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部落又如何,呂大人此言是說我大唐士兵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嗎?”
呂師瑞哪敢接下這個高帽子,連忙否定,“不是,不是,陛下,您誤會了……”
“自煦宗時期起,金國屢次進犯大明邊境,如今已經奪走北部大部分疆土,爾等不思進取,隻知貪圖享樂。”
“如今敵軍兵臨城下,更是連戰都不敢戰,如何對得起你們身上的官袍,如何對得起大唐國的列祖列宗。”
“汴京之辱距今不過十餘年,爾等全都忘了嗎?”
楊宣的一番言論,頓時讓許多大臣羞愧的低下了頭顱。
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和金國求和了,幾乎每次金國入侵,大唐國都是慘敗,導致他們根本不敢和金國戰鬥。
之後,金國每次進攻,他們都會選擇求和,犧牲百姓的利益,來保證他們的安全。
時間長了,這群人自然就墮落了。
楊宣口中的煦宗正是炎煦宗,楊宣的爺爺。
當時,金國和遼國聯合入侵大明,那時大唐的國都還不是盛京城,而是更北的汴京。
金國和遼國攻勢凶猛,大唐根本無法抵抗,紛紛潰敗。
最後,金遼聯軍一舉攻破邊境,俘虜了大唐皇室幾乎全部的成員。
金遼聯軍在汴京進行了七日的屠殺,犯下了滔天的暴行。
後來,大唐國將這段曆史稱為汴京之辱。
汴京之辱,也成為了大唐國廷被金遼兩國欺負的開端。
自此之後,金遼兩國不斷進犯大唐邊境,大唐屢戰屢敗,人們失去了鬥誌,最後隻能不斷求和,割地賠款。
當初,也隻有楊宣的父親楊耀和楊耀的十弟楊歸逃了出來,在盛京城重新建立了大唐朝廷。
楊耀空有一身抱負,卻沒有治國才幹和軍事能力。
李儒禾等人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崛起,楊耀英年早逝,楊宣前身繼位。
楊宣前身還不如楊耀,更是軟弱無能,於是最終成就了現在的局麵。
“朕且問你們,誰敢抵抗金軍?”
楊宣暴喝,群臣卻是沒有人敢回答。
未戰先怯,如何能勝。
“好,你們不敢朕親自去抵抗金軍,就算是朕一個人,也不讓金軍踏入盛京城半步。”
此言一出,群臣立刻開始阻止。
“陛下,不可。”
“不要,陛下,您乃萬金之軀。”
就連李儒禾,也開始假惺惺的阻止。
不過,他的眼神陰寒至極,如同毒蛇。
今天的楊宣,讓他簡直都不認識了。
“陛下,臣願意率軍抵抗金軍,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突然,群臣之中傳來一聲怒喝。
一名壯碩男子單膝跪地,抱拳對楊宣說道。
此人叫做秦山,是秦貴妃秦冰玉的親哥哥,同時也是城東營的大將軍,統領城東營。
盛京城設五大軍營,每個軍營由一位大將軍和兩位正將軍管轄,相當於軍隊的總指揮和副指揮。
楊宣眼神一亮,心中頓時有些心安。
他此舉,正是想讓秦山站出來。
秦山之前因為秦冰玉的關係,沒少和楊宣鬧過矛盾,甚至敢和楊宣叫板,遭到了楊宣的打壓。