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到北海機場打車直奔山口鎮,找到自己網上早已訂妥的一家“林海賓館”住了下來。
安頓下來後,定位好水曜能量棒的大致方位,我通過總台介紹到鎮上的遊船聯絡處去找合適我的船,打算先進景區去實地勘探一番。由於山口鎮英羅灣紅樹林早己建成為廣西一個著名風景區,景區內建有四通八達的木頭觀光棧道,方便遊人在其間林中漫步。然而為了方便搜尋,我更需要的是直接乘船進入紅樹林。這裏每年都有大量內陸遊客慕名湧入,與之配套的旅遊服務業也發展起來,當地漁民瞄準旅遊市場,有很多人專做出租小船的業務。海邊垂釣,水上乘船漫遊紅樹林,到紅樹叢下麵灘塗捉蟹摸魚等活動是最吸引外地遊客的旅遊項目,而這些項目,坐船出遊可以更好的體驗個中樂趣。船老大們常年做紅樹林遊客的生意,所以對於遊客的需求了如指掌,我聯係到一個叫莫老二的船家,四十開外,皮膚黝黑,濃眉大眼,手心和穿著拖鞋的腳底卻都是慘白的,典型的當地漁民。告訴他我將在紅樹林海域包船獨駕全程遊覽一天,他要價800塊,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600成交,談好相關事宜,約好第二天在英羅灣一處遊船碼頭碰頭。
臨近冬季,山口鎮的天氣依然十分炎熱,加上潮濕的海風,呆在開了空調的房間裏一會就感覺悶氣,並且透著一股淡淡的黴味。好一會才總算睡著了,第二天我精神抖擻的坐上船老大喊來接我的出租車直奔遊船碼頭,我給的租船價格在當地是比較高的,所以船老大接待方麵還算周到。這遊船其實也就是普通的漁家小舢板後加了一個小柴油機,顯得很輕巧,莫老二特意在船艙上裝了一個遮陽板方便遊客乘涼,船頭還堆有一些如煤氣罐等簡單的生活用品。莫老二遞給我一件救生衣穿上,坐上船我們便向紅樹林深處駛去,經過景區的大門的時候,交錢買門票辦理各種水上遊覽手續,我發現門口還有一些當地的孩子在賣釣魚用的小蝦和沙蠶,也順便買了一些。
紅樹林名稱源於紅樹科植物木欖,這種樹的木材、樹幹、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樹皮割開後也是紅色的。人們在砍伐這種植物時,發現不僅裸露的木材顯紅色,而且砍刀的刀口也變成紅色,所以自古就利用這種植物的樹皮提取物來製作紅色染料。組成紅樹林的主要植物種類是紅樹科植物,如木欖、秋茄、海蓮、角果木、海欖樹等,它們的樹皮富含單寧酸,都可提取紅色染料。因此,紅樹林名稱隻與樹皮有關,而與花、葉顏色無關。此時正值清晨是退潮時節,漫舟海上紅樹叢林,兩旁透著漫眼的綠色,深深紮在泥質灘塗的發達根須裸露出海麵,別有風味。數量巨多的大大小小的螃蟹賊頭賊腦的出沒於樹下的灘塗,偶爾也可見一些彈塗魚正努力攀上樹根高出,樹冠則飛落著各式各樣的水鳥,一派歡樂祥和,鳥語花香的景色。船開到手機上顯示的能量棒出沒的地點,我發現指示信號在不停的變化,必須得操作機關鳥下去查看一下究竟是怎麼回事。我佯裝要釣魚,拿出魚鉤魚線和門口買的魚餌,示意莫老二就在此停船。“哇,厲害哦,你的手機還有找魚功能麼?哈哈哈。。”莫老二黑黑的臉上掛著微笑問我道,我沒有說話,隻是衝他笑了笑。他麻利的拋出鐵錨固定好小船,關掉引擎,也許對釣魚並不感興趣,或是見多了早已膩了,做好這些他坐到船頭去玩他的手機。
紅樹林裏海上釣魚真是一件樂事,海魚不象在淡水裏要等很久才上鉤,它們非常貪吃,而且成群結隊的咬鉤,有時可以一次掛上來兩三條。而且種類繁多,下次提鉤不一定會是什麼魚,一會是泥芒魚,一會是氣球魚,一會又是黑鯛魚,一會又是海鯽魚。。。。。我興奮的樂此不疲,兩個小時的功夫,我已經有四五斤的漁獲。莫老大把我的漁獲經過挑選,扔掉一些不能吃的的品種,其餘的全部打理幹淨一鍋清蒸了出來,又在船頭煮了一缽白粥,炒了一盤油菜,就著他們漁家當做鹹菜吃的鹹魚塊,嗬嗬,一頓實惠的海上午餐就出爐了。我吃的很飽,魚還有一些沒有吃完。飯後我興味正濃,坐在船頭繼續釣魚,莫老二則躺在船艙的遮陽棚下打起了瞌睡,是啊
,在我看來無比閑適的漁家生活在他們漁民眼裏也許平常透頂。一會鼾聲便從船艙傳來,看他睡著了,我從挎包拿出機關鳥,指揮它進入海裏一探究竟。在手機屏幕上,我切換成第一人稱模式進行操作,似乎自己也潛入了海底,機關鳥入水後感覺特像一隻企鵝,遊泳速度奇快。原本水曜能量棒是在水底的淤泥石頭中,不知什麼緣故掉落了出來,也因此我們才有它斷斷續續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