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回祖孫倆沒談攏,鄭熙行回家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他房子也多,鄭老想知道他在哪兒都得現查,搞得老人家的心情也不太美妙。孫子這樣的貨他見得也不少了,以為自己有本事,哪怕是“談判”,最後還要別人照他的心意走。讓步什麼的,都是本來心裏劃好了道道的,根本不是經過協商之後的退讓。他們想要做的,都得要做成了。
鄭老正經不大瞧得上這樣的心態。鄭熙行比較特殊一點,他心裏的這條線會畫得比較適合,並且有能力把計劃付諸實施。以往都成了,獨這一件,鄭老不能由著他的性子胡來。由著鄭熙行,不得把天給捅漏了?鄭老還攔著,不讓人去找他,愛說笑,就不信他們能搞定老顧!你們老實呆著,不鬧大,咱們靜悄悄地解決,想幹票大的,大家都得掂量掂量。
不學會離家出走了!幾歲了呀你?鄭老才不承認自己跟孫子一般見識了呢!
鄭熙行主動回來,鄭老也沒覺得好過多少,瞧瞧這作派,一回來就惹人生氣,肯定憋著壞呢,他還沒放棄原先那理論!
書房裏坐定,鄭老懶洋洋地翻著文件,越翻越生氣:“你還能再不要臉一點嗎?”
鄭熙行冷笑一聲:“黑碗打醬油,大哥別說二哥行麼?”這不還是跟您老取經學來的嗎?想當年,您派了多少人……這個不能說,會影響友誼,要掐掉!
鄭老垂下眼來:“你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
鄭熙行一臉的詫異:“咦?這跟秤砣有什麼關係?我就是想請教您,這麼幹成不成?別到時候連累到您呀。”
“嗬嗬。”鄭老將文件往外一推,不吭聲。
鄭熙行撈起文件:“沒反對就是同意啦,我這就去幹了哈。”
“回來!”鄭老加重了聲音。一直知道小孫子難纏,心裏有一股淡淡的驕傲,越是難纏的孩子,那是越有出息呀。同時還覺得,再難纏,我還是能治得住他,也不是沒有點小得意。現在這是真要脫軌了呀!
鄭熙行聽話地站住了,抱著文件,滿是無奈地看向鄭老,哄老小孩兒似的口氣:“爺爺?怎麼啦?”
鄭老:我快要被你氣死啦!“給我滾回來坐好!”
必須得好好談一談了。
鄭熙行從善如流地坐了回來,文件往桌上一放,膝蓋並攏,雙手平放在膝上,腰背挺直,坐姿端正得緊。鄭老又被小噎了一下,索性不說話,試圖用眼神教訓孫子。一老一少,如武林高手過招,敵不動、我不動。
一刻鍾後,紅色的電話響起來,兩人同時鬆了一口氣。電話是鄭熙行他二伯打過來的,跟鄭老彙報了一件事情。鄭熙行耳朵動了動,嘴角慢慢拉高。鄭老的臉色卻有點不那麼好看,放下電話之後涼涼地嘲諷起孫子來:“你又走狗屎運了。”
鄭熙行微笑道:“您不打算順天應命?”
“老子喜歡逆天改命。”
“別這麼講,我是您孫子,親的,我也喜歡逆天改命呢。”
互相嘲諷完了,坐下來正式開始了談判。鄭老憤怒裏隱隱生出一米粒大的驕傲:“你二伯剛才的電話……”
鄭家二伯的電話,表示是有一個項目啦,雖然自主研發很重要,但是引進技術同樣重要。但!是!有製裁還有壁壘,有錢都沒人肯賣,多貴都不行,奏是不肯賣給你。也有私下做交易的,比如悄悄花錢買,再比如悄悄拿咱們開發出來而別人沒有的換。縱然如此,有些技術依然封鎖得緊。靠自己研發,那是必須的,不過為了節省時間……(再打住!
反正,裏麵的名堂很多。當然,對於鄭老等人來說,這些事情,還是做熟了的。如今鄭二伯又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打電話回來跟鄭老商量:是不是再搞一筆?怎麼聽說老幺那邊……
鄭老想罵娘,選幫手也不是隨便選的,關鍵得合適,還得有應變的能力,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尤其不能表現得太明顯。鄭熙行以前幹過這事兒,現在麼,正在跟他談條件呢。鄭二伯也不坑侄子,這回不打算讓侄子冒險——太引人注目了不好——而是定個聲東擊西,一麵讓侄子“悄悄地、被很多人都知道地”與有關人士接觸,吸引注意力,另一麵才是讓真正安排好了的人暗渡陳倉。
這個人選不太好找,首先得引人注目,其次得有點可信度,最後,還能配合作戲作得像。挑來挑去,鄭二伯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做成這件事情,鄭熙行大小能被記上一筆。做成了,再拿這個要點補償“為了配合你們,我自己的事兒都被攪黃了”,也是應有之義。反正,不吃虧。
鄭老心裏把二兒子罵了個狗血淋頭,丟下一句:“他正在家,你回來再細說,帶具體計劃回來。”又開始運氣瞪孫子。
鄭熙行聽力不錯,漏的隻言片語就讓他反應過來這事兒對他有利。他原就沒打算熊著攤牌鬧事兒,是回來給爺爺看他的決心來的。明擺著下戰書:甭管您現在答不答應,我胳膊粗了一準兒要實現理想的。
被瞪了,他也不惱,八風不動站著,等鄭二伯回來商議事兒。
鄭二伯也知道鄭老的意思,全家人都很安靜,隻是很同情老七,有這麼個兒子,真是上輩子欠了驢打滾的高利貸了。鄭二伯找上侄子,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你就是個吸引火力的,也不用你幹正事兒,權當散散心了。回來冷靜了,咱們再聊。
這種拖延戰術,對鄭熙行是沒用的。鄭熙行想的是:幹得越多,份量越重,行,我幹!
祖孫三代,頭碰頭,聽鄭二伯將事情說完。鄭老先問計劃主要執行人是不是可靠,這個技術的重要性等等,其次問孫子的安全問題,得知不用做任何危險的事情,才問鄭熙行:“去不去?”
“去,怎麼不去啊?”受二伯的啟發,他覺得這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非常好使。他自己可以四處亂躥,擾亂視聽,那一廂派他高薪挖角來的高工跟以前留學時的老同學取得聯係……
祖孫三代達成共識,鄭二伯看看親爹,再看看侄子,決定不摻和了:“那好,我回去再開個會研究,老幺,明天上午十點,你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