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瀟湘,幾度悠揚,花開花落,一曲魂殤。
——瀟湘
有個人曾這樣自問自答: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一個人的生死多麼的簡單,身邊不乏這樣的事例,某某因為男女朋友分手去自殺的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為愛殉情是明智的選擇,有人說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隨。在我看來是多麼愚笨的做法。從迷到悟也僅是一念之間,為何世間還會有這麼多的失意。
失意,猶如一麵鏡子,而鏡子能照見人的汙濁。見汙濁而不怒,審視自身。再闖新路。一次失意就灰心喪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戰鬥,而失意便是無形的敵人。善待失意就能戰勝失意,鑄造輝煌。
失意,猶如逆境。而逆境是到達理想境界的必經之途。英國學者貝弗裏奇曾經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我們可以擁有失意,但是我們不能沉迷失意,我們可以善待失意,但我們不可以不做任何努力。我讀到到一個失意人所寫的小詩:
腦海中渾渾噩噩
內心中酸酸楚楚
一縷抹不去的夢魘
纏繞朦朧
一曲散不去的悲歌
縈繞婉轉
循著峭壁
走向失意
邁著稀稀疏疏的步子
吟著斷斷續續的樂府
望向那一麵
映著殘月的平麵
緩緩思索
縱身一躍
無憂無慮
迎著那一輪
蘊著失意的素魄
緩緩思索
縱身一躍
無情無義
失意人在痛
痛無人懂
失意人在怒
怒無人懂
暖暖的海風
刺骨的冷
窸窣的蟲鳴
異樣的雜
失意人的心好亂
失意人的心好沉
亂的雜亂無序
沉得千斤壓頂
失意人駐足在那
清冷的月華
拉出一道狹長的影
失意人停留在那
無神的歎息
勾出一段纏綿的情
一首小詩,但是卻將一個失意人的心境有了完整的描述。人哪有一生無憂的,總會為生活中的閑雜瑣碎的小事而萌發一些怨氣,這樣小矛盾便產生了。積壓在心裏,日積月累,整個人變散發著一種失意氣息,好似生活沒了色彩,日子沒了盼頭。但是我們能讓這種氣息長存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要做沐浴在陽光下的失意人。
在曆史長河中如彗星一般隕落的失意人又何止是少數。晉有獨愛菊的失意人陶淵明,陶大詩人;唐有讓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詩之仙者——李白;而宋有背刺精忠,獨得一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湮沒於風波的嶽大元帥——嶽飛,鬱鬱不得誌,有心殺敵卻又無力回天。這些纏上失意氣息的人啊!想到此時,我會不禁的想起那個讓三個男人為之傾城的才女,我會想到滿腹才華,口中輕吟康橋的徐誌摩,我會見到那位心愛女人終生不娶的金嶽霖。失意何在,隨處可見,車旁低頭垂氣的老人,手持試卷的學生,奔跑於數家公司門前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