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作為這邊的負責人,乍見這麼多的人馬調動,一時間心急如焚:“皇上!小的調動不了這些人,以後如何為您辦差?”
朱祁鎮嗬嗬笑道:“你少招惹他們,這些都是朕從兵營調集過來的好手,他們自是意氣風發,不甘心被人左右,你以後忙你的便是,誰教你去招惹他們了。”
李德全聞言不禁羞赧不已,低頭忙自己的事去了。
輾轉一個月過去,大明在朱祁鎮的管轄之下,一切進展的相當順利,百姓豐衣足食,京城一片繁華景象。
“皇上!咱們訓練的那些武林人士已經返鄉了,直隸那邊的暖棚也已經搭建了起來,如今您交給臣的事情已經辦理的差不多了,臣想休息一段時間。”
說話的人一臉正義之氣,正是於謙。
朱祁鎮怎麼不知道於謙這些天都是兢兢業業為自己做事情,當下對他的提議批準。
“休息吧!等你休息幾天,剛好可以參加朕設立的應試。禮部侍郎趙恩雖然擅長做事、文采斐然,但是論剛正不阿這塊沒人能比得上你,你就和他一道舉行這場應試。”
朱祁鎮施行的是加分製,就是你跟著他辦的事情越多,年終結算下來的利益越大,否則就隻能守著每個月的月俸度日。
當然,對於這些隻有月俸的官員,朱祁鎮絕對不會超過三個月。
這三個月則是最佳的訓練,也是他檢測這些人本事的一個標準。
是以,很多人願意跟著朱祁鎮幹,原因就在這裏,三個月就有成效,要麼你認真幹然後吃香喝辣,要麼你渾水摸魚最後滾蛋。
對於那些願意為民為國家辦事的官員來說,朱祁鎮此舉真的是明智之舉。
所以,就算是於謙這樣的倔骨頭,在朱祁鎮的改變之下,現在也成了力挺朱祁鎮的骨幹之臣。
他本來就是進士,現在讓他負責考試,於謙自然不會拒絕。
但他得知這次的試題是皇上親自所出後,不禁對這種應試突然沒了激情。
“你不滿意朕出題?”
朱祁鎮有些不悅。
於謙苦笑道:“皇上為民為國,古今楷模,但是您讀的書自是沒有那些飽學宿儒多,您能出寫什麼題目?”
朱祁鎮如何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在他於謙心裏,其實朱祁鎮一直就是個不學無術的主,隻是現在的朱祁鎮比較像個皇帝罷了。
朱祁鎮不以為意道:“朕要以農桑為重考試他們。”
農桑?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大家各有各自的出路。
誰也不會將他們混為一談,可現在的朱祁鎮竟然眉毛胡子一把抓,讓成天鑽研文字的秀才們開始研究農桑課題,說實在的,像這樣荒誕的題目,就算現在於謙才開始應試,也會一字不寫直接離開考場。
朱祁鎮介紹道:“大明土地上諸如河南這樣連年受罪的地方實在太多,作為君主,朕真的看著很是痛心。因此就設立考場,讓這些儒士不再隻鑽研課本,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洗滌下開始找尋自己要追尋的答案。讀書是為了富貴嗎?是,但這些富貴得你付出之後再進行付出之後,才可以換來。”
於謙反複沉吟著朱祁鎮最後的幾句話,雖然覺得簡單,但裏麵總有一股王氣籠罩,似是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