它的折射率。通過濾色鏡來測試它的顏色元素,通過密度法測出它的密度,通過硬度計獲得其硬度,通過分光儀測試致色光譜等等,儀器測試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它能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測試出可靠的依據,無疑有很大的正確性,一般隻有專業工作者掌握。對於絕大多數翡翠愛好者來講,必須通過人工鑒定這一傳統手段加以鑒別。

人工鑒定的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一般來說,需要從翡翠的以下特征著手:

結構:翡翠的結構為變斑晶交織結構,係指其在變質作用下,透明粒狀斑晶的周圍的細小纖維狀的礦物晶體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結構。在翡翠中均有不透明或微透明的白色纖維狀晶體交結在一起構成的小團塊狀白花,故稱之為“石花”或“石腦”。

種坑:翡翠的種坑是由結構與質地構成的,而翡翠均由小晶體所組成,晶體粒越小,表示質地越致密,透明度亦越佳,打磨出來的效果亦越出色。在珠寶行業中,將坑種,分為老坑(也稱老種)與新坑(也稱新種),老坑色彩亮潤,色與地融為一體,透明度高,其質最佳。新坑,雖說色彩也鮮嫩,但透明度較差。老坑與新坑,是根據翡翠形成年代多少而決定的。

顏色:翡翠的顏色等級的差別,反映在價值上相關很大,在鑒定評價翡翠時,一定要分清它的顏色,它以紅、綠、紫色為主,單色翡翠中的綠色,濃豔純正的紫色、紅色都是翡翠中的高檔顏色,尤以綠色為最貴。翡翠的綠色,要以濃、陽、俏、正、和為好。綠色品種以寶石綠、玻璃綠、豔綠與秧苗綠為最佳。

水頭:水頭即為翡翠的透明度。水頭越高,種質越好,便越珍貴。在觀察翡翠水頭時必須十分仔細,因透明度與翡翠本身的厚薄有關。另外,特別要小心做過手腳的翡翠成品,例如成品中間是挖空的。還有要留心瑪瑙代製品,因為瑪瑙的透明度也比較好,於是便有人以瑪瑙著色來冒仿翡翠。在港台,還將翡翠的透明度劃分為“通”、“放”、“透”、“冰”、“瑩”等等級,其中“瑩”為最上品。

地子:翡翠的地子要好,無論是翡,還是翠,外部分質地要細膩均勻,內部分質地要堅實、細潤、潔淨、水頭足,好的地子還要與翠色協調一致,互相照應,從而襯托出翠色的富麗。翡翠地子以玻璃地與蛋清地為最佳。

光澤:翡翠作為珠寶,對其光澤的要求也很高,它是翡翠質地優劣的直觀反映,必須具有油脂的強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

手感:由於翡翠的硬度大,結構致密細膩,拋光度好,光潔度也好,手摸之有一種非常溫潤的滑感。另外,將翡翠貼於臉上或置於手背上有冰涼之感。

完美:多指翡翠的完美度好,包括翡翠內在無任何缺陷,形體完美無損且塊度大。關於內在缺陷這一點,應當辯證地看待,總體來說,不含黑點、石花與綹裂的要比含這些缺陷的好,但有時微弱缺陷,隻要不在成品的顯眼部位,不但不會影響翡翠身價,反而是證實它是真貨的依據。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怎樣識別翡翠的真偽

第一要知道翡翠與料石的區別,它最易與翡翠混淆。料石為人工熔煉,結構鬆懈,綠色均勻,雖有特意製造的不均勻但很不自然,料石的破處是亮碴,容易損磨而失去光亮,料石體輕,有的有氣泡。翡翠是天然礦石,結構緊密,綠色大都不均勻,但很自然,有翠性無氣泡,翡翠的破處是石頭碴,硬度很大,體重。

第二要知道如何鑒定熗色翡翠。熗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內,幾小時後綠色退掉。將熗色翡翠放在70~80℃的鐵器上,幾小時後綠色也會退掉。利用這兩個特點可用來區別熗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第三要知道翡翠與綠色天然礦石的區別:與翡翠容易混淆的天然礦石之綠色都不如翡翠的綠色鮮豔,特征都不相同,如碧玉,大部分有黑點,黑點呈三角形。澳洲石,綠色閃藍頭,色不純。綠瑪瑙,綠色閃藍,色勻淨,但透渾。東陵石,綠色閃藍,閃灰,表麵閃耀小白星。

此外,分光鏡是辨別染色和天然綠色玉器的關鍵工具。

識別翡翠的優劣

翡翠因華貴深沉穩重的品格,以其無以替代的優勢,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稱。它的優劣應從顏色、透明度、形狀和雜質這四方麵來看。

顏色——顏色是決定其價值的重要環節,顏色要濃豔並且均勻,必須色正。

透明度——好的翡翠透明度好,質地細潤,翠綠和深綠均具有透明感,如清澈的泉水,並賦有光澤,水份好。

形狀——翡翠的形狀、大小、厚度應適宜,磨工粗細均勻。

雜質——質地是否幹淨,是否含有雜質決定了翡翠的優劣,翡翠中應無黑點、斑點、無裂紋、無花痕。

9.玉與翡翠的區別與鑒別

1.軟玉與翡翠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有諸如“和田玉”、“台灣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稱,它們是屬於礦物學中稱為“軟玉”的集合體。“軟玉”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未曾見及,係來源於近代礦物學中。軟玉是由角閃石族礦物組成的特殊集合體。根據其顏色,軟玉可劃分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等幾種重要品種。軟玉與翡翠的不同區別之處有:

(1)軟玉顏色比較均勻,有白色、暗綠色、黑綠色等,無鮮綠色。

(2)軟玉呈油脂光澤,無翠性。

(3)軟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為低。

(4)軟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2.“馬來玉”與翡翠的區別

80年代,在玉器市場上出現一種綠色鮮豔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麵,曾經蒙騙了不少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這種玉石究竟是甚麼呢?這種玉稱為馬來西亞玉(簡稱馬玉,亦有稱“馬來翠”),這隻不過是名稱而已。馬來西亞玉並不產於馬來西亞。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陸開放初期大量帶入雲南邊界兜售的一種假翡翠的名稱。馬來玉其實是一種染成綠色的極細粒石英岩,但與翡翠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1)肉眼觀察,馬來西亞玉的顏色過於鮮豔而十分不自然。

(2)馬來西亞玉的比重為2.65,遠小於翡翠的比重3.24~3.43。

(3)馬來西亞玉的平均折射率為1.55,折射率比翡翠的低。

(4)在查爾斯濾色鏡之下顏色不會變紅色,但在十倍鏡下可觀察到染色劑存在,即顏色很浮,是染色的現象。

3.澳洲玉(綠玉髓)與翡翠的區別

澳洲玉,又稱南洋玉,因盛產於澳大利亞而得名。由於顏色翠綠,頗得人們喜愛。它有一定透光性,顆粒細,價格較低,曾經迷惑了一些人。其實它是一種隱晶質的SiO2,在礦物學中稱玉髓或石髓。澳洲玉嚴格來講不能稱玉,應是綠色的玉髓,它的外觀頗似翡翠,但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澳洲玉的顏色太均勻,呈生蘋果綠,很少深綠色,很像塑料。

(2)憑借放大鏡觀察,澳洲玉絕對看不到翠性。

(3)比重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3.43)輕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4.東陵玉與翡翠的區別

珠寶市場上常見一種具有中等綠色(其深淺有所變化),呈半透明狀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擺件),由於有一定的綠色,價錢又不高,頗受不少女士們的青睞。這類串珠究竟是甚麼呢?詢問賣主,他回答說“這是印度出產的東陵玉”。

東陵玉,亦稱東陵石,最早產於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國河南亦有產出,有人稱之為“密玉”,然而正確名稱應為耀石英。東陵玉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用透視光,可見東陵玉內有平行排列的綠色鉻雲母片。側視之,常形成一條“綠線”。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觀察,綠色鉻雲母呈現紅色。

(2)東陵玉的比重為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來。

(3)東陵玉的平均折射率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5.水磨子(鈉長石玉)與翡翠的區別

近些年來,在雲南昆明、瑞麗、騰衝等地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寶市場上,出現一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斑和色帶,分布不均勻,這種玉在雲南當地稱為“水沬子”,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台灣市場出售。其實“水磨子”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鈉長石,其次有少量的輝石礦物和角閃石類礦物。簡易鑒定可采用下列幾種方法:

(1)放大觀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鈉長石組成,不顯翠性,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顯的輕飄感。

(3)測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52~1.54)遠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總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與類似石的區別。

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拿翡翠或者玉往玻璃上劃,因為翡翠與玉的硬度不一樣,翡翠是最硬的被稱為硬玉,而剩下的玉都被稱為軟玉。翡翠劃玻璃,玻璃上會有劃痕,而翡翠並無任何磨損。這是任何軟玉辦不到的。

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借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麵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麵來鑒別,老玉的表麵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征,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

自古以來玉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等,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

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致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麵都較軟玉優勝,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製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著會集中介紹硬玉-翡翠。

鑒賞翡翠:鑒賞翡翠要注意色澤及種質,當中可細分為顏色、透明度、淨度、切工及裂紋,一般都會先從其顏色入手。

顏色: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四個疇評估翡翠的顏色:

要純正:純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要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卻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質。

要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豔明亮越吸引,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要均勻:顏色分布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當光線進入透明而質地細膩的翡翠,會反射出美麗的光芒,讓人感到翡翠的晶瑩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淨度:淨度指翡翠內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乃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切工:翡翠製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麵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製品的厚薄及是否對稱亦非常重要,足以影響翡翠製成品的外觀。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麵」不能過厚或過薄,「卜」位處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適中。

評價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細度,通常有裂紋的硬玉會以雕花方式處理,以掩蓋其瑕疵。

裂紋: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此購買翡翠飾件時需額外小心,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便會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並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並能了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燈下不觀色:其實,任何珠寶都不應當在燈下進行顏色的質量評定。

而對於翡翠來說,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翡翠的顏色,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顏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隻能看翡翠的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線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綠色。

色差一等,價差十倍:對於高檔的翡翠來說,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麵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麵,翡翠質量樣式、大小、種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鍵在於綠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認識和區分翡翠綠色的各種差別是極為重要的,至少也要見過和經曆過。“多看少買”對於購買翡翠原石來說,“多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進行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和驗證經驗的過程;是〃買〃的前提。“少買”不是不買,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買。“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對於翡翠原石中的綠色形狀特點來說,“一條線”帶子綠與“一大片”靠皮綠是同一種綠色形狀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線”立性與“片”臥性的分別。“線”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麵積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關鍵在於提醒人們,不要被翡翠表麵上綠色的“多”與“少”所迷惑,要認清綠色“立性”與“臥性”的本質。因此,並不是真的見了有一大片綠色的翡翠也不買,而是提醒不要對綠色的厚度有過分的奢望。

龍到處才有水:所謂“龍”其實是指翡翠中的綠色。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無論在質地的粗細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綠色的部位比沒有綠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當然,有時翡翠綠色和地子之間的這種差別表現的過於強烈時,就象下一個格言所說了。

狗屎地子出高綠

翡翠的地子與翡翠的綠色互為依存,關係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綠色種水好的情況下,地子通常也不會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們:不要忽視翡翠綠色的特殊性。雖然不是每一個“狗屎地子”都會有高檔的綠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現上等的綠色。

無綹不遮花:《禮記》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事實上,高檔的翡翠綠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來表現其自然本質的。例如舊貨中的搬指、翎管之類都屬於“素活”。如果雕有花紋圖案,其美麗的花紋之下必有蹺蹊。故而業內流傳有“無綹不遮花”的說法。現代的翡翠製品中同樣如此。

冷眼觀熗綠

所謂“熗綠”乃是指一種加色的“假翡翠”,這是一種老掉牙的伎倆。時下的做假手段有“衝涼”、“洗澡”和“鍍膜”等。當然任何作假或許得逞於一時,而不會永遠不露馬腳的。以前的格言是對行內人說的,是提醒人們要重視第一眼的感覺,不要放過任何疑點。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妨也“冷眼”一點。一定要到信譽好、有質量保證的商店去購買翡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