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發現那不是什麼夢,而實實在在是大舅媽的動靜,而老媽早已醒來半靠在床頭。
要不要去勸啊啊,幹嘛呢,這是。方雨雖是問的說法但其實已是做了結論的確定,她們都沒打算起身相勸。隨即,屋中響起另外一個年長者的聲音,聽著也不認識,應該是大舅媽門上的,這幾天來這為大舅家做後援的。
二人聽了外麵一哭一勸的聲音才知大舅媽哭鬧的緣由:表弟妹要離婚,天還沒亮全就走了。
大舅媽這次回來的最大目的其實是想阻止這場婚變,可惜到最後依舊回天乏力。
難怪白天表弟妹有刻意回避人的奇怪舉措,都要分家了,哪有心思跟你家親戚做熱絡狀。
方雨第二天進一步得知,這位表弟妹早有了其他想法,用他們的意思說:早找好了下家。
方雨不認為因此就要去說人家人品如何如何不行,事實上她表現出來的教養勝過大舅家所有人。哪怕人家鐵心要走的前一刻。
不知道她是否知道大舅媽曾經自殺換來裏外無數人對外婆的指責,連帶方雨就不止一次聽那大表妹說過,她媽在醫院天天做夢,夢見她奶奶在鬼門關等著她媽,向她媽招手,把她媽往鬼門關拉。方雨當時氣憤不過,還處在誰對外婆不敬就教訓誰的年紀,沒好氣的說,那這樣說外婆應該先到鬼門關,死了的人才能拉別人,沒死的應該隻能推吧。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個時候就決定了那大表妹對待自己的態度走向。
從那之後,外婆麵對大舅媽、大舅乃至任何提及此事的人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誰叫她當初隻是實事求是的還了一嘴,人家就喝敵敵畏自殺了呢?!還在醫院夢見她把人往鬼門關拉。
方雨不能體會到外婆當年的心境,但那各方的責難和打罵必定像坐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吧。不然,她的腰何以越來越弓。
這位一走了之的表弟妹未必知道這些,外婆去世的原因想必總是知道一二的。隻能說不是一家人,進了也遲早出門。
方雨正想著,那個千呼萬喚的大表妹終於回來了。
她從擺放靈堂的堂屋進來,看著方雨喊了聲表姐,而不是曾經的方雨姐,看著方雨的眼神好像她們根本不熟。方雨就知道她們生分依舊。
其實也正常,她們這種狀況已經好些年了。細究起來,大概是從方雨剛畢業沒多久開始變的。
在那之前,方雨的思維還一直停留在兒時要好的玩伴印象上。表妹時常跟家中鬧別扭,說想離開那個家,長大後再也不回來。方雨為此還做過多次她的人生導師,勸解她如何如何該孝敬父母,父母再不是也是父母,父母再不好,給我們的也已足夠等等等等。
一切從大學畢業後開始了逆轉。
方雨還像以前一樣熱絡的聯係著這個表妹,但再也收不到她的回複,二人QQ聊天的最後日期定格在了五年前的某些日子,最後拉著的一片都是方雨一廂情願的噓寒問暖,看日期,前後跨度了一年多。從方雨得知表妹的QQ並沒有壞也幾乎天天都用的實情後,她也就此不再招人煩的去過問別人了,事實上,那時,表妹連方雨的電話都不接。
方雨也不知道哪裏得罪她了,當時還有一人跟這表妹的態度一樣,那就是三外公家的八舅舅,四個外公家的兒子女兒都是一起排序,排到三外公家的兩個兒子,一個老六,一個老八,所以方雨他們叫二人:六舅舅、八舅舅。
八舅舅是舅舅輩第一個大學生,也是一度跟方雨關係還算親近的,至少在大學期間還時常見麵,一聊就是大半天的。
但方雨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後,再聯係這個八舅舅,他便是和大表妹一樣的態度,無論你如何問候,就是不回。
若說大表妹終究有些同齡人的牽扯什麼的,八舅舅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有必要對自己這樣嘛。
直到方雨後來見慣了這種突然的冷漠,她才懂得,那其實沒什麼原因,也不是你做錯了任何事,甚而,你其實太好了,太熱情,太善良,而他們需要的是價值,而你沒有。
所謂的價值就是,至少你得跟他們一樣,是一流名牌大學畢業,或在一流的企業上班,或者靠著家裏的買房買車,或者靠自己賺取了高薪,或者你至少找了個可以養你的老公。
但你父母還是農民工,你自己隻是找了個癟三公司的不起眼職位,薪資還不過五千。
這不是方雨的猜度,而是別人告訴她的事實。
方雨無奈的同時也表示理解,但她並沒有想過要從他們身上索取什麼呀,隻是因為他們是親人,所以就聯係著,僅此而已啊。而且自己也很努力很奮鬥,正能量比他們更甚啊。她從最初的傷心到自嘲,再到平靜,最後便是接受和理解。
隻是沒想到,這種趨勢會演變為,連帶自己奶奶的過世也成了她們幸福的阻撓。
兩人近乎無話可說,大表妹稍微停留了一會就出去了。當天再沒能見到。因為要結婚要辦喜事,不能沾染太多死人的晦氣,更加不能穿喪服,所以她就一直待在自己家裏,再也沒上過外婆家。據說她連磕頭都沒有,方雨覺得多半是大家對她的不好印象跌倒了極點,選擇性的視而不見,方雨相信她既然回來了,磕頭肯定是磕過的,但所有人都一口咬定根本沒看到她磕頭,她就來瞧了一眼。她好像也跟小舅舅無話可說,方雨記得小舅舅曾多次給她交學費,她上大學後的第一台電腦還是小舅舅送的,不似方雨之流,第一台電腦還是工作之後自己的工資買的。不過,她似乎完全不記得了。也是,她連生她養她的親奶奶都能不認,連幫她交學費,每周固定給她生活費的奶奶都能覺得嫌棄,還會記得什麼呢。小舅舅那些討好侄女的花費,她隻覺得是出自她奶奶的,而你給我的還不足夠多,你還從中貪了更多,這就是她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